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怕弄髒衣服,也要勇敢地去冒險
大多數男孩都比較調皮,生活中難免會把自己弄得髒兮兮,甚至會受傷,其實家長不妨這樣想,男孩子本來就應該活潑一些,多去嘗試和冒險,這樣男孩子才能獲得生活賦予他的經驗,所以家長們不必擔心孩子弄髒衣服或受傷,任何經歷對男孩子成長都是寶貴的。
2、把男孩子當成個體對待,培養其獨立性
家長平時稱呼孩子都會叫小名或愛稱,但對於男孩子來說,當他具備獨立意識時,也就是3歲前後,家長就必須更改稱呼,喊他的大名,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認識自己。
另外,生活中也要給男孩子創造一些可以表現的機會,比如欣賞他畫的畫,讓他講個故事給你聽,在這些過程中,男孩子會感受到自己具備的能力,獨立性也會隨之提高。
3、讓男孩子參與做家務
家長讓孩子從小開始體驗做家務,男孩可以掌握生活上必備的技能,同時還能體諒家長的辛苦,將來長大後對待女生,也會多一份理解和包容,生活、情感方面會更幸福一些。
4、帶男孩子面對失敗
男孩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很多困難,而困難又伴隨著失敗,如果男孩子不能正確地面對失敗,就無法從中獲得經驗並有所成長。
所以家長應該對男孩子進行引導,只有在遇到失敗時正確面對,才能找到更好的處理方法,孩子有所成長,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也會更多。
5、用關懷代替武力
有些家長認為男孩比較難管教,所以在教育方式上該強勢一些,這樣才能震住男孩子,讓他聽話,殊不知孩子不斷成長,家長在教育上越強勢,孩子就會變得越執拗,如果孩子帶著這樣的脾氣走向社會,難免會遇到很多問題。
家長們在教育男孩子時應該給予他一定的關懷和理解,切不可過於強勢,這樣孩子的性格發展才會更加全面。
6、控制男孩子手裡的零花錢,並引導其正確使用
男孩在使用金錢方面的能力並不比女孩子強,當男孩需要零花錢時,家長必須把每次給男孩子的零花錢額度控制好,這樣可以控制他花錢的速度,另一方面能讓孩子感受到金錢的來之不易,今後在使用上也會變得更有計劃。
7、培養男孩子的責任和擔當
一個缺乏責任和擔當的男孩,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被他人排斥,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這些品質,比如完成學業、娶妻生子、孝順父母等等,如果男孩子不具備這些品質,那在今後的生活中、工作中、家庭中,男孩子就變成「啃老族」、「甩鍋俠」、「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