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當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掌握選擇、判斷和取捨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我們能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孩子會感受到他們被尊重、被信任,從而帶給他們自信和成就感,使他們感受到自己能把握生活。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多提供給他們選擇的機會很多,如今日穿哪件衣服、哪雙鞋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由他們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動等。在沒有原則性衝突的情況下,可以儘量按照孩子的安排來處理他自己的生活。 同時,對於1歲多的孩子來講,已經開始認識自我,進入第一反抗期,允許他們作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正是運用這一自我意識的敏感期,建立他們自信和自理能力的良好開始。
選擇性的問題常常可以使父母避開處於反抗期的孩子以「不」來回答所有問題帶來的難堪:在這一階段,對於開放性的問題(「……好不好?」「咱們……吧?」等問題),父母很難從中得到滿意的回答,孩子往往以「不」來作為標準答案。而「選擇題」對於1歲多的孩子來講,一般會進行認真的思考和答覆。
在讓孩子自己作出選擇的時候,做父母的要有耐心,因為孩子的反應能力是和成人不同的。不能自己一發問,孩子就能回答,一定要給孩子反應和思考的時間。父母的耐心等待,更會表示出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有時候,我們還需要適當地重複我們提供的選項,因為孩子開始學習思考的時候可能在過程中忘記自己在幹什麼了:孩子的注意力持續還是短暫的。另外,明確地說明和處理一件事的同時,仍然包含選擇是完全能做到的。比如某件必須要孩子做的而他並不想做的事情,如果我們在它的處理過程中設置一些方式方法上的選擇機會,孩子往往會較愉快地進行選擇從而完成了這項工作。
總之,從小給孩子機會選擇做什麼事情並承擔由此而來的後果,有助於他們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和自我負責的品質。
選擇是從小培養的一種能力,而不僅僅是教養孩子的一種手段。當孩子的能力成長起來,「選擇題」的難度也就應該隨著增加。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處處都有選擇,這就給了孩子學習的機會,也給父母帶來了挑戰。
圖: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我刪掉。
我是智慧伴你一生。喜歡我的作品的話,請關注我吧!為您提供優質的育兒知識,如有育兒方面的疑問或困惑,請私信我,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幫到作為父母的您們,您們的育兒之路有我相伴。感謝您的閱讀,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