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社會治安狀況政法隊伍滿意度「七連升」

2020-02-25     青海日報

全省各級政法機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規範執法司法活動,堅持一手抓保安全、護穩定,一手抓打基礎、謀長遠,狠抓突出問題整改和長效機制建設,推動過硬隊伍建設和執法司法規範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法官宣誓儀式現場。

12368訴訟服務中心。

民警走訪群眾徵求意見。

執法資格考試現場。

開展綜合執法工作。 省委政法委供圖

執法司法規範化建設和正風肅紀工作是政法機關履行職責使命的生命線,關係到人民群眾能否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作為公平正義的堅定守護者,全省各級政法機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規範執法司法活動,堅持一手抓保安全、護穩定,一手抓打基礎、謀長遠,狠抓突出問題整改和長效機制建設,推動過硬隊伍建設和執法司法規範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據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全省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為90.4分,比上年提高0.85分;群眾對政法隊伍的綜合滿意度達91.02分,比上年提高0.72分,實現了連續七年穩步提升。

規範執法行為

促進司法公正

「喂,你好,我是東關大街派出所……」2019年10月29日,面對一起突如其來的警情,西寧市公安局城東公安分局東關大街派出所副所長韓曉君帶領兩名警員迅速出警。出警途中,警員們打開了胸前的執法記錄儀。

執法活動全程配備記錄儀,成為一項促進執法規範、保障執法權益的有力舉措。近年來,省公安廳向基層執法一線配發執法記錄儀2.1萬部,配備率達到每人1.5部。同時配發採集工作站400台,建成執法記錄儀信息管理系統,並明確「凡投訴民警執法不規範,無視頻資料證實民警無過錯,推定民警有責」的工作要求。

如今,「處警必帶、執法必錄、資料必存」已成為民警自覺,使民警敢於在鏡頭下執法,從而規範了民警的執法行為,提升了公安機關的執法公信力。

「庭審網上直播,對我們每個法官要求也更嚴了,在庭審直播過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要求自己在審理每一個案件的時候,嚴格做到司法公開,公平公正地處理每一個案件。」在西寧市城中區人民法院,法官金峰正在獨任審理一起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庭審過程在中國庭審公開網實時直播,群眾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手機等多種方式「圍觀」庭審過程。

公開庭審直播,可以直接、正面、當場約束庭審活動中最關鍵的角色——法官的言行,督促其依法履職、按律行權。今天,在整個青海省法院系統中,庭審直播已經成為一項規範法官審判行為、促進公正司法的有效制度。

執法規範化建設能否到位,隊伍執法能力建設是關鍵。近年來,我省堅持把加強政法幹警業務知識和實戰技能培訓,作為提升執法司法規範化建設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大力加強政法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以崗位培訓、業務練兵、能力培訓為重點,通過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等辦法,充分利用外省市對口援建幫扶平台,舉辦崗位大練兵、業務培訓班、專業知識講座,組織幹警參加司法考試和執法資格考試,加強執法司法流程、業務知識培訓學習。兩年來,全省法院、檢察系統對1992名入額法官檢察官、3000多名法官助理和書記員組織開展了高標準、規範化的任前培訓;公安系統全面推行執法培訓新模式和實踐案例教學,10225名民警參加執法資格等級考試。司法行政系統舉辦幹警、基層法律服務人員專業培訓班249期,受訓人數達20819人次。學習培訓使廣大幹警熟練掌握執法司法流程、執法司法依據,進一步規範依法用權行為,提升依法履職能力水平,有力助推了青海省政法機關執法司法規範化建設提檔升級。

提高辦案質效

維護公平正義

在西寧市公安局城北公安分局辦案中心1號訊問室,兩位民警正在訊問一起故意傷害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與此同時,該分局執法監督管理中心的值班民警正在對辦案活動進行實時監督巡控。城北公安分局法制大隊大隊長王誌慶說,執法監督管理中心,圍繞人、案、物、場所、卷宗、視頻等關鍵執法要素,對執法活動進行全流程管控。對發現民警執法不規範以及辦案區存在的安全隱患等問題,及時予以糾正。

