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寧波各大博物館依然嚴格採用預約制度,控制參觀規模,採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模式,籌劃了一系列的展覽、講座與活動。一起來了解
天一閣博物館
圖片來源:天一閣博物館
線下活動
風·物——甬上傳統家居生活系列展
地處東海之濱的寧波,在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和文化背景中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民風民俗。此次展覽將展出一系列反映寧波舊時婚俗、起居、飲食、祭祀等生活場景、民俗器具,再現寧波傳統市井生活,展示異彩紛呈、姿態萬千的甬上傳統民俗風物。
時間:5月16日-6月15日
地點:雲在樓
線上活動
1、線上特展:公如砥柱——天一閣創始人范欽生平特展
展覽由可愛俏皮的動畫人物——范小天作為主角,以幕布舞台呈現的方式展示範欽生平及其藏品信息。通過「恰風華少年」、「底柱鎮中流」、「平生風義兼師友」、「書藏古今萬古芳」四個篇章講述范欽的生平和品格,從他留於世間的書樓、詩篇、藏書中領悟天一閣藏書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時間:5月18日起
平台:天一閣微信公眾號、天一閣博物館網站
2、微信活動:公如砥柱——范欽宦跡知識競賽
為了讓世人了解范欽此人,范欽宦跡知識競賽結合天一閣知識圖譜,將范欽的這四個身份展現在世人眼前,希望藉此活動,對范欽有更深刻的了解。
時間:5月20日-5月26日
平台:天一閣微信公眾號
3、微信活動:「我與天一閣」微故事徵集
「我與天一閣的故事」微故事徵集活動,意在通過不同的視角分享您與天一閣的故事。微故事可用文字、口述錄音、視頻等形式, 字數、體裁均不設限,稿件錄用者贈送天一閣文創禮品一份。來稿請註明作者的真實姓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電話。
投稿郵箱:
投稿地址:寧波市海曙區天一街10號天一閣博物館陳列部烏老師收
諮詢電話:0574-87299092(烏老師)
截稿時間:5月31日
4、微信專欄:老范珍藏——《平定回部得勝圖》
《平定回部得勝圖》是遵循乾隆皇帝的諭旨,由當時清廷的西洋傳教士畫家郎世寧、王致誠等向隨征的將士詳細調查了戰爭過程的基礎上,採用中西結合的繪畫技法,最終寄往法國巴黎鐫刻而成。這套銅版畫,在法國曆時十二年才終於刻成,天一閣為何有如此珍貴的版畫呢?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有關於這一珍藏的故事。
時間:5月
寧波博物館
線上活動
1、《「浙里」光影 「雲看」文博》5·18直播活動
為慶祝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價值,由浙江省文物局、杭報集團杭州網聯合舉辦的《「浙里」光影 「雲看」文博》5·18直播活動將落地寧波博物館,圍繞博物館特色建築、文物、重點展覽,開展線上直播活動。
時間:5月19日
播放平台:杭州網、人民日報、今日頭條、網易頭條等平台同步推送
2、《東方「神舟」》雲展覽
本活動以寧波博物館主題陳列「東方神舟——寧波歷史陳列」為主題,選取重要歷史信息與重點文物,並製作相關講解頁面,製作成海報,自5月18日起進入寧波5個社區、學校等地,廣大市民可以通過掃描海報上的二維碼,在家門口看展覽,學習歷史文化知識。
時間:5月18日起
地點:寧波各社區、學校
3、每日一物:講解員帶你看展覽
本活動作為博物館線上服務項目之一,以博物館固定陳列「阿拉老寧波——寧波民俗風物」展為主題,選取主要歷史信息、文物、場景等,邀請專業講解員進行現場講解,輔助以各類影像資料,剪輯成專題視頻,通過寧波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微博進行推送,通過線上傳播,讓廣大觀眾能夠掌上看展覽,並通過留言、點贊、轉發等進行良性互動。
時間:5月18日起
形式:寧波博物館線上平台推送
中國港口博物館
特約攝影師黃友平/攝
線下活動
1、《絲路·港城——寧波海絲的影像文本》主題攝影展
為挖掘歷史,重塑當代,中國港口博物館與四明影社合作策劃開展「絲路·港城——寧波海絲的影像文本」專題攝影創作項目。力求以新的視角,挖掘寧波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影跡,更著重於以開放的視角拍攝今日寧波人「港通天下」的胸懷,建設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節點城市的雄心和業績。展覽彙集了14組專題攝影作品,創立了「一帶一路」時代倡議下的寧波「海絲」的影像文本。
