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吃逛逛,日子總會變得習以為常。不過,我們對於夜市,總有一份特別的記憶。因為一切,還是熟悉的味道。
除卻食物本身的魅力,那一份抓人的熟悉感,既在此時此刻,也在畢業後的彼時彼刻。
新開學的日子,天氣晴好,不免讓人對未來,懷有一份更熱切的期待。
"
•••
盼望著,盼望著,開學時間來了,新生的腳步近了。
閩江學院夜市的攤販們,早已卡好了時間,等待著學生們的來臨。通常,傍晚五點,他們就在北門或是東門的夜市集散地支好了攤位。
那時秋風正好,陽光在城市的邊緣投下一道暖色的光幕,把雲染成橘子汽水的顏色。月漸漸起了,今年的秋意來得早些,蟬不叫了,夜不似從前那般燥熱。
正是吃飯的好時候。
不論是新生還是老生,都會期待一頓煙火氣十足的晚飯。穿過延宕的河水和馬路,或是走過迷宮般的宿舍樓,找到目的地——夜市。
說起來,閩江學院可能是最懂得吃喝的大學之一。四個校門,三個都有吃喝的鋪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逛逛閩院的北門和東門夜市,讓新生對學校的吃食,多一份最初的印象。
迎來送往間,夜市總在不經意里,勾起一份饞意,和一份若有若無的懷念。
北門夜市,是最熱鬧的一個。攤販的車子亂中有序地排列著,留出僅容幾個人並排的過道。
煤氣點著火焰,發出一陣轟鳴,油鍋冒著滋滋的聲音。夜市裡最響的喇叭,循環播放著:「去年流行吃小龍蝦,今年流行吃生蚝......」
雜音,變成一份煙火氣的底色。走在其中,人也變得精氣神十足。閩院的位置偏遠,但這三分煙火氣可不比別的學校遜色。
這家綠豆餅攤子,在學生的口耳相傳中漸漸多了人氣。2017年出攤以來,它換了3個擺攤的位置,可是熟客總是一眼就能發現。3元5個,價錢便宜。
剛烤好的綠豆餅和紅豆餅,泛著淡淡的油光,在竹篾上被吸走了油。一塊餅差不多半個巴掌大,顧不得燙手,饞嘴的食客就已經把它們塞進了嘴裡。
外皮又酥又脆,點綴著油香味和淡淡的芝麻香。紅豆餅上撒著白芝麻,較甜,又不顯得齁,綠豆餅上是黑芝麻,清淡些,不顯膩。餡料緊實,不是平常糕餅店裡的粉狀。光一個餅的味道,能在舌尖上回味許久。
或許是剛出爐的緣故,口腔里暖暖的甜味,總會讓喜好甜食的人產生一種幸福感。
海軍碳烤在夜市的尾端。因為弟弟在閩江學院讀書,攤主隨後從河南趕來這裡,在照顧弟弟的同時,做起了小生意。如今攤子已經擺了3年。
「我這是真正的碳烤」,店主笑了,和我們打趣道。他領著我們看烤箱前貼的招牌,上頭「海軍碳烤」的「碳」字已經被烤焦了。
一桿子雞腿、鴨腿,在鋪好的清潔碳上來迴旋轉,攤主不時給它們撒下白芝麻粒提香。
剛出爐的雞腿,熱氣騰騰,表面覆蓋著一層油脂。肉的口感鮮嫩,微咸,因為提前腌制的關係,裡頭也風味十足。肉汁一不留神,就順著腿骨滑了下來。
碳烤攤前的空氣熱浪滾滾,攤主在忙碌之餘,還和我們分享他弟弟的愛情故事:「我弟媳也是這個學校的。」
「一次不吃你的錯,只吃一次我的錯」,夜市第一家廣東腸粉的店招,顯出一副與眾不同的架勢。
做腸粉的小哥94年出生,一副自信的神情,說道:「我的做出來絕對比他們好看,我比較有特色。」
這家店做腸粉的蒸盤比別家大,塗上米漿,得用雙手拿起來搖動,才可以把米漿均勻地鋪開。雞蛋、玉米粒、生菜、肉丁,配料幾下攪拌好,送進蒸籠。
蒸熟後,他抄起兩把銀亮的鐵片,將腸粉刮下,卷在一起,切開分好再裝進餐盒,動作行雲流水。
他們家的腸粉皮又薄又軟,有些透明感。
夾起一塊,浸入特質的肉汁里,舌尖上最初是軟糯的米香和蛋香味,進而是生菜的爽口,肉末和香菇乾的味道縈繞其間,淡淡的水氣在漸漸暗淡的晚霞里蒸騰。
坐在一張小桌子上,周圍儘是忙碌的攤主和往來覓食的學生,夕陽的曖昧時光即將結束。華燈初上,夜市隨著燈火漸漸熱鬧起來。
這份熱鬧勁,一般要持續到晚上9點。
