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杭城公辦小學招生已近尾聲,不少學校出現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情況。照理說,學校應根據學齡兒童戶籍和家庭住房情況,按「住、戶一致」優先原則錄取,排在最前面的是「一表生」,即學齡兒童戶籍與父母戶籍、家庭住房三者一致,均在學區內。然而,今年許多「一表生」家長也不淡定了。
據錢報記者統計,杭州主城區(不含蕭山、餘杭)一表生「爆表」的小學超過10所,創下新高。其中,多數學校一表生的落戶年限在2到3年,最高的達到3年半。
仔細研究這些小學的分布後,錢報記者有重要發現:部分「爆表」小學,對應同一所公辦初中。由於公辦小學畢業生是直升進入對口的公辦初中,換言之,繼熱門公辦小學後,未來杭城部分公辦初中也可能「爆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5所公辦小學今年一表生「爆表」
從杭州各區教育局發布的2019年學區預警信息看,學區適齡戶籍兒童人數達到招生規模人數100%及以上比例的學校(即紅色預警)最多的城區,是西湖區。結果,該區也是今年「爆表」學校最集中的城區之一,共有4所學校一表生超過招生計劃,分別是——
學軍小學求智校區,以適齡兒童戶口遷入時間為序,排序前315位的一表生安排在求智校區,其餘33位一表生借錢塘外語學校學院路校區場地辦學。能在學軍小學求智巷校區就讀的一表生落戶時間截至2017年6月9日。
文一街小學文一校區,以適齡兒童戶口遷入時間先後為序,排序前316位的一表生安排在文一校區,其餘66位一表生借錢塘外語學校學院路校區場地辦學。能在文一街小學文一校區就讀的一表生落戶時間截至2016年12月5日。
文三街小學,以適齡兒童戶口遷入時間先後為序,排序前180位的一表生安排在文三街小學就讀,其餘91位一表生借錢塘外語學校學院路校區場地辦學。能在文三街小學就讀的一表生落戶時間截至2016年8月30日。
翠苑第一小學文華校區,今年首次出現一表生爆棚現象,多出來的10多個一表生調劑到了翠苑一小翠苑校區。其實,翠苑一小文華校區這幾年招生壓力不小,學校此前是通過擴班的方式解決,今年學校畢業4個班,招生5個班,每班45人,仍無法滿足所有一表生的入學需求。
上城區一表生超過原定招生計劃的公辦小學有4所,分別是鳳凰小學、勝利實驗學校、勝利小學錢塘校區和天地實驗小學。
濱江區一表生爆表的公辦小學有3所,分別是——
江南實驗學校月明校區。今年,杭州江南實驗學校教育集團(月明校區和濱和小學)新一年級報名總人數超過原計劃招生數,按批次及學生入戶先後排序錄取。其中,月明校區擬錄取對象為已通過第一次現場核驗的一表生第一批部分孩子,孩子入戶時間在2017年3月21日(含)之前;濱和小學為已通過第一次現場核驗的所有一表生。已在月明校區現場核驗,但未被錄取的一表生,按集團調配方案,調配至濱和小學。
聞濤小學,今年計劃招收6個班共270名新生,報名人數超過原計劃招生數,所以按批次及學生入戶先後排序錄取。今年一年級新生錄取對象為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出生的一表生第一批部分(孩子入戶時間在2019年4月23日(含)前)。
濱文小學,今年計劃招收12個班,其中濱文小學校區和浙江大學教育學院附屬學校校區各招收6個班。根據報名情況及家長意願統計,要求在濱文小學校區就讀人數超出計劃招生數,所以有落戶年限一說。在濱文小學校區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入戶時間截止到2017年8月16日(含)。
江干區一表生爆表的公辦小學有2所,分別是——
采荷一小教育集團采荷校區,今年一年級新生招生計劃為270人,實際報名的一表生人數大幅度超招生計劃,學校依據「同一表別看入戶年限」錄取,一表生落戶截止時間大約在2016年1月底。其餘一表生調劑到采荷一小錢江苑校區。
采荷二小教育集團采荷校區,今年一年級新生招生計劃為 360人,實際報名的一表生人數大幅度超招生計劃。學校依據「同一表別看入戶年限」錄取,一表生落戶截止時間大約是在2017年4月左右。其餘一表生調劑到采二集團景和小學。學校還有個重要提醒:未來采荷校區學區內中途插班,也無能為力接收了。
拱墅區一表生爆表的公辦小學有1所,是文瀾實驗學校。
因學區戶籍生人數超過招生數,該校按照一表生學生入戶時間先後錄取。錄取後,排序前336名在文瀾實驗學校就讀,後252名借大關中學教育集團郭家厙校區就讀一年。在文瀾實驗學校就讀的一表生落戶截止時間為2016年6月22日;借用郭家厙校區就讀的學生有252名,其落戶時間為2016年6月23日至2018年6月28日。
下城區一表生爆表的公辦小學有1所,是長壽橋小學。
該校今年共招收315人,實際報名的一表生人數大幅度超招生計劃,按照一表生入戶時間先後錄取。據了解,今年在長壽橋小學入學的一表生,落戶時間至少2年。其餘一表生可在以下5所調配意向學校中選擇,包括長壽橋岳帥小學、朝暉實驗小學、江心島小學、天水小學和文龍巷小學。
多所「爆表」小學對應同一所初中
從一表生爆表的公辦小學數量上看,今年主要集中在三個城區:西湖、濱江和江干。濱江的3所爆表小學,分別對口3所不同初中,而西湖、江乾的幾所爆表小學,對口初中卻相對集中。
比如,西湖區4所爆表小學中,學軍小學求智校區、文一街小學文一校區和文三街小學這3所小學,對應的均是杭州第十三中學。
又比如,江干區2所爆表的小學,采荷一小采荷校區和采荷二小采荷校區,對應都是采荷中學。
以學軍、文一街和文三街這3所小學為例,排序靠後的一表生均是借場地辦學,但仍是上述學校的學生,將來也是可以直升杭十三中的。
單憑目前的場地,小學已經容納不下了,對應初中未來能收的下嗎?