時間:5月18日-6月28日
地點:陽光大廳
開幕時間:5月18日上午9:45
2、讓每一顆星都閃亮——中國港口博物館自閉症兒童開放日活動
(1)將每年五月的第3個星期一確定為中國港口博物館自閉症兒童開放日;
(2)招募20名自閉症兒童,在當天為其提供針對性的參觀、教育和手工活動。
時間:5月18日(周一)下午13:30
地點: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
3、港博館長館長來講解
陳衛立副館長講解導覽「港通天下——中國港口歷史陳列」
時間:5月17日(周日)下午13:30-15:00
地點:1號展廳
線上活動
中國港口博物館線上講座: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與包容
主講人:潘守永(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特聘教授、圖書館館長,人類學家與博物館學家)
活動時間:5月17日(周日)上午9:30
活動方式:線上講座(直播平台待定)
慶安會館
特約攝影師黃友平/攝
線下活動
1、汲露——甌樂表演
在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2020首期「慶事安俗」海絲系列活動在慶安會館拉開序幕。中國歷來就有以陶瓷樂器和日用器皿演奏音樂的傳統,慈溪上林湖越窯青瓷遺址也曾出土過唐宋青瓷樂器。以此動聽方式作為開幕,清脆音色與慶安會館的動人古韻交融,給人以無限的沉醉與期待。
時間:5月18日
地點:前戲台
2、回暖——朱開佩當代陶瓷藝術展
邀請到著名當代藝術家、中國陶瓷協會常務理事朱開佩老師,精選朱老師20年近70件陶瓷作品,將中國民間傳統青花,與西方現代構成的藝術表現形式融匯,以此表現青靈毓秀之美,賦予生命不息之力。
時間:5月18日-7月15日
地點:慶安會館
3、波菜市集
邀請到竹編、剪紙等非遺手藝人手作組織,手工糖畫等寧波老字號美食以及「螢火蟲」公益等社會組織,並將開展一系列青瓷手工體驗活動,讓大家在感受市集文化的同時,參與到非遺及其它文創產品的製作當中,更直觀深入地了解其中文化。
時間:5月18日
地點:儀門前
4、盛世元音——中國崑曲藝術文化展 (2020館藏文物循環展)
時間:5月18日-7月15日
地點:慶安會館
5、大地之生——陶瓷手工體驗
時間:5月18日
地點:安瀾會館
線上活動
了不起的博物館—人民日報線上直播
人民日報「了不起的中國博物館」系列活動將聯合慶安會館,以專場特色文創產品為鑰匙,由慶安會館館長做推介,與全國人民一起打開、感知慶安會館,開啟通往歷史、連結未來的甬上通道。
時間:5月17日15:00
寧波市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
線下活動
1、「鳴·飛羽之美」野生鳥類科普展
製作展板以圖文並茂的形式,進行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宣傳教育,普及鳥類常識和保護知識,弘揚和諧友好的生態文明發展理念,讓愛鳥護鳥、保護野生動植物真正成為社會大眾自覺的行動。
時間:4月18日-5月18日
地點:科保中心
2、愛鳥護鳥「雲+現場」認領
推出200個「愛鳥護鳥」 鳥巢供參與者認領,參與者認領成功後,可在鳥巢外部附加的標籤上定製個性留言,並配有鳥食後放置在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範圍內鳥類活動較為集中的樹上,供鳥類休憩。其中,雲認領者將獲贈「雲」禮包一個,現場認領者獲贈「現場」禮一份。
時間:4月22日-5月18日
地點:線上,線下博物館
寧波幫博物館
特約攝影師黃友平/攝
線下活動
「病毒君,遠離你」青少年美術作品展
在2020年初這個特殊的假期里,寧波幫博物館舉辦了「病毒君,遠離你」青少年美術作品徵集、評選活動,我們收到了來自全市40餘家幼兒園、中小學青少年的638幅作品。根據作品的內容性、通俗性、科學性、知識性,本館評選出了60幅優秀作品向觀眾展示。
時間:5月15日-8月31日
地點:一樓時光甬道
來源: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編輯:余婧婧
大家都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