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188萬人網上祭掃 各大陵園勸返2769人

2020-04-05     二三里資訊濟南

今年清明節期間,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山東省濟南市所有殯儀館、公墓、骨灰堂等殯葬服務場所暫停清明節現場祭掃活動。截至4日15時,濟南市已有188.49萬人參與網上祭掃,同時,各大陵園共計勸返了2769名現場祭掃者。

不似往年熙熙攘攘,陵園內一片靜悄悄

「非是忘祖,感懷依然。今日共祭,一禮同拜……」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原因,今年的清明節與以往不同。

4日9時,濟南市玉函山公墓內舉行了一場簡短而莊嚴的集體共祭儀式。濟南市殯儀館工作人員代市民,為館區寄存逝者及公墓安葬逝者獻花行禮、寄託哀思。

沒有往年絡繹不絕的祭掃人群,4日,玉函山陵園一片安靜。陵園工作人員敬獻花籃,整理緞帶,鞠躬行禮,默哀致敬。主持人宣讀《祭文》,四字一句的詩經體,娓娓道來,風度合宜,既告慰先人,又鼓舞生者。

據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3月15日至4月15日期間,濟南市所有殯儀館、公墓、骨灰堂等殯葬服務場所暫停現場祭掃、集體安葬等活動,鼓勵市民通過網絡祭掃、代祭掃等方式追憶逝者、表達哀思。

「清明祭掃,貴在心意,重在文明。今年清明祭掃,改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對親人的追思和懷念。」濟南市殯儀館負責人介紹,除了舉辦代家人祭奠的集體共祭儀式,濟南市殯儀館微信公眾號「濟南白事通」還於3月26日起開通了公益性網絡祭掃服務。

此外,為了讓逝者家屬放心。3月30日起,濟南市殯儀館和玉函山公墓工作人員對所有逝者格位和墓穴逐一祭掃並擺放鮮花,實現了寄存格位「一格一花」、玉函山公墓「一墓一花」。「全墓區四萬多個墓穴,我們用了4天的時間,確保一墓一花」。濟南市玉函山公墓負責人說。

代客祭掃顯商機,濟南不少陵園正籌備推出

「目前,我們還不提供代家屬祭奠的個人服務。」上述負責人表示,清明前夕曾接到不少市民諮詢電話,詢問是否可以提供私人代祭服務,但限於人員、祭奠流程、定價等環節尚未清晰,因而暫時尚無法提供。「我們也在摸索制定中,預計不久便能推出類似服務」。

今年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為濟南市已暫停現場祭掃活動,嚴格祭祀管控,濟南各大陵園均已暫停了現場祭掃。記者諮詢了幾家經營性陵園,大都開通了網上祭掃平台,以此彌補市民不能到現場祭掃的遺憾。

「我們還暫時尚未提供代客祭掃的服務。」歷城區一家陵園工作人員坦言,代客祭掃服務並不是新事物,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客戶接受度超出了意外,代客祭掃和網上祭祀服務儼然成為一種新趨勢,「以前市民們不大理解這種行為,市場認可度也不高。不過此次疫情讓代客祭掃的優勢顯現了出來。」

為此,該陵園也在嘗試推出代客祭掃服務。「提供代祭服務,需要建立一套相對固定的流程,包括上香、灑酒、獻花、獻貢品等。我們目前也在參考其他省市陵園的先進做法,確定一個相對固定的流程」。

市中區一家陵園市濟南少數提供代客祭掃服務的經營性陵園。通過預約所需服務項目,陵園方將提供敬獻鮮花、臨摹墓碑、擦拭寄存格位等個性化服務,並將祭掃現場情況以照片或視頻的形式進行反饋,至於價格則從100—300元不等。

濟南188萬人網上祭掃,勸返2769名現場祭掃者

「清明節之前,我們並沒有暫停祭掃服務。預計到4月15日之後,陵園便恢復了現場祭掃。」玉函山公墓負責人介紹,針對往年清明時節,市民扎堆祭掃的情況,因而在疫情當下暫停了現場祭掃,「被暫停的花壇葬、海葬等活動,也將會之後有序開展」。

特殊時期暫停現場祭掃,是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對於新的祭掃形式,濟南市民的看法是怎樣的?記者採訪十多位市民,大部分人表示理解和贊同。

家住佛山苑一小區的黃先生表示,前幾天小區門口便貼出「網上寄哀思」的通知,大家都認同並支持這一做法。「現在仍在疫情防控期間,應該避免出現人員聚集的情況,減少風險」。

「就是想過來遠遠看一眼,」在玉函山公墓門口,來此祭奠母親的李先生被保安拒絕進入後,表示理解,「我也參與了網上祭奠」。得知工作人員為其母親墓穴上祭獻了鮮花,李先生一再表示感謝。

截至4日15時,玉函山公墓已勸返190名,像李先生一樣要求現場祭奠的市民。截至4日15時,全市各大陵園共計勸返了2769人。

儘管秉持著清明祭奠先人的傳統,但濟南不少年長的市民對於「網上寄哀思」等服務也表示認同。「疫情尚未結束,網上祭掃等方式緬懷先人,同樣能表達真摯的情感。」不能現場祭掃,70歲的張大爺特意讓孩子教會自己如何在網上祭掃。

據悉,截至4月4日15時,網上祭奠平台註冊用戶113310人,創建虛擬祭奠廳58420個,留言161632條,累計參與188.49萬人。(記者 王傑)

來源:新華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4c4SHEBrZ4kL1ViwJ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