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陸軍發布北極戰略

2021-03-26     國防科技要聞

原標題:美陸軍發布北極戰略

3月16日,美陸軍公布報告 《重獲北極優勢》,主要闡述了北極的地緣政治狀況,北極環境變化對戰爭的影響,北極的軍事能力,並提出了美國陸軍在北極的戰略目標和作戰框架及五條工作路線,旨在開發作戰理論、訓練和裝備,使美軍及其盟友和合作夥伴適應在極端寒冷天氣、山區和高海拔的獨特環境中作戰。

一、北極的地緣政治狀況

北極處於美國北方司令部、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美國歐洲司令部、八個國家等責任區,更是所有作戰司令部的關鍵所在。北極擁有兩條主要過境路線:西北航道和北海航道。此外,北極還是一個共享區域,存在著多層次的國際夥伴關係和聯盟,包括歐盟成員國、北約成員國、北極理事會、北極五國、北極海岸警衛隊論壇和北極安全部隊圓桌會議(除俄羅斯以外所有國家參加)。這些相互重疊的關係和組織使北極地區的地緣政治癒加複雜化。

二、北極環境變化對戰爭的影響

北極的變暖為自然資源開採、航運和商業捕魚帶來了新的機遇,長期趨勢表明北極地區的通航能力更加穩定,對關鍵航道的控制將可能成為爭議的新領域;凍土融化影響了整個地區的基礎設施,許多基礎設施惡化導致公路、海港和機場可能無法使用,使部隊維持行動更加複雜;由於海冰融化開闢了新的水道,使得該地區更容易進入和通過,可能需要增加部隊、裝備能力和基礎設施投資,以確保美國的安全;海冰和冰川物質的減少形成的自然資源,可能成為未來潛在衝突的根源。

各國在北極的競爭將來源於四個驅動力:(1)軍事發展,(2) 能源和礦產,(3)運輸,(4)糧食安全。

三、美陸軍在北極的軍事能力

報告指出,隨著對手國家在北極活動水平的不斷提高,除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傳統功能外,美陸軍還須接受嚴格的訓練以在長期作戰期間忍受惡劣的北極環境,還應擁有適用獨特環境的裝備以及維持部隊行動的基礎設施,從而建立可靠的威懾能力,形成國土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幾乎所有在北極和亞北極的永久性軍隊都駐紮在阿拉斯加,包括三個主要基地:韋恩賴特堡、埃爾門多夫·理察森聯合基地和格力堡。大約11600名士兵駐紮在韋恩賴特堡和埃爾門多夫·理察森聯合基地,該部隊主要包括兩個旅戰鬥隊、一個戰鬥保障支援營和兩個航空營。這些部隊在美國北方司令部負責地區駐紮,但隸屬於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

阿拉斯加陸軍國民警衛隊的士兵略少於2000名,編制於具有工程和建設能力的區域支援小組、航空營、步兵團、飛彈防禦旅、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民事支援隊及兩個航空連。此外,還是第100飛彈防禦旅的一部分。

美國陸軍預備役部隊有大約2000名士兵,共有 美陸軍預備役部隊支援大隊、機動支援分隊等5個小組

阿拉斯加州軍隊的主要任務包括:

•為競爭、危機和衝突做好戰備。

•保衛阿拉斯加和美國大陸。

•為民政當局提供國防支援。

•支持搜索和救援行動。

•通過安全合作、訓練、雙邊和多邊演習等措施,加強與盟國和夥伴的關係。

四、戰略目標和作戰框架

美陸軍設定的終極目標為:在全球範圍內迅速組建和部署多域作戰部隊,這些部隊將經過專門訓練、具有專門裝備和保障體系,以便在極端寒冷的天氣和崎嶇的山區條件下長期作戰、取勝和生存。

美陸軍將首先在阿拉斯加建立多域作戰特遣部隊,以阻止對手尋求進入該地區進行競爭,這是實現目標的第一步。在阿拉斯加,美陸軍將能夠利用先進的訓練設施以及美空軍和海軍的重要力量,對多域作戰概念進行試驗和訓練。結合作戰環境、政策指導(包括國防部北極戰略)以及全球和區域戰役和應急計劃的要求,美陸軍在該地區作戰的戰略和作戰方法包括:

