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26彈頭首次曝光,採用高速化設計,末端速度或不低於16馬赫

2019-10-18   小微鏡

東風26反艦彈道飛彈(ASBM)是我軍現役的一款"陸基反艦飛彈"。雖然外界將該彈劃在了"彈道飛彈"行列,但是在我軍的內部稱謂中,始終是"反艦飛彈"的稱號。圍繞著該彈的性能,外界也進行了多次的誤判。

首先以速度為例,東風26反艦飛彈被國內外的媒體定義為速度不超過12馬赫的武器。雖然達到了"高超音速武器"的範疇,但是實際性能卻有著極大的縮水。近日,火箭軍首次對外展示了東風26彈頭的細節,推翻了外界此前的猜想。

從彈頭設計來看,該彈的顯然採用了"高速化"彈頭的設計。戰鬥部比較尖銳,而推進部則非常的臃腫。和一般圓圓的飛彈相比,顯得十分别致。當然,這也就是東風26反艦飛彈速度不低於或者達到16馬赫的證據所在。

了解子彈的軍迷都知道,9毫米衝鋒鎗子彈的速度並不快,而一些小口徑的子彈則與之相反。實際上,這就涉及到了空氣動力學的知識。像東風26反艦飛彈這樣的設計,其末端速度按照相關論文的印證,絕不會低於12馬赫,這也是媒體定義該彈速度的根本。

但是根據最新一批的論文,相似的"改進型反艦飛彈布局設計"則表明,某改進型反艦飛彈的速度為16馬赫,雖然不知道這是什麼階段的速度,但也可以理解,在至關重要的末端極速突刺階段,東風26反艦飛彈的速度是在16馬赫左右的。

如此高的速度,帶來的是無與倫比的威力。由於採用了核彈頭戰鬥部,在末端藉助高動能和高速的增益,東風26反艦飛彈可以輕鬆刺穿航母的防空反導護衛圈,從而達到擊沉航母的戰役目的。

至於核彈頭戰鬥部的裝藥,目前我軍核當量最低的也高達15萬噸級TNT,若採用3枚並聯攜帶的話,可以輕鬆擊沉一艘超級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