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是公辦學校?私辦學校?在戶籍、師資、分班情況、生源情況、等方面有什麼不同,小編特地整理了出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01
定義
公辦學校指國家政府部門舉辦的學校,由政府財政撥款,面向待定的區域進行招生。
民辦學校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依法舉辦的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面向社會招生。
02
戶籍要求
公辦學校有戶籍限制(搖號都是通過戶籍來的)
民辦學校沒有戶籍要求,唯一要求就是孩子成績要好
03
戶籍方式
公立:大部分是搖號、少部分藝體生和高層次人才子女、極少部分擇校生
私立:面試、藝體生、擇校生
04
學費
公辦學校義務階段免學費,且只能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收費,教育主管部門等對公辦學校收費管理嚴格,對亂收費現象會進行嚴格查處。
來源:成都教育官網
民辦中學擁有收費自主權,屬於自負盈虧的模式,一切取決於市場。成都大部分的私立學校每年的學雜費(包含住宿、託管、伙食費)在4.5萬左右。
05
師資力量
公辦學校教師職位有編制,退休後待遇較好,師資流動性不強,比較穩定。但由於私立學校開出的高額薪資,導致每年公立學校的優秀教師都有一些被私立學校挖走。
民辦學校用高額的薪資待遇吸引了眾多優秀教師,也有一部分欠缺教學經驗的年輕老師。所以,民辦學校的師資也是參差不齊的。但民辦學校對老師的考核與教學成績掛鉤,老師教學壓力很大,所以,民辦學校的老師會更抓教育,管理更嚴格。
06
分班情況
通過以下表格我們可以看出,私立和公立的初中班額都相差不大,一般控制在50人左右。但近年來有某些私立學校擴招,班額擴大化現象比較嚴重(例如某外,一般60人左右,實驗班最多達到過70人)。
07
生源情況
公立,由於搖號進入的方式導致生源參差不齊,成績兩極分化嚴重。從網絡上公布的中考成績來看,實驗班的成績特別好,平行班的成績則很一般了。一小部分特優生是通過擇校生進入(就是我們所說的「牛娃」,拿了很多證的。)
私立學校很重視生源,所有生源都是經過層層選拔的,所以在網上公布的數據來看出口成績就相對比較均勻一些。優生比公立更多,但特優生就不如公立了。
溫馨提示:家長在小升初擇校時,生源來源和生源水平是務必要考慮的因素。
08
升學方式
公立和私立學校的升學方式都主要是通過中考、直升和自主招生(私立的直升比例更大,比如嘉祥直升比例可達60%-70%,三原也可達30%-40%,但西川中學是純初中,沒有直升一說,主要是看重中考。)公立直升的名額非常少,絕大部分孩子升入高中主要還是通過中考。
09
住宿情況
公立,有一些較老的學校是部分住校,也有部分新建的校區是可以住校的,這類學校也有少部分學生可以選擇走讀。但也有些好的公立初中是不能住校的,比如我們熟悉的七中育才。
10
學習氛圍和校風
在學習氛圍及校風方面,民辦學校的生源都是經過挑選的,就讀的學生相對而言自覺性更高、學習成績更優秀,學生之間的正向競爭風氣更好,這是很多家長所看重的;
公辦學校的生源不齊,難免有較差的生源,導致校風上收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多年的經驗積累老師們對於這種情況已經有了自己獨到的管理經驗。
11
學習進度
上新課的速度,民辦學校一般要快於公辦學校,這和民辦學校管理嚴格,課堂抓得很緊有關;在學習進度上,民辦的平行班和公辦實驗班都比較平穩,這兩類學生差別不大,不會忽快忽慢。
12
辦學理念和文化
歷史悠久的學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文化氛圍,每個學校都有其自身鮮明的教學特色和活動規範。公辦學校歷史悠久、踏實穩定,而民辦學校則靈活機動,家長們可根據孩子自身對學校的喜好來作擇校參考。
信息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及時刪除。
讀資訊 找機構 選課程 請家教 都在學樂幫app。各大主流應用市場均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