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拍出好的攝影作品,除了相機的參數設置以外,還需要注重攝影的技巧,當然對於審美的要求也不可缺少。而決定一張照片是否好看,那麼構圖是其中的關鍵。如果構圖出現問題,即便是再好景,也無法令觀眾注意到。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談談如何改善你的構圖。
1、場景簡單化
相信你也經常看到一些拍攝的不好的攝影作品,畫面當中除了主體,還摻雜著各種各樣的干擾元素,讓觀眾的視線無法集中在一點,根本找不到主體。我在學習攝影時,我的老師曾說過,「如果你看到一張照片,第一眼看過去無法發現它的主體是什麼,那這張照片就是失敗的作品」。攝影是減法的藝術,重點就在於畫面當中的各種元素是該如何取捨。
2、橫、豎構圖拍攝
雖然在拍攝時,我們習慣於橫向拍攝,但是如果拍攝相同的題材或景物,會顯得枯燥、乏味。很多時候並非橫構圖才能拍攝好的作品,如果主體合適,我們也可以拍攝豎構圖的畫面。如果你想表現山峰的聳立、挺拔與堅韌,拍攝豎構圖的作品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當然,同樣的人像攝影的拍攝也會較多地用到豎構圖。
橫構圖使用則更多,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3、主體儘量不要放在中間
在拍攝一些靜物的照片時,我們會發現被攝主體都是處於畫面正中的。但並非所有的景物或是人物都適合放置在畫面正中。靜物或是某些網點的商品拍攝置於正中,是為了讓觀者第一時間發現主體,突出以及展現主體。但人像和風光並不適合這麼拍。如果是用中心構圖,我們一眼看去就發現畫面當中的主體清晰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在看完以後就會索然無味。通常我們會將畫面的主體布置在左邊或是右邊,然後通過視覺的引導,慢慢呈現畫面的主體,使照片更有趣味性和關注性。
4、畫面當中引導因素
如果你習慣於很直觀地體現畫面當中的主體,雖然不能說你的作品不好,但是沒有畫面其他元素的引導,你的照片會缺少讓人探索的慾望。而畫面當中的引導元素就是觀眾能順著你的思路,就像引導獵物走向你的陷阱一樣,往你想要表現的地方移動視線。而畫面當中的引導因素可以是點、線、甚至是一個小畫面。有引導元素的照片,會更精彩一些。
5、 畫面傾斜能帶來特殊效果
畫面傾斜可以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提升視覺感官的刺激。相比於攝影書上講的,給人不平穩、動感的視覺刺激,我的解釋更傾向於給畫面帶來視覺衝擊力。本身人對於水平的畫面會有一種安全的感覺,但受到傾向畫面的感官刺激時,會有一種心悸的感受。就像我們在電視或是看到蹦極的視頻時,會覺得很刺激、有些緊張的情緒。我們在拍攝時,可以適當拍攝一些傾斜的畫面,有時候也有不同的效果哦!
6、畫面當中的留白
這種構圖方式是基於人的思維慣性決定的,我們看到一些事物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產生聯想。而留白就是利用我們的這種思維模式,在畫面當中留出空白的地方,讓觀眾產生遐想。就比如我們拍攝形式的汽車,會聯想到運動中的汽車前方是否有車,下一段路的路況又是如何。在實際拍攝時,我們在被攝體的前進方向或是視線方向留有一定的空白,給讀者更多的遐想空間。
7、虛化背景,突出主體
景深效果是我們常見、常用的技巧之一。減少畫面當中的視覺干擾,突出畫面主體。在人像攝影中可以經常看到景深的出現,當然,並非只有人像攝影才會用到。有時候拍攝風光照片利用景深也能起到非常不錯的效果。
8、利用顏色對比
對比是攝影構圖當中最容易卻又是最不好掌握的技巧之一,我們所知的色彩理論的學習,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澱學習以及時間掌握才能把控好畫面當中的色彩配比。當然,色彩也是渲染、襯托照片氛圍不可缺少的元素。善於利用畫面中的色彩對比,可以讓你的攝影技術迅速提高。
總結:
今天好像一不小心就寫了很多字了,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耐心看完這些。不過總結出來的這些經驗是有些多,相信對大家也是有幫助的。
歡迎關注,私信回復 【學習】 即可領取免費攝影、後期學習資料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