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作家與留學女兒的心靈對話

2019-08-03   劍鈞文化

劍鈞

女兒,2011年8月21日,你和男友與幾位大學同學一道途經香港轉機飛紐約,開始了你的留學生涯。時隔三年,我和你媽媽還清晰地記得我們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道別的難捨一刻。淚花在眼圈裡轉,嘴角還在綻放微笑,目送著你和男友遠去的背影,我們和一道前來送別的東的父母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情感,也許有心靈的預感,多年前我就用筆寫過今天的感受:「即使在夢中,痴迷的雙眼圓睜著大海那邊,在無言的深邃和朦朧中,默默地放飛著長長的思念。在貌似平淡和坦然的背後,眼淚和心淚一塊兒流,心理也難以戰勝和超越自我。」臨行前,我送你的那本《窗外窗內》書中就有一篇寫給你及家人的散文詩《家,夢裡泊過的港灣》:

家,就是遠行千里之外,夢裡泊過的港灣;家,就是朦朦煙雨中,孤獨的人兒手裡攥的那把遮風避雨的小傘;家,就是冰天雪地的原始森林裡,那座燃著融融炭火的木屋;家,就是不管淪落到何方,那顆心依舊牽掛的土地。

山野寂寂,寒風蕭蕭,遊子更難割捨心中那一縷柔情。既然是家,也就不在乎那是豪華的別墅,還是低矮的土屋。月亮彎時,家是載滿思念的小舟;月亮滿時,家是充溢溫馨的空間。層層疊疊的綠濤掩映不住思鄉的繾綣,前呼後應的浪花沖刷不掉想家的纏綿。

家,像一座偌大的水庫,可以儲藏無窮無盡的歡樂;家,像一道清澈的山泉,可以流淌潺潺不息的愛戀。襁褓中的嬰兒,在家裡如痴如醉地吮吸著愛的甘露,輪椅中的老人,在家裡心滿意足地承接著愛的光環。妻子在黎明的熹微中將丈夫送出家門,他匆忙之中也沒忘帶一捧故鄉的泥土,兒女在朝陽的輝映下背起行囊,道別時也從心靈裡帶走了父母的期盼……

人走向遠方,方猛然發現,家是一個永恆的牽掛。於是,遊子把家分成了兩半:一半築在心上,一半留在遙遠。

瑤瑤,你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度,在電話里說,起初那兩天不光要倒時差,還要適應生活的環境,「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夢裡不知身是客,醒來,方覺自己是在異國他鄉。夢裡的家園,雖然那般遙遠,但仍能使人激動得熱淚涌流。爸爸知道你是個不太愛袒露內心世界的文靜女孩兒,這麼多年來,你的微笑多於言語,但是卻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在合肥讀書的時候,每逢父親節和母親節,抑或父母生日,你都不忘發來一個遙遠的問候。如今來到美國,這種交流似乎更頻繁了,每周一次的越洋電話總會如期而至,主題永遠只有一個:我這兒一切都好,勿念!

來美國的第二天,你在電話里說,走進羅格斯新澤西州立大學,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綠色校園」了,那天清晨,你和東在校園裡散步,居然看到了草坪上歡跳的松鼠和悠閒的小鹿。「我當時的心情是驚喜的,仿佛回歸到大自然中。」你的話語中帶著一種興奮,只是為了告訴我們,女兒這裡的生活環境很不錯。

不久後的一天,你又談到了學校的餐廳。「可以吃飯的地方一共有3個:學生活動中心,學生食堂和教工餐廳。其中學生食堂我沒有去過的,不過據說很貴。那裡並非一餐一餐的收費,而是讓學生購買一年的套餐,然後每一頓都是自助,可以隨便吃,摺合下來學生要付10刀(美元)來吃一頓飯。教工餐廳是我經常去的,但只有中午才開放,價錢要合理些,這裡可以吃沙拉,煎牛排和各種排,蓋澆飯,披薩,還有漢堡。這裡的小麵包和水都是免費的,還有免費的檸檬片,蜂蜜和各種果醬之類的。學生活動中心裡的餐廳是全天開放的,包括披薩,『漢堡王』,『四川快餐』(一家中式快餐),墨西哥卷和咖啡店。」你說了這一大堆「吃」話,只是為了向我們說明,女兒這裡吃得很好。

我從QQ發回來的圖片中看到了校園景色,從你居住的學校公寓里,也看到了你的生活環境。在此之前,我並不了解這所學校,卻原來是全美創建最早的九所高等院校中的第八所,1776年成立時稱為皇后學院,與之同期的八所為: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哥倫比亞,布朗,達特茅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與威廉姆瑪麗大學。但它的知名度明顯落後於那幾所學校,在全美大學綜合排名第68位,有49位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18位美國國家科學院及工程院院士在此任教,並有5位校友及教授曾獲得諾貝爾獎,4位教授獲得普利茲獎。你向我們展示學校的這一切,只是為了告訴我們,女兒在這裡會珍惜求學時光的。

瑤瑤,父母理解女兒的那一份心,雖不算浪跡天涯,也算遠離故鄉,同為海外遊子,誰沒有幾多風雨,幾多思鄉夢。但現代化的通訊工具縮短了親情的距離,心與心的溝通變得更便捷了。留學海外,是人生的一次歷練,也是一次闖蕩世界的機緣,只要你和東能把握機遇,靜心求學,相濡以沫,我們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