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印度始終追求不懈的國防自主化迎來「重大突破」。
一架艦載型「光輝」戰鬥機的驗證機,在「超日王」號航母(也就是維克拉瑪蒂亞號)上完成著艦。
艦載型「光輝」戰鬥機的驗證機完成著艦
印度海軍表示,這意味著印度成為繼美、英、俄、法、中後第六個掌握阻攔助降技術的國家(這應該是戰後標準)。
更重要的是,這架戰鬥機還是印度自主研製的,又增添了「少數幾個能夠自主研製艦載機的國家」這一光環。
所以印媒用「新的里程碑」,來形容這次著艦倒也恰如其分,連國防部長都發文祝賀了。
可以看到這架Mark I的起落架有明顯加粗
胖兵看到著艦視頻時第一個反應就是:「折騰了整整32年的光輝戰鬥機,竟然上艦了?!比阿瓊坦克的研製周期短了8年,印度有進步啊!」(咳咳……開個玩笑
)
「32年」,說的是光輝戰鬥機從立項到交付空軍的時間,雖然這架「海光輝」沒有耗那麼久,但也是懷胎十年才初見成效。
話說那是2012年,光輝戰鬥機的艦載型驗證機NP-1在班加羅爾完成首飛,這架雙座教練型,在未收起落架的狀態下飛行了22分鐘,主要目的是測試機體設計是否存在缺陷。
2012年NP-1首飛,表現還是不錯的
2014年,NP-1在地面完成300米滑躍起飛試驗;又在兩年後,將這一距離縮短到200米,順帶完成了不關發動機、飛行員不出艙的熱加油能力試驗。
與NP-1同步開發的,還有單座戰鬥型NP-2,它主要用於測試艦載適配性與武器掛載能力等項目,該機於2015年完成地面模擬起飛。
在印式特色的磨洋工影響下,這兩型驗證機直到2019年,才完成全真狀態下的攔阻助降著陸,初步具備了進行艦載起降試驗的條件。
單座型NP-2
從2010年設計方案到2020年成功著艦,這款耗時32年才研製出的陸基戰鬥機變體改型,前後燒了10年時間。
不過和空軍相比,海軍應該慶幸10年已經算是「很快」的速度了,還不偷著樂嗎?
但人家海軍還真沒啥可樂的,人家壓根就不想要這個新玩具。
按常理來說,能夠自主研製艦載機當然是好事,誰願意自己的武器裝備受制於人呢?
尤其是艦載機這種幾乎與航母同等重要的關鍵主戰裝備,可印度海軍卻十分嫌棄,這又是為什麼呢?
很簡單,這個艦載型的關輝戰鬥機「不好用」,倒不是別的,而是性能規格真的不夠看。
Mark I的成功著艦並不代表它有轉正的可能
這種單發+三角翼的輕型戰鬥機,本來就不太適合改為艦載機,因為後者要求很強的艦載適配性,對艦載機的尺寸有一定剛性要求。
其實早在2016年,印度海軍司令蘇尼爾蘭巴,就明確否定了光輝戰鬥機進入海軍服役的可能。
理由就是載荷與動力不足,你那么小個飛機,能在沒有彈射系統的情況下帶多少油彈起飛?
尺寸小、帶彈能力弱是硬傷
米格-29K的基礎性能已經存在缺陷,而你「海光輝」還不如前者,那要你何用?
玩艦載機,雙發才是更好的選擇。
也許有人會說,髪國的艦載型陣風,不也是採用三角翼布局的中型機嗎?
這個不假,但人家有雙發和增升鴨翼啊,僅最大起飛重量就是光輝的兩倍,作戰半徑、推重比、翼載荷等諸多性能都碾壓前者。
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搭載的陣風-M戰鬥機
毫不誇張地說,陣風-M的部分性能比米格-29K還要出眾,更何況戴高樂號航母還有蒸汽彈射器,使用條件也好了太多。
你說啥?F-35也是單發?
