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娛樂圈即內卷,新鮮上崗的藝人如何生存

2021-01-18     毒藥君

原標題:初入娛樂圈即內卷,新鮮上崗的藝人如何生存

娛樂圈也內卷了。

在騰訊新聞剛剛推出的今年的娛樂白皮書里,榜上的名字,頗有過年回家見一家子表哥堂弟的意味。

每張臉,每個名字,都是如此令人熟悉。

文丨碧雕

編輯丨雷伊斯

在男明星影響力榜單里,「四大三小」的那幾個已經成為了前輩。前三的名額,被2019年《陳情令》走出來的肖戰王一博、2018年《偶像練習生》巨C蔡徐坤包攬。

無獨有偶,女明星的榜單也是如此。且比男明星更像回家過年,靠看剪影都能猜出是誰。是你是你還是你,小趙小紫大冪冪。

內卷存在於各行各業,娛樂圈也不例外。在榜單盡帶老熟人的背後,你會發現,內娛不只是在階級固化。

電影,不行

如果在影視音綜四個領域作為初入娛樂圈的契機,毫無疑問,電影,很難。

受疫情影響,票房和備案都下降,這是沒有什麼懸念的了。

在採訪的270位電影行業從業者里,將近一半的人覺得行業不太景氣。

此時應有柳姐名言,「我們公司是不是要完蛋了」……

電影領域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開頭的明星影響力、商業價值里,我們已經很明顯地感受到了,頭部男明星雖然也是群雄割據,至少江山還是換了換主人,女明星則是雷打不動,這說明,女明星自然流量確實不如男明星。

在騰訊娛樂白皮書里提到,Top10電影里,女演員出場時間連三分之一都不到。

問題是這男演員里也沒有王大陸,所以不可能是被王大陸吃了,那所以她們去哪兒了?

但有趣的是,「2020 品質電影演員 TOP10」這個榜單里全是女演員,不知道的還以為《甄嬛傳》《如懿傳》翻拍成電影了。

外在都有內在的印證,目前國產電影行業不是沒有在進步,是紮實的進步太少了。

就數據來看,行業內部混亂,導致好項目少,好項目少,導致來來回回是老熟人刷臉,老熟人太多又沒有新人於是青黃不接,青黃不接所以更沒吸引力,沒吸引力導致口碑差or票房差,最終導致行業更亂了,可謂是虐戀循環。

以至於,疫情後很多人再去看電影,有很大因素就是想去電影院坐坐,看著前排小情侶耳鬢廝磨,感受下久違的影院氣氛。

當然,2020年也不是沒有新星。不過世界上也沒那麼多劉浩存,想擠這個名額,門檻高,機會少,落空幾率大,畢竟《冷血狂宴》都成網絡大電影了不是(笑)?

短劇來了,精品劇還會遠嗎?

此時夢想成為下一個頂流的新人可能要問了,我連「我就是喜寶喜寶就是我」的水平都不夠,圍魏救趙闖蕩電視劇行嗎?

當然成啊,別說選秀的最終歸屬是演電視劇,連神壇都去演網劇了。

不過你得先搞明白,哪些類別屬於提升國民度的刷臉劇。

家庭劇永遠都是很多家庭茶餘飯後一邊打飽嗝一邊殺時間的首選,畢竟能做到吃完飯做1小時帕梅拉的人沒那麼多。

在上星劇範疇里,BG還是很香的。你能找出下圖裡的CP是哪些嗎?

即使不是上星劇,在網劇的世界裡,擁有CP絕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對CP也是一樣的,可以分出男主粉(或者攻粉),女主粉(或者受粉),還有雙擔粉,堪稱粉圈線上有絲分裂。

貴圈職場萌新可能又要問了,想擠一擠網劇,只有耽改撕x提純和BG撕x提純這幾條路可以通羅馬嗎?

也許你可以考慮一下懸疑劇,雖然不一定一炮成頂流,但是讓觀眾通過一部作品就能記住你,還是有可能的。

話說回來,如果你不僅演不來喜寶,甚至連入門的發糖都理解困難,那就還是多看點書,實在不行談談戀愛,好過讓觀眾恨你像塊木頭。

綜藝,差口氣的藝人刷臉必備神器

綜藝的逼格是沒那麼高,不過逼格不高的東西才是觀眾受眾面最廣的。就像佛跳牆和饅頭,你連吃一個月佛跳牆當晚飯可能會鼻血橫流,但一個月每天都吃饅頭是沒問題的。

對於新人來說,綜藝主要也就是指選秀,不管歸來是不是素人,去了就可以成為婧人哈人貸人盟人,成為你胸前的小牌牌,印證著你是個過來人。

同時呢,綜藝也可以說是內娛照妖鏡。

排除惡意剪輯等因素,單從題材來看,內娛藝人除了那些能參加一下競技或者音樂節目的,有不少屬於,只要不沾著藝術,其他啥都行,沾著藝術的,都不行。

有些藝人呢,他們懂很多,就是不懂本職工作,他們也很忙,都在忙著在綜藝和本職里切換身份。建議視頻網站做懸疑劇可以就地取材,比如藝人來回切換人生以至於精神分裂進入異世界。

2020年內娛沒有出現新頂流,這不能全賴給大環境和疫情。

選秀咖忙著進劇組,演員歌手忙著尬綜藝,糊咖們胡作非為,有一定上升空間的新人被各種商業活動榨到脫相——名利場是很名利場了,文娛是很沒有文娛的感覺的。

一來,整個行業在疲軟,在消化過去幾年一下次生產出的存糧。現在行業就像前文提到的,吃完飯打飽嗝的人,吃是吃不下去了,而且一時半會兒也跑不起來。

二來,頂流沒有當頂流的覺悟,那他們很快就會被踹下高位,想當頂流的人沒有當頂流的覺悟,那連爬都爬不上去。看看當下新人們種種作死的行為,再跟他們的前輩一比,你會發現,有些人能紅,確實有能紅的道理。

三來,當下給明星的選擇餘地太多了,以至於他們一時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好。原來明星的收入主要就是主業、商演、廣告,現在光綜藝一塊就能細分出十幾種類別,代言有五六檔頭銜,簡而言之就是,浮躁。

在白皮書的最後,還提到了今年有哪些明星能帶貨,哪些明星熱搜多。

在這之中,我看到了一個似乎和榜單格格不入,卻又讓人毫不意外的人——張頌文。他進入了「2020 熱門明星專業認可度 TOP10」榜單里。

內娛其實還有很多個張頌文,在等待機會,等待表揚,等待走紅。

每一個進入職場的新人,在沒有做到被認可之前,都會像夢想一夜爆紅的娛樂圈萌新一樣,反覆問自己:什麼時候才能等到那一天呢?

其他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點,張頌文在沒等到那一天之前,沒有放鬆過對自己的要求。

很多貴圈人都希望自己有很多很多的流量,沒有流量,有作品也是好的。那我祝大家,在2021年,有很好很好的作品,沒有作品,有流量也是好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7TiFXcBubk3rjNbq6L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