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介紹清刀雕刻及其藝術價值

2019-11-13     林仔文玩工作室

何為清刀,估計很多人看到清刀很自然的想到清朝時期的刀具。其實不然,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清刀」不是刀,而是一門技藝,是一種雕刻手法。

「所謂『清刀』,八字可包,以刀代筆,刀刀見力。」刀雕刻者融繪畫、設計、雕刻於一身,完成複雜的工藝流程,從備料、設計開始,歷經選材、打粗坯、整細坯、挖心、嵌眼、修光、裁金等多道工序。雕像肌體柔軟圓潤,面容清穎端莊,眼神慈祥親切,服飾飄逸,質感強烈,是技藝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清刀手法雕刻,完全不用砂皮打磨,亦無油彩覆蓋其上,而是任由刻刀雕鑿後的形態自然留存於木材表面,使得作者手工勞作過的諸種痕跡表露無遺。清刀木雕者言清刀木雕,如同書法寫作,需做到心中有物,下刀如神,把製作者的功力以及創作時的所思所想,全部鐫刻進手工的痕跡之中,給觀賞者留下無窮的品味空間。

清刀木雕佛像主要以黃楊木、檀香木等為原材料,製成的作品紋理清晰、雕鑿刀跡清純有力、質感強,顯莊重。但其製作過程複雜,細分其工藝可有數十道之多,且需使用細木專用工具,故要熟練掌握整個技藝難度很大。其精湛的雕刻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

清刀木雕主要價值

一是藝術價值。

清刀木雕工藝精湛,刀法細膩流暢、造型慈祥親切。雕刻中保留了原木天然紋理色澤,製作後只略施淡彩,色調典雅勻稱,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清刀木雕佛像一直受國內外大寺院青睞,成為眾多寺院的收藏品。

二是思想崇拜價值。

清刀木雕佛像的整體姿態是清穎端莊、慈祥親切,充滿對人類的愛意,為廣大民眾所喜愛。人們雖是面對無生命的物象,然而「佛眼跟人」,朝拜者面對佛像,就是會放下心理包袱,擺脫不良情緒,凈化思想。

三是學術價值。

清刀木雕的題材純一,基本上應用於佛像雕刻上;雕刻技藝精湛,較好地傳承了中國從漢唐以來的佛教造像儀規。對於研究浙東地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民俗風情、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特別是產品國際市場的開拓,更是增進與國外雕刻技藝的探討和交流。

四是經濟價值。

清刀木雕有著悠久的歷史,長期以來是寧海及其周邊地區雕刻匠人養家餬口的手藝,現在寧海還有眾多以此為業的職業藝人,他們能畫善雕,或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從事此技,或在大型雕刻企業里生產。

五是收藏價值。

由於清刀木雕佛像在其選材、工藝上的特點,頗受收藏愛好者歡喜。木雕作品材質易損,較早歷史的清刀木雕佛像在民間已少見,這也提高了清刀木雕佛像的收藏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5RHYW4BMH2_cNUgZxK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