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創中心策源功能!上海的基礎科學研究水平顯著提高

2020-04-21     周到客戶端

4月21日14:30,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即將於2020年5月1日期施行的《上海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主要內容,並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提問: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請問目前這方面的進展如何?下一步還有哪些舉措?

對此, 市科委主任張全表示,「我想,只要我們厚植技術研究,提升科創中心策源功能,上海一定會厚積薄發,從而通過基礎創新帶動整個創新體系的提升。」

自2019年開始,上海開展了科研經費包干制試點。結合科研經費管理領域「放管服」改革工作,在基礎研究領域,選擇了14家科研管理規範、科研成效顯著、科研信用較好的高校、科研院所的20個項目,開展科研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經費,受到了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歡迎。

另外,還優化重大項目的組織實施機制,支持相關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目前,全市已經啟動了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量子科學中心、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期智研究院、樹圖區塊鏈研究院等數十家代表世界科技前沿領域發展方向的研究機構建設。

張全表示,此次《條例》特別規定,上海相關部門要在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引進培養、項目資助以及運行機制創新等方面,對國家實驗室的培育、建設和運營予以支持。

目前,上海正在積極推動光子與微納電子、生物醫藥和腦科學、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國家實驗室的籌建工作。

據介紹,近幾年上海在財政科技投入一直呈增長趨勢。2016-2018年,本市財政科技支出分別為341.71億元、389.89億元、426.37億元,年均增幅11.7%。

「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強化基礎研究的投入。」張全表示,為此,《條例》進一步明確,市、區人民政府要逐年加大財政科技投入,重點支持包括基礎研究在內的多種科技創新活動。

張全還表示,強大的基礎科學研究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石。經過多年發展,上海的基礎科學研究取得長足進步,整體水平顯著提高,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不斷增強。但與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要求相比,在基礎研究投入強度、頂尖研發機構建設、重大項目的組織實施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優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UvXn3EBfwtFQPkdChy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