• 陸軍將在整個北極地區投射軍事力量,以在競爭、危機和衝突中保持主導地位,維持長期作戰優勢。

• 陸軍將採用標準化的兵力態勢和多域編隊來保衛國家,並為大國競爭對手製造困境。

• 陸軍將與盟國和夥伴接觸並加強與其合作,以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 陸軍將組建具有北極作戰能力的部隊,為在極端寒冷的天氣、大雪和山區環境下的長期作戰做好準備。

五、陸軍的戰役設計

為支持國防部建立北極意識,加強北極行動,推動該地區基於秩序的規則的建立,實現北極地區的戰略目標,美陸軍將採取五條工作路線,包括:

• 提高北極作戰能力

• 在北極和全球展開競爭

• 在危機和衝突中保衛北極

• 構建北極多域作戰

• 向整個北極投射力量

5.1 提高北極作戰能力

提高軍隊在北極地區的作戰能力需要著重在整個部隊中建立平衡的北極能力,以應對面臨的持續挑戰。

(1)提高具備北極作戰能力部隊的裝備戰備狀態,以便在該地區開展擴展行動。

• 確保為具備北極能力的編隊採購的設備能夠在低於零下54攝氏度的溫度下正常工作。通過利用測試設施,評估大雪、極冷和亞北極環境中的保護需求,為開發和採辦未來幾代寒冷天氣服裝系統和基本醫療能力提供信息。

• 確保具備北極能力的部隊擁有全套必要的裝備,保障作戰效能。

• 探索在北極環境中提高機動性的機會和能力,包括提高現有能力的可能性。

(2)將制定並採取解決方案,以提高在北極地區作戰的戰備狀態。

• 為具備北極作戰能力的部隊制定概念、需求和條令,為陸軍提供準確的理論標準。

• 實施人才管理工作,以充分利用在北極行動中受訓的所有梯隊的士兵。優先招募和指派具有寒冷天氣技能、知識和經驗的士兵;考慮選擇具備北極地區特定技能的人員擔任指揮職位,或承擔北極地區能力編隊的重大責任。

(3)將改進北極能力編隊的集體和個人訓練。

• 改變訓練管理機制和方法,使具備北極作戰能力的部隊戰備狀態與新的部隊生成模式保持一致。

• 維護訓練基礎設施,使其具備足夠能力,以支持北極作戰能力部隊人員的訓練和認證。

• 維護訓練基礎設施,使其具備足夠的能力,以支持北極地區部隊進行集體訓練。審查訓練計劃,並考慮根據資源挑戰,調整當前計劃或開發新的訓練計劃活動,以發展北極能力編隊;將分析如何加強阿拉斯加的訓練區域和訓練範圍,並尋求擴大極端寒冷天氣訓練能力的方法。

• 計劃並進行梯形編隊演習,以提高北極編隊戰備狀態。充分利用「北極勇士」系列以及其他活動,使部隊能夠在惡劣的北極溫度下體驗和建立彈性。

• 士兵和部隊將使用能夠適應北極環境的裝備進行單兵和集體訓練。

• 學習土著居民北極專業知識,以提高北極能力編隊單兵和部隊訓練水平。

(4)改善陸軍在北極的態勢和能力。

• 研究全球一體化作戰的機動、保障、火力、情報、防護和指揮控制部隊架構。

• 確定北極地區指揮部和部隊關係。評估並在必要時調整北極地區的戰術和作戰總部與部隊的關係,以最佳地支持聯合部隊行動。

(5)作為現代化的一部分,陸軍將考慮北極作戰的獨特條件。

• 開發推動需求和能力發展的概念,以提高該地區陸軍的火力、速度和生存能力。

• 提倡在現代化工作中支持北極環境中的機動性需求。

(6)陸軍將與其他軍種和國防部合作,確保必要的投資,以實現在北極地區的聯合全域作戰。

• 提高北極意識。倡導將北極問題納入與作戰司令部、聯合參謀部、國防部長辦公室和其他軍種的合作中。

• 增加針對大雪、極端寒冷天氣和亞北極環境的開發測試,以提供有關係統性能的信息。酌情利用聯合項目,提供增強陸軍在該地區的作戰能力;利用寒冷地區測試中心測試現代化優先事項,將測試與演習相結合,以提高反饋的質量和適用性。

