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我是林老師,我們又見面了。
之前我就在有品首發的時候入手了圈廚的三款家用鍋具產品,在使用了快半個月之後陸續給各位值友寫一個曬單,雖然難免倉促,但是按捺不住的曬單之心依然讓林老師今天坐下來安心碼字。
在常用的幾款炊具中,湯鍋和煎鍋的使用率雖然已經很頻繁,但是依然無法和家用主力的炒鍋對比,畢竟我們家每天中晚都要4個菜。家裡之前使用的都是蘇泊爾和愛仕達的傳統鐵鍋,也買過一些帶塗層的,但是帶塗層的鍋真的不是很適合老媽炒菜,幾個月下來別說塗層,一點塗層渣可能都不會留下。
好吧,我們介紹一下我們今天曬單的主角。
健康無塗層,氮化防鏽,適合中國家庭的爆炒。
爆炒是我們中國飲食一種常用的做菜手法,極短的時間內,用旺火將食材灼燙成熟,呈現出脆嫩爽口的臻致滋味,齒頰留香。很多著名的菜系都有很多採用爆炒的手法,多數見於北方菜系。
這款炒鍋的尺寸為直徑30CM,算是日常比較實用的尺寸。凈重為2.15KG,是正常的質量,而炒鍋的材質,包括手柄,鍋蓋,還有防燙矽膠組件。
開箱
外箱的牛皮紙包裝被我拆掉之後,內部有內襯防止鍋具在運輸中擠壓變形,而手柄需要自己安裝,我們在超市購物的時候很多貨架的鍋具都是安裝好的手柄,而手柄的結實與否直接影響到鍋具的使用壽命,我大概由於手柄斷裂,燃燒變形之後丟掉好幾把鍋具了。
由於採用了氮化的工藝,防止鐵鍋在日常使用頻率不多的時候生鏽,當然你每天都用的基本都不會生鏽。
包裝中鍋蓋和鍋體中間採用了緩衝墊片來防止鍋具摩擦產生劃痕或者是噪音,其實我更加喜歡玻璃鍋蓋,可以輕鬆的看到做菜的進度。希望將來圈廚可以考慮一下玻璃鍋蓋。
可以看到依然採用的是隱藏式鉚釘設計,安裝後外面看不到鉚釘,而用於固定鍋體和手柄的;螺絲被鋼材緊緊的卡在固定鉚釘上,所以你不用擔心鍋具維修找不到螺絲,螺絲掉了,或者其他的狀況,我有自己的親身經歷,鍋具在燒菜的時候手柄斷裂。那不是一個大寫的尷尬可以描述的,更大的可能性會燙傷。
安裝好之後的炒鍋就是這個樣子了,手柄也是櫸木的材質,鍋蓋的提手柄和炒鍋的長手柄都有圈廚的英文標誌。
櫸木手柄也是特殊處理,結實耐磨,紋理清晰有光澤。經過烘乾以及一系列封閉處理,握感舒適輕便,不容易發霉與開裂,使用壽命更有保障。
和自己的兄弟湯鍋擺在家裡是不是瞬間感覺廚房歡顏一新,生活還是需要一些儀式感。
由於採用了脹形的鍋蓋,整個鍋看著會比其他家的產品要壯碩一些,脹形鍋蓋的氣孔開在側面,和普通鍋蓋的氣孔則是在頂部。
脹型鍋蓋的設計,使得烹飪時產生的水蒸氣可以沿著鍋蓋內壁的輪廓,回流到鍋內,保持食材水分,口感更佳。
開鍋
關於開鍋,鍋具的說明書上給出了食用油開鍋和豬油開鍋, 我還是選擇比較傳統的方法。使用過豬油開鍋。
想把炒鍋洗凈擦乾淨,不要留下多餘的水漬,然後放入兩篇豬肉,一定需要肥豬肉才行,精瘦的豬肉是不能用於開鍋的。
豬肉油溢出之後使用工具將豬肉將整個鍋體內部擦拭完全,丟掉後晾乾清晰就算完成了。
圈廚的這款炒鍋增加了一個小亮點就是這款耐溫矽膠的使用,在鍋體加熱炒鍋40 C之後,副柄矽膠會從灰色變成完全的白色,提醒用戶鍋身溫度高避免誤觸燙傷。鍋具尚未冷卻時如有需要移動鍋具,可手持兩端手柄提起,矽膠套可有效隔熱防燙。
使用感受
今天正好一個人在家,自己炒一個素菜減減肥。
使用下來的感覺是加熱速度很快,中小火即可以達到普通鍋大火的烹飪效果,火候猛烈穩定,炒菜更加得心應手。
在後面清洗的時候由於採用的氮化工具,無懼鋼絲球,也不用擔心什麼塗層之類的問題,盡情的去洗刷刷洗刷刷。
除了在普通的煤氣灶上面使用之外,炒鍋也可以在電磁爐 電陶爐 鹵素灶等灶具使用,適用於各種灶具。
我家的廚房除了電餅鐺還是九陽的之外,已經被小米生態鏈的產品占領了,所以你還等什麼,喜歡就去買吧,現在不對自己好一點還指望別人對自己好?
總結
1:櫸木手柄,隱藏式鉚釘,脹形鍋蓋,耐熱變色矽膠,都是這款炒鍋的一些小亮點,這的確是一改我之前對於炒鍋的影響,在超市裡面一看炒鍋基本一個樣,關於小創新小細節,不能說沒有隻能沒有任何的突出。
2:至於鐵鍋材質,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相比塗層鍋體更加的適合中國家庭,特別是中國人的飲食習慣都是煎炸烹煮,一款耐用的炒鍋也是我們日常廚房做飯做菜使用頻率最多的一款工具。所以挑選一款實用,耐用,而且長得漂亮的鍋實在的不容易。
缺點,當然也有,鍋蓋摩擦炒鍋的聲音有的時候太刺耳了。要能改進一下就更加的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