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裏海(公眾號:fengkuanglihai)
我曾經工作了兩年的老東家——平安銀行,選擇在了七夕這天發布年報,有意思!
看了看半年報,不錯啊!實現營業收入678.29億元,同比新增18.5%,實現凈利潤154.03億元,同比新增15.2%。這業績,在金融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真算不錯的了。
財報解讀我就不說了,很多達人,研究機構都會來解讀,我只想從我的角度來說一說,這是一家非常特別的銀行。我一直都說過,如果在現階段要讓我買銀行的股的話,我只會選擇兩個: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
我在平安工作的兩年期間,我是很愉快並且有成就感的,如果現在要讓我再回銀行系統的話,我首選還是平安銀行,真的!其實我也知道,很多在平安銀行工作過的朋友是很難受的,因為考核太嚴了,太重了,沒辦法讓你過很輕鬆的日子,如果自己沒有業績的話是很慘的,所以才有了所以很多員工怨聲載道,主要是業績壓力太大了,同時在這種壓力下,員工流動性很大,但如果跳出自己的業務來看一看這家銀行呢?
我當初從國有大行跳槽到這家公司來的時候,讓我具體負責的工作叫對公綜合金融,我以前從未聽說且沒有經手過的新工作。這工作讓我一度覺得我乾的不是銀行業務,哈哈,為啥?
在傳統的概念中,銀行的業務是什麼樣的?拉存款,放貸款,是不?對的,通過低利息吸收存款,然後高利息把貸款發放出去,同時控制好風險,賺取利差的錢,嗯,這就是傳統的銀行業務。做這傳統的業務久了,久而久之就在傳統的銀行人心目中形成了一種思維模式,就是見到客戶了,就給客戶提供一筆貸款。
但我從事的綜合金融是啥呢?就是用外部的資源來給客戶提供資金或者其他服務,銀行只是作為資金承接方。
下面我用具體的案例來說明:
當時有一個客戶,民營背景,大型製造型企業,上市公司,但經營情況只能算不錯而談不上優秀,資金需求量大概3億元,用途是用於新項目的建設,但有沒啥抵押物了,不過機械設備還挺多。
在這種背景下,商業銀行是很難給這公司做貸款的,為啥呢?一是商業銀行看中抵押物,而這公司沒有符合銀行要求的抵押物,也不願意拿股權出來做質押,怎麼辦?二是用途不太合規,如果是用於新項目的建設的話,那應該是固定資產貸款,需要用固貸的方法來做,但當時的情況是幾乎不太可能。
咋辦?
首先我想到了平安租賃,當時租賃公司是商務部主管,不是銀監會,所以在貸款用途上面,不受銀行「三個辦法一個指引」的限制,融資出來的錢是基本不受限的,客戶用起會非常舒服。二是有符合租賃公司的抵押物啊,就是機械設備,銀行不認機械設備,但是租賃公司認啊。三是租賃公司風險把控要比銀行低一些。所以順利就引入了平安租賃,3個億落地。
這個業務落地了,銀行有什麼收益呢?
第一,存款,無論哪個金融機構去給客戶做了業務,資金總要找個銀行落地吧,理所當然,這業務我介紹的,所以存款肯定是在平安銀行啦。
第二,中收,在這業務中,平安銀行起到很大的作用,真真實實做到了類似財務顧問的角色,所以在,找客戶收點託管費或者財務顧問費,理所當然吧。
第三,業務分成,平安各子公司之間合作業務,是有分成機制的,這業務平安銀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平安租賃會把部分收益返還給平安銀行。
怎麼樣?舒服吧!平安銀行自己沒有出一分錢,也不承擔業務的風險,就這樣獲得了存款和中間業務收入。
這還沒完呢。租賃合作進去了吧,然後做了設備租賃業務,設備肯定是要買保險的,所以就在平安產險那裡買呢,當然,平安租賃會返部分收益給銀行。再來,由於是上市公司,手裡有股票是吧,平安證券可以給公司辦理股票質押式回購的業務,又給客戶解決了部分資金,銀行又獲得存款和中間業務收入。最後,平安資管看到了,覺得這客戶前景還不錯,介紹過去,於是參與定增,成功成為該客戶的小股東,當然,這帳戶肯定繼續開在平安銀行啦。
所以上述就簡單的介紹了我當時所做的工作,我對此樂此不疲,因為我學到了太多的新東西,以前只知道做貸款,而現在要了解信託、租賃、證券、保險等各方面的知識,雖然自己沒有實操,但是理論肯定得懂,是吧?
其實類似的項目還非常多,因為平安旗下太多的各種業態的公司了。
例如平安不動產,平安不動產是隱藏在眾多大地產企業後面的真正的地產開發商,例如平安不動產是碧桂園的第二大股東。平安不動產常用的合作模式是與地產開發商共同出資成立項目公司,例如地產商占股60%,平安不動產占股40%,開發商出設計和運營,不動產出財務總監等,待項目結束後,大家按比例分錢。
我曾經經手過一個業務,就是引入了平安不動產與某著名開發商在重慶的一個項目合作,當然,資本金的戶肯定是放在平安銀行了。接著,項目公司需要開發貸款吧?那好,由於股權方面我平安旗下的公司介入了,所以一般來說後續的項目開發貸就很容易過風控了。再接著,個人購房者需要辦房貸吧?來了,個人貸款部開始介入,辦理個貸,從而又獲得了個人客戶,然後再看看客戶有沒有信用卡或者個人保險方面的需求,繼續跟上。
你說這業務有沒有意思?是真有意思啊!
所以在平安工作的兩年時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深入的學習了平安各子公司的業務。
寫到這裡,大家可能也就明白了,為啥我一直說平安銀行是一家很有特別的銀行,它的發展有其他銀行比不了的優勢,就是有平安集團這個好爹。
平安集團旗下太多的各種業態的子公司了,只要把這些子公司的資源用好,用足,用順,平衡內部各方面的利益分配,那就完全可以讓平安銀行進入股份制銀行的第一梯隊了。
再舉個很樸素的例子,零售綜合金融方面,如果平安壽險的用戶中,有三分之一的是採用的平安銀行進行理賠,那會是多少用戶量和多少資金沉澱?
祝福我的老東家,平安銀行!
作者介紹:
瘋狂的裏海,《A股價值成長投資之路》一書作者,碩士畢業後在金融投資行業和上市公司投資部有11年的工作經驗,現為自由投資人,喜歡旅行和運動,對資本市場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寫作為個人興趣愛好。
裏海開了一個知識星球,給自己和大家找一個可以交流的平台,主要在這裡面會做的事情:
1、個股的投資邏輯分析跟蹤;
2、投資體系及投資理念,投資日誌撰寫;
3、認真回答各位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