如果你喜歡燒烤,那一定不能錯過原串。
冰櫃里,早已腌制處理的肉串,在燈光下透著誘人的光暈。五花肉和魷魚串在油光發亮的鐵架子上發出滋滋的響聲,前頭排隊的女學生已經點好了滿滿一把的烤串。哪怕不用冰啤酒助興,這份獨到的香味也足夠籠絡到不少回頭客。
五花肉是我的最愛。
油脂在反覆的炙烤中,慢慢滲出油花,拿出烤架時,已經除去了大部分的油膩感。撒上孜然和芝麻,再刷上一層特殊的醬料,加點辣子再好不過,刺激舌苔的辣味,給酥脆的五花肉又增添了一份香氣。
魷魚是小串,比起普通的鐵板魷魚要顯得更有嚼勁,輔以恰到好處的鹹味,讓人不忍心就這麼吞下去,得再嚼上一會才能心滿意足。
只吃一串嘗嘗味道,是遠遠不夠的。
到了夜市,好像覺得一個胃不夠了。大快朵頤之後,還有甜食可以被裝進另一個胃裡。如果喝膩了奶茶,不妨試試這家開了3年的悸動燒仙草。
招牌芋泥燒仙草
點上一份招牌芋泥燒仙草,芋圓、芋泥、燒仙草、焦糖凍、焦糖珍珠還有牛奶冰沙,滿滿當當,在碗中壘起來。
燒仙草里的冰沙混著牛奶的香味,細小的冰棱藏在碗里,一會兒化開,緩和了芋泥的甜度,也讓它的香氣融化在冰沙間。Q彈的焦糖凍混在燒仙草里,一軟,一韌,口感彼此配合,解了油膩。一會的工夫,一碗燒仙草就被分乾淨了。
東門的夜市像是一個秘境,藏在高速大橋底下,路痴得迷上幾趟路,才能找到進門的入口。這裡人流量雖不如北門夜市大,但也有那麼幾家讓人吃後不忘的小店。
在填飽胃囊之後,還能在旁邊的村莊裡逛逛飾品店和服裝店,散步、消食,一個簡單的夜晚就這樣過去了。
出東門向右,走幾步就到了客家豬肉湯。名字不起眼,卻有著別樣的風味。
老闆是龍岩客家人,在這裡已經開店快三年了,閒暇之餘他喜歡和妻子面對面坐在角落的桌子上,和妻子一起看電視劇。
招牌豬肉湯是這裡的主打菜,湯里主料是瘦肉、小腸和豬肝。瘦肉和豬肝用刀工製成薄片,分別加上嫩滑的澱粉,瘦肉入口即化,清澈的肉香散逸在口腔里,豬肝的火候恰好,嫩中帶脆。
湯是清甜的,加上白豆腐、花菜和白菜,淡淡的味道剛好用來配顆粒分明的咸飯。
豬肉湯
咸飯套餐
到了晚上,東門的韓一品總是客滿,得先進店巡上一圈,看看有沒有可以拼桌的位置,不然,就只好等了。畢竟這是閩江學院周邊最有名的韓國料理店。
點一份石鍋拌飯,趁著滾燙的石鍋還沒有把米飯煎得焦糊,及時加入店裡特製的一碟拌飯醬料,醬料中獨特的辛香味,在不斷地攪拌里和熱騰騰的米飯充分混合。
石鍋漸漸冷卻,吃上一口軟糯的米飯,帶著醬料充分混合後的甜香,直讓人感嘆:「果然沒有來錯地方。」
炒年糕也不錯。初嘗是甜味,再逐漸轉化成喉間刺激的辣味,吃得大汗淋漓,也從不停口。
炒年糕
這是一家年輕人開的新攤子。剛畢業的小盧,用自己大學裡掙的錢,到廣州去學習手藝,回來練攤。他喜歡旅行,喜歡攝影,玩吉他,組樂隊,做壽司時,喜歡和學生聊起這些小事。
他的壽司是現做的。有時客人太多,因為一時做不完,他的額頭上冒出大滴大滴的汗水。
但壽司的口味很好,大塊的玉子在火焰的烘烤後,香味變得更加濃郁。清甜的壽司米,夾雜著蛋香和甜沙拉的味道,捨不得一口全部吃完。
小盧還推薦了鰻魚壽司。
新鮮的烤鰻魚有些筋道,和芝麻、秘制醬料組合在一起,一邊是壽司米的口感,一邊是微咸和有咀嚼感的鰻魚。作為飯後的小點心,鰻魚壽司是再好不過的。
鰻魚壽司和玉子壽司
吃吃逛逛,日子總會變得習以為常。不過,我們對於夜市,總有一份特別的記憶。因為一切,還是熟悉的味道。
除卻食物本身的魅力,那一份抓人的熟悉感,既在此時此刻,也在畢業後的彼時彼刻。
新開學的日子,天氣晴好,不免讓人對未來懷有一份更熱切的期待。
互動一下
你還有哪些喜歡的店?在那些店裡有過特別的回憶嗎?歡迎在留言區把你的心頭好分享給更多人
福州夜市裡的手寫廣告有多好玩?
吃吃逛逛,又是一天閒散時光 | 柳河路美食地圖
王莊摺疊,一道名為晉連路的摺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