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體看甘肅」江漢戰「疫」,他們從黃河之濱出發!——採訪甘肅醫療隊記者手記

2020-02-20   新甘肅客戶端

新華社蘭州2月20日電 題:江漢戰「疫」,他們從黃河之濱出發!——採訪甘肅醫療隊記者手記

江城武漢,疫情告急。15日至19日,黃河之濱蘭州,甘肅緊急抽調的361名援助醫療隊員緊急集結,分三批連續奔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戰場。

1月28日,甘肅醫療救治隊的醫護人員從蘭州中川國際機場出發前往武漢。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從1月28日起,甘肅省已派出五批醫療隊奔赴湖北,累計599人參與武漢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

連續馳援 盡銳出戰

西北二月,春風料峭。

19日,來自甘肅全省各地醫療機構的援助隊員在蘭州開拔。爺送孫,子辭母,還有青年手捧玫瑰,在人群中尋找。記者在連續三批甘肅醫療隊出征現場,看到一幕幕感人情景。

滿頭白髮的俞文壽來送23歲的孫女俞亞妮。可惜行李箱被紙尿褲裝得滿滿當當,老人帶來的零食只能拎回家。「她去和疫情鬥爭,我們很支持,但就是心疼。」俞文壽直淌眼淚。

2月4日,甘肅省第二批援鄂護理專業醫療隊隊員(左)在出發前和家人通視頻電話。新華社發(杜哲宇 攝)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主任醫師王映珍即將出征,站在一旁的兒子王琰哲也是醫學生,心中想挽留,但沒說出口,「父親的逆行,讓我對醫生職業有了新的認識,它意味著使命和責任。」

這五批出征的醫療隊中,年齡最大57歲,最小22歲。他們來自蘭州、定西、慶陽、隴南、酒泉、張掖、平涼、白銀、天水、武威、金昌、臨夏、嘉峪關13個市州的省市縣級醫療機構,涉及呼吸科、重症醫學科、內科、感染科、護理等專業。

湖北不安,甘肅不甘!全省最拔尖的醫院,省級三甲醫院院長,學科帶頭人,全國大賽的護理尖兵……甘肅傾其所有,能出盡出。

2月19日,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護士王瀟玉(左)與丈夫劉世傑一起辦理值機。夫妻二人都是甘肅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新華社發(杜哲宇 攝)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重症醫學科第3病區,4名高級職稱專家中的2人已赴武漢。原本計劃訪學英國的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在讀博士竇志敏,第一時間遞交請戰書:「我堅決選擇去抗疫一線,請領導給我救死扶傷的機會。」

15日、16日,第三批、第四批醫療隊從蘭州飛赴武漢;19日,第五批醫療隊再踏征程,第六批醫療隊已集結待命。

「沒人抱怨,沒人要求換班」

召即來,來即戰。

湖北武漢,全國疫情版圖的「深紅」處,總能看見甘肅白衣天使的身影。

20多天,一批批甘肅醫療隊前赴後繼奮戰在最危險的「戰場」。

甘肅醫療隊是武漢市中心醫院的主力外援。初抵武漢,醫療隊接管的發熱病區患者接踵,一床難求。甘肅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蔡輝從細節入手,建立健全病區三級質量管理體系,通過優化流程、打通出入院環節、實施分床管理等措施,提高收治率和治癒率,累計救治患者近100人。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甘肅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甘肅省腫瘤醫院醫務人員楊明霞在出發前擦拭眼淚。(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右圖:甘肅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甘肅省腫瘤醫院醫務人員楊明霞在武漢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開展工作。(甘肅省腫瘤醫院供圖)

有20年護齡的護士長楊明霞,在武漢第一次穿起紙尿褲。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中連續工作8小時,衣服都能擰出水,臉被口罩磨破,塗藥、貼上創可貼繼續干,這是她和同事的工作常態。保潔人員一度緊缺,護士還要當護工,清掃病房和衛生間。

1月29日,病區收治了一名失能老人。甘肅省醫療團隊積極救治,照料患者的一日三餐,還為老人插尿管、清理糞便。連續多日的治療護理,讓老人的血氧飽和度從62%升到92%。

這是武漢城市客廳方艙醫院多位患者聯名寫給甘肅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的表揚信。(甘肅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供圖)

救人救命,以心換心。10餘名患者送來摁滿紅手印的聯名感謝信,小學生用零花錢為甘肅護理人員買來水果。一位即將出院的武漢患者一一拍下防護服上的名字,並決定出院後貢獻血漿,救治疫情期間被感染的醫護人員。

「滿滿都是感動,輕傷不下火線,沒人抱怨,沒人要求換班。」甘肅省第二批援助湖北護理專業醫療隊隊長宋霞說。

截至16日20時,甘肅第一批醫療隊在武漢累計收治患者219人,重症患者107人,危重症患者22人,22人治癒出院。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甘肅省第二批醫療隊共收治確診輕症患者213人,病床全滿。

兩不誤、兩促進 後方喜訊頻傳

一手為武漢調兵遣將,一手聚力防控本地疫情。經過連續奮戰,甘肅連續3天無新增病例。與此同時,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武漢與本地、防控與復工「兩不誤、兩促進」局面漸顯。

據甘肅省衛健委通報,截至17日20時,甘肅省累計治癒出院58例。高治癒比例背後是詳盡周全的治療。疫情發生後,甘肅省建立了中西醫結合聯動工作機制,努力做到「一患一方案」。

從本次戰疫剛開始,甘肅就關注新冠肺炎的CT影像學表現,並與全國同步應用ECMO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疫情防控不鬆勁,相關企業也有序復工。為保障下游紅外測溫儀生產企業的需求,天水華天科技有限公司在2月5日提前復工。

2月12日,蘭州石化公司工作人員用叉車裝卸醫用聚丙烯專用料。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在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的乙烯廠廠房內,醫用聚丙烯專用材料RP260正在24小時不間斷生產。「面對疫情,公司將2月份的計劃產量提高到7500噸,比原計劃翻了一番。」包裝車間主任韓思軍說。

為實現防控、發展「兩不誤」,甘肅省委省政府出台了55條推動疫情防控和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新舉措。5萬餘名機關幹部下沉一線參與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特色農產品出口有序進行,支持鄉村產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接連出台。為解決無法外出的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甘肅新增2萬個鄉村公益性崗位。(新華社記者任衛東、梁軍、張玉潔 參與采寫:喻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