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畫,筆下生花;清雅隨性,著墨人生。」周文進在書畫中是隨性的,以其「借物抒情」、「天人合一」的審美趣味,體現了人、自然、藝術和諧統一的境界,他的作品在用墨、用色上更是通透、淋漓、高雅,給人一種君子之風的氣象。
周文進,1949年生,高新區羅西街道人,大專文化。自幼愛好美術,當過教師,從事群眾文化工作多年,為服務桑梓做出了可歌可喜的貢獻。現為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東書畫學會會員,臨沂市美協理事,臨沂國家高新區美協副主席。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各地展覽並多次獲獎,在多家報刊雜誌發表。
從小生長在書畫氛圍濃烈羅西街道的周文進,開始小學學習生活後,以地為紙,以枝作筆,開始自我琢磨畫一些手觸眼著的花花草草,成了名副其實的小畫痴,也展示出了其優於同齡孩子的藝術天賦。
大專畢業後,周文進被分配到鄉文化站,從事群眾文化工作,工作與興趣愛好相疊加,點燃了周文進藝術情懷——順應群眾要求,將群眾組織起來,培養起來,調滿案丹青,書寫羅西巨幅畫卷。
1983年國慶節,鄉文化站組織舉辦全鄉首屆書畫展覽。展覽極大鼓舞了書畫愛好者的學習與創作熱情。隨後成立了鄉書畫協會,周文進任秘書長。1991年,羅西正式被臨沂市命名為「書畫之鄉」。
1992年8月,李金城、周文進等人到北京歐陽中石家中拜訪求教,向歐陽中石彙報了鄉書畫活動開展情況,歐陽中石聽後很是高興,欣然命筆,為羅西題寫了「書畫之鄉」匾額。
憑著從事群眾文化工作的便利,周文進接觸到越來越多的書畫家及作品,這對於他來講,正是汲取眾家之長的大好契機。工作之餘,他一邊賞析著他人的畫作,一邊揣摩著自己的心得。
愛好書畫藝術,長於研修。周文進在創作過程中善於汲取前人的經驗和藝術精華,師古不泥,大膽創新。經過反覆錘鍊,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主張「藝術源於生活」,擅長觀察思考、提煉、升華,從平凡的生活中挖掘素材,並獲取創作靈感,創作出大量為人稱道的優秀作品,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
其藝術簡歷及作品入編《中國歷代書畫名家辭海》、《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珍品選》、《全國名家中國畫邀請展作品集》等幾十部辭書、畫集。多幅作品在海外參展、出版或被友人收藏。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若沒有林木泉石、鳥語花香,那將是何等的枯寂乏味。周文進在創作過程中善於汲取前人的經驗和藝術精華,師古不泥,大膽創新,花經過他心靈的裝扮,嬌艷更增數倍,也更加動人心弦。
繪到深處見文化,畫到極致見修養。周文進繪畫特點、追求注重於「情」,注重對生活、藝術、創作的感悟化的理解和把握,使他的繪畫個性和風格非常鮮明,使得小寫意,大造化;小景物,大氣象;小生命,大胸懷,一改小寫意繪畫以靜為主的節奏韻律,真正闡釋了寫意無大小的中國繪畫規律。
周文進的作品屢參大賽,曾被邀日本等國家參展。曾獲文化部第七屆文化藝術最佳創作獎;入展中國當代名家國畫邀請展,入編畫冊;山東省農民書畫作品展一等獎;山東省第二屆農民書畫作品展優秀獎;全國老年書畫電視大賽優秀獎;臨沂市首屆文化藝術節書畫大賽二等獎。
恬淡幽遠,隱逸闊達,周文進這一代書畫家,擔負著繼承和發揚中華書畫藝術的重任,他的畫與民眾息息相關,既清新為人們所共賞,又雍容華貴為大眾所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