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知道,如今的德雲社是中國最著名的專業相聲社團,成立於1995年,2005年初具規模,之後10年越來越火,直至今天滿坑滿谷、一票難求早已成為常態。
而郭德綱不止一次地公開說過,沒有張文順就沒有德雲社的今天,這是對張老爺子的最大肯定。當年,在德雲社最艱辛的時候,捧哏名家張文順一直陪伴在郭德綱左右,扶持他,力挺他,才有了今天的德雲成就。
2009年6月12日,郭德綱收岳雲鵬、朱雲峰(燒餅)、趙雲俠、寧雲祥、陶雲聖為雲字科第二批弟子。其中的寧雲祥不是別人,他是張文順老爺子的外孫。
寧雲祥,本名寧洋,1988年11月2日生人,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孩子。小的時候,小寧洋經常跟著後來成為李文山先生弟子的母親張德燕去外公演出的劇場聽相聲,外公那在台上歪著肩膀,給郭德綱和其他演員捧哏的場景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腦海里。
2008年,張文順先生因食道癌病重住院。臨終前,他將老伴和閨女張德燕、外孫寧雲祥託付給郭德綱,並且指著郭德綱對寧洋說:「以後他就是你親爸爸!」老郭含淚答應,並收下了寧雲祥,賜字為「雲」,可謂一半授業一半報恩。2009年2月張文順去世時,寧雲祥還不到21歲。
李菁、何雲偉、曹雲金和劉雲天出走之後,為了彌補「德雲四少」離開後的空缺,德雲社推出了「德雲四公子」的新組合,四公子分別為:張雲雷,張鶴倫,孟鶴堂和寧雲祥。如今看來,當年這個「德雲四公子」的組合還是很有眼光的,前面三人早已獲得了巨大成功,唯獨寧雲祥,卻在相聲道路上越混越差。
張文順臨終託孤,郭德綱信守諾言,他曾力捧寧雲祥,不僅商演讓他參加,綜藝節目也經常帶他,至少能讓他在觀眾中混個臉熟。寧雲祥本身形象不錯,長相清秀,是一個標準的「帥呆酷斃」型男生,開始的時候,由於自幼聽著外公的相聲長大,耳濡目染之下會表演一些段子,慢慢也在德雲社有了自己的一批粉絲,現場表演效果還算中規中矩。
但是,後來在相聲舞台上為什麼看不到他了呢?細細梳理,至少以下幾點是他的「軟肋」:
一是,天生靦腆。寧雲祥說相聲時主要是擔任逗哏,郭鶴鳴、張鶴艦都曾為他捧哏。逗哏的時候,雖感覺有些青澀,但總算能撐得下來,可若讓他捧哏,卻把不足暴露無遺。比如,在2011年5月3日張一元的「大換血專場」中,他為鄧德勇捧哏,表演了一回《雜學》,那次捧哏,讓人真正見識到了他的羞怯、膽怯、靦腆、內向,站在旁邊,跟塊木頭似的,該捧不捧,該墊不墊,該抖不抖,觀眾頻頻大笑,卻不是因為相聲,而是因為寧雲祥的頻頻失誤,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諷刺。
二是,缺乏熱愛。郭德綱雖然曾用心捧寧雲祥,但他卻並不真正喜愛相聲這行,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剛開始沒有想過干這行,從小沒有想過干這行」,「干這行」也僅是為了守住外公的衣缽,完成外公的心愿。這一點體現在寧雲祥身上,就是缺乏跟現場觀眾的交流,演出經常出現磕巴、忘詞等現象。
三是,吃不得苦。之前外公在世時,寧雲祥為了不讓外公失望,一直在堅持說相聲,但相聲是一個很艱苦的行當,四門功課哪門也得需要苦練基本功,在台上一站就是幾個小時。自小嬌生慣養的寧雲祥怎們能如岳雲鵬、張鶴倫、燒餅這些農村孩子肯吃苦?他們的拼勁兒、狠勁兒讓本就不是很熱愛相聲的寧雲祥覺得極度不適應……
看到德雲社要麼臥虎藏龍,要麼魚龍混雜,加上自己身上明顯的不足,頗有幾分自知之明的寧雲祥覺得自己在德雲社難有出頭之日,便於2013年之後慢慢淡出觀眾的視線。至於他在幹什麼,有多種說法,有人說他轉入幕後專做劇場工作,也有人說他退出了德雲社等等。各種說法都有,難辨真偽。
不過,翻看寧雲祥如今的社交媒體,他取消了認證,更改了名字,發自拍、曬美食、秀恩愛,關注周杰倫、國安、NBA,唯獨不談相聲。都說相聲世家、曲藝傳承之類,當看到張文順老先生的衣缽無人接過來的時候,一番感嘆湧上心頭。
不管寧雲祥還回來不回來說相聲,希望已過了而立之年的他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