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
兩年前的今天
那是一個刻骨銘心的日子
2017年8月23日12時50分
強颱風「天鴿」正面登陸珠海
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14級
陣風級別是1962年以來最大,
風速是1993年以來最強。
海水倒灌、交通難行
車輛、船隻被毀
大街小巷滿目瘡痍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摧垮我們
老人、小孩、義工、市政、園林、環衛
武警官兵、部隊、醫生....
所有香洲人都行動起來
攜手共建家園的場景至今使人動容
人民子弟兵 搶眼的「橄欖綠」
——圖片來自:阮耀林
對!
就是這一群可愛又可敬的人!
在香洲最脆弱最需要幫助的時候
及時來到我們身邊!
這些部隊官兵
組成香洲最強力量,快速清障
最美的消防員
那一刻,
他們好像無所不能,
什麼工具都會用~
一線搶救的醫護人員
「蛙人」上線
救援地下車庫被困市民
珠海交警一線守護
志願者與義工
環衛工人
正方「小黃人」
各執法中隊
熱心市民
眾志成城,團結一致!
有愛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雖然已過去兩年,
仍要為這些無名英雄們點贊!
在大家的一同努力下
珠海逐漸恢復了容貌
甚至還更加美麗——
燈塔
——圖片來源:蔡振豐
漁女
——圖片來源:蔡振豐
大鏡山公園
——圖片來源:蔡振豐
海濱泳場
——圖片來源:蔡振豐
情侶路
——圖片來源:蔡振豐
那時的苦,我們已經嘗過;
那時的累,我們已經熬過;
那時的淚,我們已經擦乾!
「天鴿」過後的我們
變得更加堅強!
「香洲精神」時刻在線,
「香洲速度」分秒必爭,
任何的「苦難」,我們都第一時間應對!
健全應急管理工作體系
香洲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區應急管理局已整合完成實現全區1個值班室,1個值班電話號碼,1個微信指揮群覆蓋應急管理和三防工作,確保及時準確、高效傳遞和處置突發事故(事件)。
區應急管理局正在推進建設區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工作,進一步整合原安監、三防、森防視頻和指揮系統,接入全區公共安全視頻監控點資源,綜合調度300餘台800M數字無線集群對講機和20台衛星電話作為全區應急通信保障系統的核心,統籌各單位部門應急力量,完善指揮平台,實現協同作戰。
強化隱患排查治理
經汛前防汛備汛大檢查,我區建築工地161處,香洲區籍漁船共247艘,有省廳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28處對市二中後山等22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治理,落實對應度汛措施,制定轉移避險方案,水浸黑點21處落實應急排澇隊伍和水浸黑點整治方案,實行一點一策;基本完成對區管6處區管重點水利工程(水閘、水庫)除險加固;全區排查臨險人員(含在建工地)共905戶、14573人,各鎮街均就近對接落實了庇護場所。
防汛倉庫物資儲備充足
香洲區以及轄區內9個鎮街的防汛倉庫,儲備有雨衣、救生衣、手電筒、雨鞋、救生圈、安全帽、充氣艇、中型泡沫挺、衝鋒舟、鐵鏟、電泵、應急發電機、汽油泵、移動照明車、手搖報警器、空壓機、喊話器、棕繩、金屬切割機、油鋸、電纜、泵管等物資,供緊急情況下可使用。
急
香洲區完成重要應急搶險設備採購
14台大型應急發電機、5套液壓動力泵組
防汛擋水板
針對沿海建築物容易被潮水倒灌形成內澇,在建築物及地下空間防汛管理方面,香洲區在所有沿海建築物、地下空間出入口,設置防洪擋板。
防颱風應急桌面演練
為切實提高防禦超強颱風和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香洲區應急管理局組織開展防颱風應急桌面演練。演練以超強颱風正面登陸我市所引發的大風、暴雨、風暴潮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次生災害作為情景鏈條,圍繞信息報送與發布、人員轉移安置、漁船回港避風、社區公園關閉、地下車庫水浸、被困人員救助以及救災復產等問題,由總指揮、應急指揮組、綜合協調組、搶險救援組和後勤保障組分別按處置流程說明採取的主要處置措施。
「雙盲」演練
近日,香洲區「三防」應急綜合演練在吉大海濱泳場北側舉行,是繼桌面推演逐步醞成熟後組織的全區性「雙盲」演練。「雙盲」應急演練是指事前不告知演練單位時間、地點和演練內容,臨時向演練單位下達應急指令,以檢驗其如何有效應對、快速處置。
今天,兩年已經過去了,
美好生活在繼續……
一個人的力量雖小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香洲人團結在一起
一起來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編輯:於曉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uN01mwBJleJMoPMWAW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