人家一台F135-PW-600的推力,頂兩台米格-29K用的RD-33K,重量還更輕,有囂張的資本。
有句話說得好,和美國戰機比什麼都行,就是不要比發動機性能。
F-135:「我就是天下第一,有意見?」
除了性能不夠看,預算和採購計劃也是「海光輝」沒什麼前景的重要原因。
2017年,印度海軍為本國新造航母「維克蘭特」號採購57架艦載機的招標已經開始,而且人家明確表示只要雙發機(無 情 暴 擊)。
法國達索和瑞典薩博都曾極力推薦自己的機型,但印度似乎並不感冒
在這項招標中,最被看好的是美國人的F/A-18E/F「超級大黃蜂」。
美國波音公司積極向印度拋出橄欖枝,表示只要讓波音獲得這筆訂單,並且合同價值不低於150億美元,就可以考慮在印度開設生產線,印度則希望波音能夠轉讓生產技術。
《印度斯坦時報》於2017年報道過印海軍更看好F/A-18(圖源:觀察者網)
所以事實已經表明,印度海軍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把寶壓在「海光輝」上,也就是象徵性的買了8架,作為教練機培養艦載機飛行員倒是不錯,作戰就算了。
雖然不能挑大樑,但是作為教練機給作戰機節省壽命也是不錯的選擇
所以從某種角度說,印度投入了研製戰鬥機的資源,開發出了一種教練機規格的……大家清楚就行了。
作為光輝戰鬥機的研發單位,斯坦航空也很清楚Mark I不適合上艦,它的研製經驗只能作為技術積累,想要真正解決艦載機自給就需要全新機型,LCA的基礎平台根本不夠用。
Mark I的後繼型號Mark II已經開始研發(圖源:環球網)
至於載彈量更大的Mark II計劃於2025年首飛、2031年取代米格-29K的傳聞……先不管性能,斯坦航空能保證按時交付就行了。
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參觀MK2型時表情複雜,好人不好做啊
左顧右盼一大圈回來,目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內,最適合印度海軍的艦載機還是米格-29K,光輝上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對於印度來說,這次成功著艦還是有很多意義的。
一來向國民和外界證明印度有能力自行研製艦載機。
二來也能在米格-29K需要大修換新時,多了一個討價還價的由頭,畢竟被俄羅斯坑怕了……
米格-29K也服役於俄海軍航空兵,但是俄羅斯沒有航母可用,處境還不如印度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Mark I/II雖然都看不到實用化的希望,但人家印度好歹成為全亞洲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能夠自主研製艦載機的國家(日本:咱能不能把零式也算上,加我一個?)
印度人民對此感到十分自豪,更是趾高氣揚地嘲諷中國殲-15是仿製品,我不管性能如何,反正你們就是搞不出來!
小兵兵覺得,對於人家印度人的嘲諷,咱要虛心接受。
殲-15:「我是仿品,我好慚愧~」
大家仔細想想,貌似人家也沒說錯,目前中國確實沒有完全自主研製艦載機的能力。
殲-15的技術來源有兩個,一個是Su-33的原型機T-10K,另一個是由Su-27SK仿製而來的殲-11。
購入瓦良格時,我們還一併買回了Su-33的原型機T-10K
這說明什麼?
說明海軍窮啊!
胖兵就琢磨著,帳房是不是得再給海軍弄點經費,周邊國家都開始裝備F-35了,光是一個日本就夠頭大的,駐日美軍還有F-22,咱手上沒有五代隱身艦載機能行嗎?
我們的艦載機太弱了~都不能隱身呢~
所以得趕緊打錢,咱得抓緊時間搞五代艦載機了,不能讓印度瞧不起不是?
部分參考資料:
[1] 觀察者網:印度國產「光輝」戰鬥機海軍原型機成功在航母上降落——郭涵
[2] MILITERMETER:Tonggak Sejarah Baru India, Pesawat Tempur Bikinan Sendiri Mendarat di Kapal Induk
[3] 維基百科:HAL Tejas、Mig-29K、Pratt & Whitney F135、Klimov RD-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