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廣西境內有十二個府,其一當時隸屬於廣東

2019-10-30     滄海桑田史海沉鉤

廣西壯族自治區,位於我國南疆,比鄰廣東、湖南、貴州、雲南,南鄰北部灣與海南隔海相望,同越南接壤,是我國與東南亞國家交流、溝通的重要通道。廣西歷史悠久,秦始皇平定嶺南後開始納入華夏版圖,唐朝時為嶺南西路,兩宋設廣南西路,廣西之名就始自於此時。元朝是我國形成制度的開端,元朝大部分時間今廣西地域隸屬於湖廣行省,元末時廣西正式設省,桂林為省會。

建國初,廣西仍為省,後改為廣西僮族自治區,最後定名廣西壯族自治區。現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為南寧市,共有十四個地級市,而清朝時期廣西省直轄十一個府、二個直隸州、二個直隸廳,但當時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轄區卻有十二府,除了隸屬於廣西省的十一個府外,還有一個府隸屬於廣東省,這十二個府分別叫什麼,府治現為何建制?

桂林府,明清時期廣西「省會」,府治臨桂縣,清末時轄臨桂、興安、靈川、陽朔、灌陽、永福、義寧等七縣,全州、永寧州兩個散州及龍勝、中渡兩個散廳。現在,桂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級市,桂林市有市轄區臨桂區。

柳州府,府治馬平縣,清末轄馬平、雒容、羅城、柳城、懷遠、融縣、來賓等七個縣及散州象州。現在,柳州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級市、工業重鎮,馬平縣民國時改稱柳州縣、柳江縣,現柳州市有市轄區柳州區。

梧州府,府治蒼梧縣,清末時轄蒼梧、藤、容、岑溪、懷集等五個縣。現在,梧州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級市,梧州市有轄縣蒼梧縣。

潯州府,府治桂平縣,清末時轄桂平、平南、貴、武宣等四個縣。現在,桂平縣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級市,由地級貴港市代管,為廣西第一人口大縣。

平樂府,府治平樂縣,清末時轄平樂、恭城、富川、賀、荔浦、 昭平、 修仁等七縣及永安州、信都廳。現在,平樂為桂林市轄縣。

南寧府,府治宣化縣,清末時轄宣化、隆安、永淳等三個縣,橫州、 新寧州兩個散州及歸德、忠、果化等三個土州。現在,南寧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地級市,宣化縣民國時改稱南寧縣、邕寧縣,南寧市現有市轄區邕寧區。

思恩府,府治武緣縣,清末時轄武緣、遷江、上林等三縣,散州賓州、散廳那馬廳及白山、興隆、定羅、舊城、都陽、古零、安定等七個土司。民國初思恩府廢,武緣縣改稱武鳴縣,現在武鳴為南寧市武鳴區。

慶遠府,府治宜山縣,清末時轄宜山縣、天河縣、 思恩縣、安化廳、河池州、東蘭州等三縣一廳兩州及忻城土縣,南丹、鳳山、那地等三個土州, 永定、 永順正、永順副等三個長官司。宜山原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級市宜州市,由地級河池市代管,2017年撤市設河池市宜州區。

鎮安府,府治天保縣,清末時轄天保縣、奉議州及都康、向武、上映等三土州。建國初,天保縣與敬德縣合併為德保縣,德保縣現為百色市轄縣。

太平府,府治崇善縣,清末時轄崇善縣、左州、養利州、永康州、寧明州、明江廳、龍州廳、憑祥廳等一縣三散廳四散州,羅白、羅陽等二土縣,太平、安平、萬承、茗盈、全茗、龍英、佶倫、結安、鎮遠、都結、思陵、江、思、下石西、上下凍等15個土州及上龍土司。建國初,崇善縣與左縣(民國初左州改置)合併為崇左縣,崇左現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級市。

泗城府,府治凌雲縣,清末時轄凌雲、西林等兩縣及西隆州。現在,凌雲縣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轄縣。

以上十一府為廣西省所轄,清朝時期今欽州、北海、防城港等地仍屬廣東省,為廉州府。廉州府,府治合浦縣,原轄合浦、靈山兩縣及散州欽州,光緒時欽州升為直隸州,清末時廉州府僅轄合浦、靈山兩縣,現在合浦縣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轄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ygRH24BMH2_cNUgDQ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