即便是對應的公辦小學僅一所爆表,有的公辦初中也快吃不消了。浙大教育學院附屬學校對口的小學是濱文小學和在建的江南單元小學(未命名)。江南單元小學計劃明後年啟用,該校未啟用前,施教區內的學生均為濱文小學招生範圍,所以自去年起濱文小學出現一表生爆表的情況。這兩年,江南單元小學招生規模均為6個班,以濱文小學的名義在浙大教育學院附屬學校過渡。浙大教育學院附屬學校的設計規劃是36個班,目前已經借了12個班的場地給對口小學辦學。如果明年江南單元小學啟用,情況將有所緩解;但若沒有啟用,這所公辦初中的場地可能就不夠用了。
生源高峰、公民同招、全民搖號……
未來幾年
杭城公辦初中很可能越來越熱
造成杭城部分公辦初中出現「爆表」趨勢的原因,除了生源高峰,還有公民同招、全民搖號這兩大新政可能會帶來的影響。
生源高峰,比較好理解。
首先是大背景,小學的生源高峰正逐步向初中蔓延——2011年前,杭城小學一年級新生人數一直維持在2.3萬人左右;2011年接近2.8萬人,2013年達到3.3萬人,2016年突破了4萬人大關。以此類推,再不考慮外地轉學生的前提下,2017年杭城初一新生達到2.8萬人,今年起碼3.3萬人,2022年要超過4萬人。這相當於三年後,初一新生還要在現有基礎上增加20%以上。
其次是生源分布不平衡,在一些熱門公辦小學特別集中。像采荷一小采荷校區、采荷二小采荷校區等多所學校,一表生「爆表」已持續多年。近幾年,「爆表」的公辦小學數量繼續呈上升趨勢,今年已經達到15所。為容納下所有一表生,「爆表」學校通常會採取兩種措施,一是充分利用自身資源擴班或增加班額,二是借場地辦學。但無論哪一種,都將成為其對口公辦初中的生源壓力。
像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團教工校區,今年的招生形勢就非常緊張。往年二表生、部分三表生也能入讀,今年僅錄取一表生,其他學生只能調劑到十三中教育集團嘉綠苑校區。
「教工校區這些年一直招收14個班,已經嚴重超標了,無法容納更多的學生就讀。今年學校能把所有的一表生接收,也是通過擴大班額的方式進行,相當於多招收兩個班。」該校一位負責人告訴錢報記者。
他表示,由於教工校區對口的公辦小學,都是時下最熱門的公辦小學,包括學軍小學求智校區、文一街小學文一校區、文三街小學和行知小學等,近幾年生源年年爆棚,甚至要借場地辦學,所以學校對今後兩三年的招生形勢做出了基本判斷,入讀學生肯定會一年比一年多,未來仍可能需要分流。
有類似情況的,還有杭州采荷中學采荷校區,其對口的幾所公辦小學,也是熱門小學,像采荷一小和采荷二小一表生爆棚均持續多年,采荷三小原來是小班化教學,這些年的班額也是年年擴。雖說今年收下了對口公辦小學全部畢業生,但采荷中學采荷校區已經充分體會到了小升初入學高峰帶來的壓力。
學校一位負責人透露,采荷校區今年招收14個班,以往每班是40人,今年每班增加了4到5人後,才收下所有的學生。
「采荷校區本來是36班規模,現在已經達到了42班,不能再擴了。」這位負責人說,今年通過擴班額的方式解決學生入學需求,已到學生容納量的頂峰,明年無法再突破了。
大關實驗中學今年招了9個班,預計明年12個班,三年後會達到16個班,也就是學校容納量的極限。生源壓力,一方面來自對口的文瀾實驗學校(原賣魚橋小學文瀾校區)年年擴招,最近兩年,一表生又連續「爆表」;另一方面來自學校周邊陸續交付使用的新樓盤,家長們爭相購房入戶,就是希望孩子沒趕上熱門公辦小學,但能趕上這所口碑不錯的公辦初中。
「如果附近沒有新的配套公辦初中儘快投入使用,未來幾年的招生壓力會很大。」該校負責人預計。
假如說生源高峰是讓部分公辦初中越來越熱的客觀因素,那麼配合上家長們的主觀因素,威力就更大了。
