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27歲研究生感冒去世!醫生提醒:感冒藥別這樣吃

2019-11-07     叮噹快藥

秋季來臨

又到了感冒多發的季節

多數患有感冒的人

存在一個普遍的想法

「吃點感冒藥就好了」

然而

隨意吃感冒藥

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


南京27歲的研究生小張

因為感冒入院

但僅7天後就離世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感冒藥引發的悲劇

01

醫生表示小張在感冒以後,自行服用了泰諾和維C銀翹片,而剛好這兩種藥裡面,都包含了對乙醯氨基酚,也是超過了這個人肝腎代謝的最高限額,最終導致肝腎衰竭而死亡。

入院後,小張高燒達到41攝氏度!伴有呼吸困難、血壓下降。身體的八個臟器中有5個已經衰竭,而且全身肌肉溶解,最終無力挽救。

02

無獨有偶,上海市民梅女士出現發熱頭痛等感冒症狀。於是,她發燒時吃泰諾林,不發燒時吃的是泰諾的感冒藥。

她自行按照說明書,每天服用4片含有對乙醯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藥,連續服用了9天,引發了暴發性肝衰竭,出現肝昏迷。

梅女士被送到醫院時,已出現了神志恍惚、意識模糊的症狀,情況極其危急!經檢查發現,梅女士整個肝臟都屬於壞死狀態!醫院全力搶救才將梅女士從死神手上拉了回來。

對乙醯氨基酚是什麼?

兩個案例中我們都發現了感冒藥中的對乙醯氨基酚成分,它到底是「何方妖孽」?

對乙醯氨基酚是非那西丁的體內代謝產物,通過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前列腺素合成酶。減少前列腺素PGE1、緩激肽和組胺等的合成和釋放。PGE1主要作用於神經中樞,它的減少將導致中樞體溫調定點下降,體表溫度感受器感覺相對較熱,進而通過神經調節引起外周血管擴張、出汗而達到解熱的作用,其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與阿司匹林相似,但抗炎作用較弱。對血小板及凝血機制無影響。

對乙醯氨基酚是治療感冒藥物最常見的成分,約80%的感冒藥都含有該成分,成人一次性服用對乙醯氨基酚10到15克就會引起肝毒性,20到25克或更高劑量就可致死。

正常攝入量:

1. 成人:一般來說,成人攝入對乙醯氨基酚一次不應超過500毫克,兩次用藥間隔時間不宜低於6小時,每日攝入最大量應不超過2000毫克,療程不應該超過3天。

2. 兒童:小兒按每次、每公斤體重10~15毫克,或按體表面積每天1.5克/平方米,分次服,每4~6小時1次;12歲以下兒童每24小時不超過4次量,療程不超過5天。

3. 嬰幼兒:也有報道認為,對乙醯氨基酚在新生兒體內排泄緩慢,毒性相對增強,3歲以下嬰幼兒應避免使用。

患者服用藥物時,可以對照藥物說明書查看其中的對乙醯氨基酚的含量,幾種藥物同時服用時,對乙醯氨基酚的總和應當小於500毫克,此外有肝硬化、脂肪肝、肝炎、膽管結石和膽囊結石以及營養不良的患者應當慎用對乙醯氨基酚類藥物。

下面列舉常見的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的藥物,供大家參考:

維C銀翹片 (105毫克/片)

999感冒靈顆粒 (200毫克/袋)

克感敏 (150毫克/片)

泰諾 (325毫克/片)

泰諾林 (650毫克/片)

散利痛 (250毫克/片)

必理通 (500毫克/片)

快克 (250毫克/片)

感通片 (125毫克/片)

日夜百服嚀 (日片500毫克/片,夜片500毫克/片)

白加黑 (日片325毫克/片,夜片325毫克/片)

八類特殊人群需特別注意

慘痛的事實告訴我們,得了感冒如果用藥不當同樣會致命。

感冒發生以後,千萬不要自行去藥店買藥。如有需要,可以通過正規醫生的指導再去用藥。

普通人吃錯感冒藥都會引發如此嚴重的後果,患有其它病症的患者更是應該注意用藥安全,以下有八類特殊人群切記不要隨意服用感冒藥:

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甲亢、青光眼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應用含有偽麻黃鹼的感冒藥時應謹慎。

胃病患者:服用含阿司匹林、布洛芬、撲熱息痛等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時要小心,以免引起胃潰瘍甚至胃出血。

腎功能不全或下降的患者:會因感冒藥中的解熱鎮痛類成分,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進一步加深對腎功能的損害。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服用含有氯苯那敏、異丙嗪、苯海拉明等成分的感冒藥,也要警惕這類藥物造成膀胱逼尿肌的肌張力的下降,使逼尿肌收縮無力,從而加重患者排尿困難。

司機:由於大多數感冒藥中因含有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過敏成分,容易導致睏倦嗜睡等現象,因此,司機也應謹慎服用此類藥品。

老人:由於生理功能及機體組成成分隨著年齡的老化而發生了改變,對感冒藥中的某些成分會格外的敏感,甚至引起嚴重不良反應或加重病情,因此老年人選擇抗感冒藥應慎之又慎。

兒童:由於生理功能及機體組成成分還沒有發育完全,一些參與藥物代謝的器官如肝腎等功能也尚未發育成熟,如果不慎服用了對這些發育有影響的藥物,必然會給這些器官帶來損傷。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服用感冒藥更要引起注意,因為這些藥物可以經過胎盤或乳汁進入到胎兒或嬰兒的體內。

如何正確服用感冒藥?

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重點關注藥品說明書中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

藥物不良反應包括:(1)過敏反應(2)副作用(3)毒性反應(4)後遺效應(5)特異質反應(6) 致畸、致癌、致突變(7)藥物依賴性等。

關注藥品的成分

服用前,要了解藥品的組成成分,對於復方成分的藥品要多加註意!例如感冒藥:白加黑、三九感冒顆粒、康泰克膠囊、新康泰克膠囊。藥品中同類藥品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

感冒藥中的有效成分:

(1)解熱鎮痛類:如對乙醯氨基酚、乙醯水楊酸等,通過減少前列腺素合成起退熱止痛作用;

(2)縮血管類藥物:如鹽酸偽麻黃鹼,收縮鼻粘膜血管,緩解鼻塞症狀;

(3)鎮咳祛痰藥:如右美沙芬,抑制延髓咳嗽中樞起鎮咳作用;

(4)抗組胺藥:如苯海拉明和氯苯那敏,減輕毛細血管擴張,降低通透性,緩解流涕、噴嚏等症狀;

(5)抗病毒藥:如金剛烷胺。

要注意藥品名稱中的「麻、撲、敏、氨、酚、美、咖、胺」等字,它們分別代表不同的藥物成分,應注意其服藥禁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GmERW4BMH2_cNUgb0m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