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二周以來,美國人都在搶購美國債券、口罩、衛生紙以及洗水液,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在3月17日報道稱,美國人正在囤積中國商品,使得超市貨架變薄,最近幾周,如洗手液,N95口罩和瓶裝水等生活必需物品在美國的許多超市出現嚴重斷貨,並對可能造成防護品的供應不足而焦慮,與此同時,美國人也開始搶購銀幣,瘋狂程度堪比中國大媽搶黃金條。
這使得美國造幣廠的銀鷹銷售額也達到了數年來未見的月度新高,包括一月份的銷售額(由於最新一期的補貨,通常每年都更高), 根據美國造幣廠3月18日的最新更新,截至3月17日,銀鷹的銷售量達到3,112,500枚。
現在,將其與3月11日的最新更新進行比較,3月初美國鷹銀幣的銷量已經是上個月銷量的300%,數據顯示,3月初以來,美國鑄幣局的美國鷹銀幣已經售出了232萬盎司,較2月的65萬盎司銷量有大幅上升,今年至今美國鷹銀幣的銷量已經達到了681.6萬盎司。在過去一周中,美國造幣廠又售出了792,500枚銀鷹。
我們注意到,黃金價格自上周飆升至1700美元/盎司上方以來,目前,市場上的避險恐慌繼續打壓黃金和白銀,截止3月18日,黃金價格再回落逾12%或200美元,因投資者紛紛拋售黃金套現,並滿足追繳保證金通知,但目前黃金相對白銀而言,白銀的價格一直出現大幅度下跌,白銀非常便宜。
據BDSwiss公司投資研究主管Marshall Gittler在3月17日表示,本周黃金/白銀價格比超過122倍,約為5000年來的最高值,而從過去歷史來看,金銀比觸及100的情況已經非常罕見,之後往往會回落至歷史均值50或60的水平,正因此,實物白銀的銷量出現了大幅上升。
而就當美國人正忙著搶購銀幣之際,世界各國中央銀行的黃金購買量也已達到50年來的最高水平,主權黃金購買者在2018年和2019年每年都在其戰略貨幣儲備中凈增加了650噸實物黃金。
世界黃金協會和高盛等國際機構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受到新冠病毒威脅全球經濟增長及市場風險間的相互作用及各國進一步降息的影響,已將黃金定義為2020年寶貴的戰略性經濟資產,正如下圖由世界黃金協會和彭博社最新提供給我們的數據顯示,各國中央銀行在2020年還在繼續購買更多的黃金,根據世界黃金協會在3月份發布的最新數據,各國央行在2月份至少凈增加了21.5噸黃金的儲備,而這背後最大的莊家就是中國、俄羅斯、土耳其和波蘭為首的央行。
當然,我們多次強調,具有國家背景的央行級別的投資者購買黃金並全是為了投資需求,他們購買黃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嚴重的市場危機和壓力時期,黃金可以提供保護,按匈牙利中央銀行的表示就是」黃金是「在極端市場條件下的主要防線 」; 波蘭中央銀行也在數周前表示:「 黃金提供了一種信任的錨,特別是在壓力和危機時期 」,而按根據德國聯邦銀行的說法就是「 黃金是一種緊急儲備金,也可用於危機情況 」,而這背後是世界金融市場正在發生了一件意義深遠的事。
雖然,數月前,英格蘭銀行和美聯儲已經拒絕了委內瑞拉和德國運回或檢查黃金的請求,但波蘭央行發布消息的稱,該國已經在2019年11月進了一項絕密的行動,從美聯儲和英格蘭銀行等海外金庫中空運回了8000根金條黃金,這也意味著波蘭成為第14個宣布從美國等海外金庫運回黃金的國家,而近三個月以來,羅馬尼亞,義大利和斯洛伐克也正式宣布要將存在美聯儲或英格蘭銀行海外中的黃金運回國,這是事情的最新進展,更是出乎市場意料。在此之前,德國、土耳其、荷蘭、比利時、瑞士、委內瑞拉、匈牙利、奧地利、法國等9國央行也紛紛開啟把部分黃金運回國的進程,但近二個月以來的最新消息更讓投資者意外。
據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上周報道稱,自從全球一些央行沒有向IMF或世界黃金協會報告一些官方黃金儲備收購數據以來,中國可能已經獲得了大量的黃金,這些數量遠遠不止官方數據公布的1948噸,根據有關中國礦山的進口和產量及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現有數據來看,該外媒稱,數千噸實物黃金可能已經流入中國。
對此,美國《貨幣戰爭》一書的作者、知名經濟學家Jim Rickards認為,這並不奇怪,近年來,黃金一直流向中國市場,就像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前黃金流向美國一樣(具體過程請參考下圖),不僅於此,中國相關機構也在二個月前也在黃金市場上再次打破沉默發出新信號,人民幣黃金期權也在去年12月20日已經正式上線交易,此舉將更進一步提高中國在國際黃金市場上的影響力。
最新數據顯示,自上市三個多月以來,黃金期權市場成交持倉規模正在穩步擴大,人民幣定價市場功能初步顯現,比如,僅上市後的第一個月累計成交量就高達12.42萬手(10.72億元),另據上海期貨交易所1月3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月,上交所黃金期貨合約2019年全年累計成交量再創歷史新高,達9.24萬噸,同比增長186.58%。(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