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經到了「抗疫」的關鍵時期,在經過全國人民的努力之下,疫情已經穩定下來。當前最重要的物資就口罩,但是由於前期儲備不足,加上這段時間工廠停工等因素,導致口罩一度出現了短缺狀態,而人們最關心的就是什麼時候能夠買到口罩。
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口罩年產量已經達到50億隻,每年的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然而按照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無論是線上平台還是線下實體店,口罩依然存在著供不應求的局面。
我國有14億人口,按照每天十分之一的人戴口罩來計算的話,一天的口罩需求量就達到1.4億隻,如果按照2019年的口罩產量來看,一年的產量也只能滿足1個月的需求。
在這個特殊時期,口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很多人都開始動用國外力量來購買口罩運到中國,但這還是遠遠不夠的。對於這種情況,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表示:如果想解決口罩短缺的問題,最根本的方法只能靠國內生產來滿足。
曹德旺這次捐款1個億,他原計劃是想把其中的3000萬捐給福建,但是福建方面告訴他現在最需要的是物資,所以曹德旺第一時間讓員工到國外去採購口罩,然而在竭盡全力的情況下,也只買回來價值1000萬元的口罩。其實很多工廠不會提前生產那麼多口罩,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口罩工廠都措手不及,他們無法在短時間內生產出大量口罩。
對於目前大量的口罩需求,一些原本不是生產口罩的企業也開始行動起來,他們利用各自的優勢開始進軍口罩市場,富士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我們知道,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它承擔著華為、蘋果等多家手機製造商的代加工業務,而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很多企業開始修建自家代工廠,這樣一來富士康的訂單量就會相應減少。
在目前口罩市場出現大量缺口的情況下,富士康為了填補市場缺口,開始調動一切資源,將一個嶄新的口罩生產線投入使用。富士康利用自身優勢將會逐漸打造口罩產業鏈,增加口罩供應量,爭取在2月末生產出200萬隻口罩。
除了富士康之外,還有很多原本不是生產口罩的企業,也紛紛加入到口罩行業當中。這樣一來,口罩的短缺問題很快會得到緩解。有人會問:口罩行業在未來是否會來到一個紅利期?可能一些商人會這樣認為,但目前來講,在特殊時期賺老百姓的錢,是會遭到譴責的,更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口罩已經成為了國家必備的物資,在非常時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給生產口罩的企業帶來警示:平常應該增加一些口罩儲備,以應對不時之需,同時也給人們提了一個醒,以後一定要多在家裡放一些口罩,做到有備無患。
目前,我們仍然很難買到口罩,那麼我們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繼續蹲守在家裡,不要出門,把口罩讓給那些始終奮鬥在前線的醫護人員,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