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稅務:借力大數據 高質量推進社會綜合治稅

2020-04-16     濱州網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社會綜合治稅是新形勢下拓展稅收管理觸角、提升稅源管理效率和稅收質量的有效舉措。如何提升社會綜合治稅水平成為稅務部門亟需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鄒平稅務部門嚴格落實地方黨委政府和上級局的部署安排,高質量推進社會綜合治稅。

精準採集數據 全面掌握「一手資料」

「掌握大量的數據,是開展綜合治稅的前提和基礎。」鄒平市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朱漢亭說,「僅僅依靠稅務部門,很難將分散在各領域的涉稅數據進行整合,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的矛盾也會日漸凸顯。」

鄒平市人民政府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綜合治稅工作的實施意見》,對綜合治稅工作進行了專項部署和安排。「地方政府的統一組織和領導,無疑為這項工作的開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尤其是鄒平市稅收共治大數據平台的開發和應用,更為我們採集和利用涉稅數據提供了強有力的抓手。」朱漢亭介紹說。

「第一項工作便是數據的採集。」綜合治稅項目組成員馮岩說,「我們組建了6個信息採集工作小組,對鄒平59家成員單位的涉稅信息進行了集中採集,克服成員單位數據分布零散、數據開發權限受限等困難,實現了對項目投資、建築施工、行政許可、集中支付以及土地出讓等涉稅信息的『一籃子』採集。為綜合治稅工作打下了有力的數據基礎。」鄒平市人民政府部署此項工作以來,尤其是隨著稅收共治大數據平台的試運行,累計採集到稅收共治大數據達123萬條。

科學制定指標 強化數據「二次加工」

集成的涉稅數據要有針對性的分析才能發揮作用。為充分挖掘涉稅數據的「金山銀庫」,鄒平稅務部門在稅收共治大數據平台中建立了69項指標模板和6個功能模塊,將採集信息、稅收計稅依據、課稅數量以及稅收入庫數據等進行分析比對,實現了數據分析由人工到「人工+智能」的有效過渡。

「感受最明顯的就是效率的提升。」稅務幹部李鳳英說,「拿耕地占用稅和契稅的徵收來說,以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為了保障稅款入庫的準確性,還要多次對接相關職能部門,手工核算數據,無形中耗費了大量精力。而隨著綜合治稅工作的推進,尤其是稅收共治大數據平台的使用,稅款徵收便可以通過『稅種監管』模塊,自動取數以及核算分析,工作質效大大提升。截至3月份,兩個稅種的增收稅額達到1.31億元。」

跟進重大建設項目則是綜合治稅工作的另一個重點。鄒平稅務部門通過稅收共治大數據平台,對2020年鄒平市81個重大項目的涉稅數據進行採集,通過分析,對項目實時監測。「綜合治稅工作的開展,讓我們得以藉助住建、房管等部門的行業管理優勢,這大大提升了稅收管理的質效。截至目前,重點建設項目的累計入庫稅額已超3500萬元。」 項目組成員孫明表示。

狠抓擔當作為 綜合治稅「多點開花」

為推進綜合治稅工作,鄒平稅務部門成立了專項項目組,還將綜合治稅工作列入「局長項目」。每周召開調度會,定期督導工作進展,確保各項工作部署落實的高效、有序。

在跨區域建築、施工以及安裝的稅收征管上,通過採集項目施工信息、健全電子台帳、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實現了對項目的實時監管,確保了稅款的及時入庫。截至目前,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外埠報驗308戶次,同比下降15%,但同期該類稅款入庫4732萬元,同比上漲9%。

「鄒平的稅收營商環境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僅輔導我們掌握政策,更是幫助我們降低了涉稅風險。正是基於此,我們的集團總部做出戰略部署,決定在鄒平設立三級分支機構。」中化學交運建設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宋林卓感慨道。綜合治稅工作還推動著工作流程的再造。「在地方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協稅護稅意識得到極大提升。我們深刻認識到,打破信息孤島,提升綜合治稅質效,需要所有相關職能部門的群策群力。」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高祥飛表示。

「今年是重點工作攻堅年,在地方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綜合治稅將持續完善和優化。下一步,我們將側重數據的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更好地為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貢獻力量。」鄒平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耿路忠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jt_gnEBfwtFQPkdpb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