同樣在西寧市城中區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中心,民警將一起剛剛偵查完畢的涉嫌危險駕駛案相關卷宗移交過來。案管中心通過檢察院統一業務應用系統隨機分配,入額檢察官、城中區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局副局長劉曉琳承辦了這起案件。劉曉琳說,從法律文書的製作到案件辦理的期限再到相關流程節點,隨時提醒檢察官及時更正,這樣規範了我們的司法行為,明確了檢察官的職責,提高了辦案質效。

目前,這種案件辦理全流程監控和規範化管理機制已經在全省推廣實施,各級法院、檢察院不斷加強對辦案程序、辦案期限、法律文書、涉案款物全程管理和動態監督,辦案信息網上錄入、業務流程網上管理、業務活動網上監管,使司法辦案過程可視、可控、可查,用信息化手段把司法規範化「逼」上新台階。

面對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新期待新要求,各級政法機關牢牢把握信息化智能化這個關鍵,堅持以執法規範化牽引信息化、以信息化助力執法規範化,各地各部門緊密結合信息化建設,全力推動執法司法辦案信息系統運行,深化審務、檢務、警務、獄務等公開,依法將執法辦案信息公開服務作為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重要措施,進一步規範執法司法行為,促進公正執法司法。法院系統實施「天平工程」,為社會公眾提供24小時不間斷網上訴訟服務,大力推進司法公開陽光化,建成審判流程、庭審活動、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四大公開平台,公開比例和及時率位居全國前列。檢察系統全面推行案件信息公開查詢,持續深化陽光檢務,發布案件程序性信息28298條,公開終結性法律文書8906篇;發布重要案件信息1602條,會同司法廳選任人民監督員369名,監督案件61件。公安機關打造「陽光警務」,深化執法公開,實施「放管服」改革,推進「網際網路+青海公安出入境公眾服務」「網上公安局」和智慧型手機APP服務等建設,把報警求助、辦事辦證等多種服務從窗口延伸到網上、掌上。司法行政系統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平台和「12348」熱線平台建設,基本形成實體平台、網絡平台和熱線平台互為支撐、互相推進模式,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加強監督管理

提升司法公信力

公平正義,要以人民群眾看得見的方式來實現。司法公開,保障人民群眾對司法活動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就是這樣一種「看得見」的有效方式。

魏晶娟是西海律師事務所的一名律師,最近她代理了一起格爾木市人民檢察院辦理的馬某某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為了了解案件信息,她登錄12309中國檢察網直接查看。

「以前我們每受理一起案件,都需要和承辦檢察官溝通才能了解案件的基本情況,現在檢察機關將案件基本信息公布到網絡上以後,我們就可以隨時隨地的查詢,極大地方便了我們辦案。」 魏晶娟說。

2019年,省委政法委按照《關於持之以恆推進執法司法規範化建設和正風肅紀工作的指導意見》,結合主題教育、維穩督導、中央司改督查工作,深入西寧、海東、海西、海南、海北、玉樹地區等32家基層政法單位和部門,通過聽取彙報、座談交流、查閱資料、查看辦案系統等方式,對基層政法單位持續推進執法司法規範化建設和正風肅紀工作進行調研督導,總結經驗做法,查找存在問題,分析問題原因,提出工作要求。各地各單位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對規範執法司法行為作出全面規劃,切實把普遍整改與重點整改結合起來,把日常整改與長效機制建設結合起來,以改進作風、整改問題為突破口,著力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努力做到在改進執法司法作風上有新收穫、在解決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上有新進展,不斷推動執法司法規範化建設和正風肅紀工作取得實效。

各級政法機關認真梳理原有相關規章制度和執法司法工作中的不規範問題,廣泛徵求意見建議,對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進行分析研判,健全完善規章制度187項,著力提高制度的執行力,標本兼治地解決執法司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執法司法規範化建設經常化、常態化、長效化。結合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進一步落實司法責任制,健全完善90餘項司法責任制改革配套制度,進一步明確各類執法司法人員的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工作標準,落實辦案人員權力清單制度,嚴格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追究制,合理設置辦案權責,強化監督制約,基本形成了政法幹警有權有責、依法履職、依法擔責、依法追責的制度機制體系,推動形成了權責統一、權責明晰、權力制約的執法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的要求逐步落實,執法司法辦案質效和公信力穩步提升。

作者:魏 爽 來源:青海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uLwe3AB3uTiws8K6mo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