自駕雲南:德欽開啟新的旅程,借道被驅趕,G214國道有了很多不同

2019-07-26     書影

我是書影,7月19日自駕到達雲南德欽,至此西藏的旅程全部走完,接下來要走雲南的邊境線,最後進入廣西,完成個人沿中國邊境線行的大目標旅程。

7月19日走G214進入雲南,幸運拍到了梅里雪山,夜裡到德欽縣城入住。根據經驗,這個季節拍到日照梅里雪山金山的幾率不大,20日早起看天,果然周圍都有雲霧。

20日這天要趕到香格里拉,早早的就出發了。這一路途中有東竹林寺、巴拉格宗,還有一段金沙江的景觀路,都在我的考慮觀賞之中。

其實這段路並不陌生,除了2014年去雨崩徒步時走過,在2004年第一次同中國攝影家代表團也曾到過滇西北,只是那時的路同現在完全是兩個概念了。

離開德欽縣城就要走盤山公路,其實德欽縣城完全是在峽谷里的,上面看十分擁擠。

但沒有走多遠就遇到了「口舌」,看到路邊有一些白塔,也停了一些卡車和汽車。這裡是制高點,可以遠看飛來寺,也就下車過去看看,但馬上有人過來阻攔,說這裡是景區,要收費。而以前走過,沒有發現這個收費景點啊?

明明走的是214國道,怎麼就不能下車看景拍照呢?景區人員過來耐心的解釋,說214國道現在走隧道了,但最近隧道出了問題,車輛繞行到了景區(這路應該是老的214),景區大度,可以車通過,但人不能下車看景拍照,否則就要買40元的門票。

但這規定只是針對外地人,迪慶州本地的車輛可以停留,也可以拍照,不收費。

幾年沒來,這裡發生了很多變化,很多地方都收費了,不僅這裡,連雨崩也要花錢了,還有金沙江大灣也收費20元,一路上還看到很多在建的觀景台,建好是否也是要收費呢?

雖然收費不爽,但景區的工作人員還是很耐心給大家解釋,要大家上車離開。我說你這樣每天都要趕遊客得多累,而現在車輛都要走這裡,幾乎每輛車都要停下來看看,還不如景區大度一點,乾脆借路也借景,讓大家免費拍個照算了。他說「我只是打工的,說了不算,上面有監控,我不攆人,監控都看著呢」。

離開這裡走不久就到了東竹林寺,這座寺院就坐落在214的路邊,這裡需要買門票,是30元。

東竹林寺院建造於清朝初1667年,屬於雲南省重點保護單位,它是滇西最早的藏傳佛教發源地。

但現在看到的寺院是1985年復建的,原來建築在文革時期遭到破壞,1986年10月,十世班禪大師確吉堅贊曾到過這裡。但現在只有一個大殿可以遊覽,可以看的內容也不多。

資料說隨著寺院威望的提高,很多珍貴文物不斷徵集到噶丹東竹林,其中有鍍金彌勒法輪佛像、白度母像、三世諸佛像、文殊菩薩像等。

但看過了藏區那些古老而神秘的寺院,再看這裡真的沒有什麼。在這裡我看到一些當地拜佛的人,他們不用買門票。而遊客只有我自己。

接下來我猶豫了,就是去不去「巴拉格宗」。這個景點不在214線路上,需要另外走很遠路,主要是對這個景點我不太熟悉。我檢索一下資料,看到了幾位熟悉人寫的巴拉格宗遊記,從專業角度或旅遊自媒體人所熟悉的文法,知道這個不是我要去的,有太多的讚美,卻沒有人驚人之處,決定放棄。

一路上慢慢的行車,這裡的道路比我六年前來好了太多,想起我那次租了一個藏族小伙兒扎西的車去德欽,途中自己下車拍照,結果險些出事,我在當天遊記中寫到:

「遠處的雲很美,遠處的山也很美,遠處的村莊也很美,就是角度怎麼拍也不理想,我決定向前挪動幾步,結果一塊碎石沒有踩住,我滑落下去...

這個坡度在45度左右,五米長的距離瞬間滑過,這一切並沒人任何人看見。世界很安靜,扎西在車裡玩手機,我則禿嚕出去生命力最可怕五米。一塊石頭擋住了我的繼續滑行,擋住了我危險的延續。這一刻我覺得離死亡還是很遠的,生命很美麗,雖然再有幾米就是深淵了。」

這就是當年拍下的照片,我險些跌入深淵

想起這一段,難免感慨,時間過得真快。現在這一段路好走了,但看風景怎麼不如以前了?還是我看過太多的風景,到這裡已經不再激動。

一個小伙子吃力的推車上行,他也是要去西藏嗎?他背著的一個大大樂器,好像是吉他,讓我有很多的想法,他能走多遠呢?看他走路方式,這是一個規矩又仔細的人,當下的文藝青年還多嗎?

G214比早年寬敞又好走多了,而車輛也多了,沿途也多了很多的房舍與住家。想上衛生間,但很多都標明要付費,有的還可以掃二維碼,都是無人看守,憑自願付費。走進一家付費的廁所,還是很乾凈的。

路遇修路暫時等待,下車拍幾張金沙江峽谷照片。

老房子的斷壁與新房子共存,這幾年這裡的變化太大,主要是旅遊的開發,路上看到很多挖山填路,在造觀景台,其實這也是對自然景觀的一種破壞,如果是為了收費,就太不該了。

早些年已經留下了很多破壞自然的痕跡,這條「傷痕」是早年伐木留下的,過去這裡應該有大面積的原始森林,那時的風光才是最好看的,但現在森林不在原始,都是次生林,沿路的新建築也越來越多了。

傍晚到達了香格里拉,這裡我曾到過兩次,最早是2004年,現在的香格里拉變化太大,成為滇西重要旅遊目的地。

遊人的增多,帶來了財富,也帶了環境的壓力,一些濕地邊緣也開始搭建房屋,讓人不得不想到大理洱海的整治與撫仙湖的重新規劃。

香格里拉,藏語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希望它越來越好,在發展中能使環境得到保護,不要走得太快了。在入住時我發現這裡的房價非常便宜,入住如家的標間只有125元,這也是一路走過來住的最便宜如家,說明什麼呢?住宿與餐飲業競爭激烈,建設過多,旺季不旺,已經大量過剩了。

到了香格里拉,我有些困惑了,下一步該怎麼走?雲南很熟悉,但怎麼能看到和挖掘到不一樣的東西,要努力深入,不能延續新疆和西藏的視覺與風格了。

我是書影,於2019年7月20日起自駕雲南(已經走過新疆和新藏),請關注我,及時給您報道途中的所見所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9AOL2wB8g2yegNDUB8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