主觀因素,主要來自7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第17條「完善招生考試製度」明確提出: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通俗點講,就是小學和初中將全面實施「公民同招」和「電腦派位」兩大政策。
關於「公民同招」,借鑑上海經驗,杭州已在探索實施公辦民辦中小學同步招生,小學今年開始實施,公民辦中學的同步招生方案,暫未有明確信息。而關於「電腦派位」,杭城民辦初中多年來均按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進行電腦派位(今年派位比例為60%),但截至目前,全國各地教育局已紛紛調整民辦學校招生方式,民辦初中100%搖號,並誕生了一個新詞「全民搖號」。
在教育界人士看來,這兩大新政一旦在杭城初中開始實施,對公辦初中來說,既是動力,又是壓力。
動力來自生源質量提升——如果民辦初中100%搖號,公辦初中與其的生源差距肯定會縮小。
壓力來自生源爆棚,有可能容納不下那麼多學生——一旦公民同招,民辦初中又是100%搖號,熱點公辦初中的家長都會考慮一個問題:如果搖不上民辦初中,是不是連對口的公辦初中都可能讀不了?為保險起見,許多家長會考慮放棄搖號,那麼申請進入熱點公辦初中的學生就更多了。今年杭城小學實行「公民同招」後,確實出現了類似情況,熱門公辦小學比往年更熱了,因為去民辦小學「試一試」的少了。
有公辦初中校長分析,現在「初中公民同招」、「全民搖號」等政策信息傳的很熱鬧,是不是真的實行,以下發文件為準。「但對於優質公辦初中,實行公民同招肯定是有利的。如果小升初的學生,以後只能選擇一所初中,要麼民辦,要麼公辦,就得慎重考慮,一旦選擇民辦初中沒有被錄取,他在公辦初中的錄取排序中就靠後,這種風險會影響家長做決定。」
也有校長認為,如果以後真的實行「初中公民同招」政策,對優質公辦初中是利好消息,但也是一把「雙刃劍」——好學生留下的會多起來,導致就讀學生人數增加,學校無法容納所有的學生,就會有學生被調劑。
話說回來,到時候部分公辦初中真的容納不下那麼多學生,咋辦?是不是也會跟小學入學一樣,按一表二表三表排序?
據了解,杭十三中教育集團教工校區今年就是按一表二表三表順序排隊的。負責人預測說,在目前這種形勢下,未來幾年教工校區估計只能容納一表生入讀,如果一表生都滿出來了,只能對一表生進行排隊。不過,十三中教育集團嘉綠苑校區,這些年的辦學水平已經得到家長認可,教工校區滿出來的學生會往嘉綠苑校區分流。
另外一個辦法,就是改擴建,或者有新的配套學校投入使用。錢報記者了解到,十三中教育集團教工校區學生,在新學期將到杭州錢塘外語學校過渡,過渡期為兩年。因為教工校區將進行整體改建,其中有三幢樓拆了重建。改建後,可以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環境。
杭州采荷中學采荷校區的負責人說,今年能收下全部的畢業生,今後是不是還能收下,這個就不好說了。「從形勢上來看,我們學校以後有可能面臨無法收下所有對口小學畢業生的情況,一則是學區內對口公辦小學人數增加,二則是小升初流失的畢業生人數減少,都會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
而作為家長,要應對這種可能出現的新形勢的最佳辦法,就是不要輕易出售自己的學區房。據了解,今年就有熱門公辦小學要求家長簽定承諾書:「在孩子就讀小學期間,將常住在小學教育服務區內。若搬出教育服務區或將服務區內房屋產權出售,則根據就近入學原則,自願轉學到所住學區上學。」這位承諾書的期限是6年,未來若對應的公辦初中也出現爆滿的情況,估計「不得出售學區房」的期限還會再增加3年。
來源: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記者 梁建偉 沈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