• 研究通過使用替代技術改進發電系統的方法,以提高作戰效率。

(7)改善在北極地區生活和工作的士兵、文職和家庭的生活質量。

• 調整駐阿拉斯加士兵的確認和分派流程。

• 改善醫療和部隊支援,以減輕北極環境對士兵、文職和家庭成員的健康(身體和精神)挑戰。

(8)監測氣候變化對態勢、基礎設施和作戰需求的影響。

• 評估氣候變化對有形基礎設施的影響。

• 評估在北極環境中抵禦病原體的能力。

5.2 在北極和全球展開競爭

這一工作路線重點強調繼續加強聯盟和夥伴關係,增強訓練,並與盟友和夥伴分享經驗教訓,以加強在北極的競爭優勢。

加強與盟國和夥伴國家的關係,以提高競爭力

• 與北極地區的主要盟國和合作夥伴合作,並通過雙邊和多邊論壇,提高互操作性和在極端寒冷天氣、山地和高空作戰的專業知識。

• 利用重要領導人與其他北極合作夥伴接觸的機會,同步信息傳遞,並展示對維持北極地區免受衝突的支持。

• 將未來的北極部隊需求納入區域協調的戰備和現代化模式中。

• 與合作夥伴共同規劃和開展極端寒冷天氣演習,以測試和改進互操作性,提高寒冷天氣專業知識能力。

• 利用國傢伙伴關係項目與北極夥伴國家合作並分享經驗。

5.3 在危機和衝突中保衛北極

隨著北極環境的不斷變化,陸軍將進行調整,以提高保衛北極關鍵基礎設施的能力。

(1)提高保衛祖國的能力

• 了解北極地區部隊態勢需求,以支持聯合部隊作戰。

• 驗證關鍵資產的防凍、部署和使用能力以保衛北極。

• 通過可能創建的「阿拉斯加偵察兵」,提高北極地區的態勢感知能力。

(2)提高北極環境下的作戰能力

• 提高在北極地區建立和維持機動指揮所的能力。研究改善北緯65度以上作戰通信能力的方法以維持或提高其在北極地區的防禦能力,支持對該地區作戰的指揮和控制。

• 利用無人技術,增強北極部隊作戰能力。

• 評估作戰核環境中的物資和人員生存能力。

5.4 構建北極多域作戰概念

多域作戰的採用和聯合全域指揮與控制(CJADC2)的推進為北極地區聯合部隊作戰提供了機會。陸軍必須採用多域編隊的標準兵力態勢,以實現融合,並在北極建立能力和位置優勢。

改善部隊態勢,以開展多域作戰

• 測試和評估北極地區的新編隊。美陸軍將在阿拉斯加部署一支多域特遣部隊,試驗在該地區交付戰術和戰略效果。

• 審查太空資產的能力並支持北極地區廣泛作戰行動的能力。

• 倡導加強天基通信和數據覆蓋能力,並在北極建立路基轉播站點。

• 增強網絡能力,確保部隊在網絡空間和通過網絡空間自由行動。

5.5向整個北極投射力量

阿拉斯加為陸軍利用其戰略地理和力量投射平台在全球範圍內實施戰略行動提供了機會。

(1)陸軍將提高從北極、在北極和向北極投射力量的能力。

• 使用「防禦者」「太平洋之路」「北極戰士」「北極邊緣」和其他類似演習來增強從該區域、在該區域內以及向該區域投射力量的能力。

• 改善態勢以支持非北極能力部隊在北極部署作戰的能力。

(2)提高指揮和監督作戰的能力,以改善在北極地區的兵力投射。

• 研究美陸軍阿拉斯加的組織、結構、權限、職責和指揮關係,以提供更具作戰能力的總部。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來源 | 美國陸軍網站

圖片 | 網際網路

作者 | 趙霄 孫琴

註:原文來源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更多精彩內容,請回復關鍵詞查看:

綜合分析

戰略與規劃

科技管理

國防創新

軍事理論

人工智慧

陸軍

海軍

空軍

航天

網絡空間

電子信息

核武器

高超聲速

無人系統

精確打擊

防空反導

新概念武器

生物與醫學

戰例與演習

先進材料

製造

基礎科學

技術

先進動力

與能源

作戰實驗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微信平台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BBwhXgBrsvY2_UuSN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