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由大張偉作詞作曲的新歌《嘻唰唰》,紅遍大街小巷。
在那個彩鈴、選秀、周陶王林混戰的年代,這首神曲成功殺出重圍,獨辟天地。
洗腦的旋律和搞怪的歌詞,給當時的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僅憑這一首歌,22歲的大張偉和他的花兒樂隊,在華語樂壇站穩了腳跟。
那一年的「北京流行音樂典禮」,《嘻唰唰》入圍年度先鋒金曲。
宣布它打敗韓紅、孫楠、田震等眾多前輩作品,獲獎的那晚——
花兒樂隊已成立整7年。
作為獲獎者,樂隊四人在最後登台嗨了首《嘻唰唰》,點燃全場。
一想到埋伏樂壇許多年,這回終於叫自己打開了主場。
台上的大張偉,唱「嘻唰唰」時蹦的有多高,心就有多昂揚。
而彼時北京的同一片天空下,還有個小學生,也在進行一場人生級別的表演。
小小的人兒,假不正經,名兒叫郭麒麟。
正杵在他爸跟前,聲情並茂地學講相聲。
9歲小孩表演起來,稚嫩不失靈氣,看上去有戲。
然而老爸郭德綱瞧著,並未展露笑顏。
這位相聲界的大哥,神情嚴肅,一言不發,竟還有些無語凝噎:
想著自己好容易托一眾老朋友,給孩子鋪好了「留學關係網」。
說澳洲,澳洲就啟動了;說美國,美國就準備了,「只等兒子發話」 。
「結果他現在通知我,天橋。」
轉眼15年過去,當初那個填詞譜曲的歌手大張偉,和說學逗唱的學徒郭麒麟——
人生軌跡明顯都略跑偏。
隔著輩兒的兩人,來回刷屏著綜藝小熒幕:
同樣的口吐金句,妙語連珠;
同樣的一口京片子碎碎念。
聚在一起上節目,郭麒麟聊起他的綜藝觀:
講相聲是我搞藝術,綜藝就是我們帕替(Party)。
一旁的大張偉放下手裡的吉他,點了點頭,小孩兒說得對。
2011年,天津衛視有一檔脫口秀綜藝,叫《今夜有戲》。
每周一到周四晚九點半,由說相聲的郭德綱做主持。
在這個晚間節目裡,他和小品演員潘長江斗過嘴;
也和文化人高曉松聊過天。
一夜夜的迎來送往,郭德綱自認「幽默感上有點優勢」,還算遊刃有餘。
可唯獨一人,他後來每逢想起,都要喊上一句「太鬧騰」。
這人,就是搞音樂的大張偉。
當時,距離05年那首街頭神曲《嘻唰唰》已過去了6年。
6年的時間,並沒能讓大張偉享受到那童話般,夢想開花的結局。
而是在現實的映照下,等來了另一種不堪細品的境遇:
花兒樂隊吉他手、貝斯手、鼓手紛紛退圈,只剩主唱大張偉,死磕音樂。
單飛後出了第二張專輯,他為宣傳接了郭德綱的《今夜有戲》。
碎嘴音樂人,對壘相聲看門人,便是此時拉開了序幕。
「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白天一毛一,晚上一毛七,夜裡送打火機。」
散著天橋底下的味兒,剛出場的大張偉就給新專輯吆喝上了。
這段快嘴兼押韻,把站在他旁邊的郭德綱聽得是有點愣。
後來坐下開聊,話茬兒沒兩句就轉到了音樂無關的八卦上。
只見老郭倚在沙發上,眯起一雙小眼睛,輕飄飄地問:
「這幾年有沒有跟你表白過的女孩兒,多嗎?」
大張偉一聽問題,直覺「這人有陷阱」,但嘴比腦子動得快:
「有嗎,有吧,但咱們寧願高傲的發霉,也不能卑微的戀愛。」
「您說您跟唱大鼓的美女(郭德綱妻子)在一起,不就證明一定要有緣分?」
上下牙一嗑,既保證了自己金句產出,又把話題打回到了出題人身上。
出生於北京南城老胡同,之後在滾圈混跡多年。
使得大張偉一早練就了非一般的嘴皮子,以及腦機轉盤的速度。
那一期的《今夜有戲》,在大郭二人的攻守之間,包袱頻出。
逗得台下捧腹之餘,也成了節目的經典之一。
那晚的老郭,光顧著過招,提防動不動捎帶自己的嘉賓。
這使他疏忽了一點:眼前鬧騰的小子,只在他這兒耍貧嘴還不夠。
幾年後,還帶著自己兒子郭麒麟,上別的綜藝去鬧騰。
更「氣」人的是,倆人那組合名,正應了大張偉當時想要宣傳的新專輯——
「大張麒鼓」。
今年37歲的大張偉,青春基本是在叛逆的搖滾浪潮中度過的。
14歲的小孩,就已經在滾圈有名的忙蜂酒吧,認識了竇唯、丁武這樣的大咖。
15歲,又在給忙蜂安排樂隊演出的付翀幫助下,組了中國首支未成年樂隊「花兒」。
那會錄張出道專輯,不僅有崔健親自帶鼓手作指導;
還有張亞東貢獻全北京最貴的吉他。
就連專輯縮混,都是日後做《傳奇》《平凡之路》的李軍給做的。
上世紀末,想跟這夥人在北京玩搖滾,酒吧怎麼著都得是標配。
《樂隊的夏天》里,新褲子彭磊和大張偉是「同級練習生」。
兩人台上互貧,彭磊就提了一嘴這是我們「工體北門開酒的小少爺」。
和大張偉比起來,打小在德雲社呵護下長大的郭麒麟,簡直是一乖小孩。
從站在板凳上學說相聲,到後來正式從藝,中間也隔了有幾年。
礙於相聲「子不拜父師」的行規,13歲的郭麒麟師從了郭德綱的搭檔,于謙。
15歲時攢底(壓軸演出),16歲在北京開專場。
郭麒麟、大張偉,不可否認,倆都是天賦少年。
而那年的相聲專場,相較郭麒麟個人演出,更像是德雲社的一次家長會。
不光串場的主持人,是自個兒師哥岳雲鵬。
連助演嘉賓,都是親爸郭德綱、師父于謙等人。
然而小郭少班主的出生優勢,並沒有為他增添多少快樂。
因為老郭的挫折教育,早已揚名在外。
16歲的初舞台,老爸袖口一抬,就當著2000多位觀眾面對他一通說教:
「郭麒麟,你要努力。你要知道,今天現場來這麼多人並不是為了看你而來。
單憑你自己一分都不值,你沒有任何資格站在這個舞台上。
這是大伙兒捧你,一定要記住這一點。」
郭麒麟呢?他也不意外,不尷尬。
只是在一旁頻頻點頭,連連應和,「對,這個應該的,我記著」 。
成長環境的先天性,使得郭麒麟身上有種相聲自帶的門風:
當他站著聽別人說話時,總會習慣性的前傾身體,側耳聆聽。
可偏偏年紀不大,他舍不下那股青春活力的少年氣。
這就導致郭麒麟身上,衝撞出了一種「搞笑的鈍感」。
這種鈍感,再搭上大張偉不正經的「裸奔式表演」,格外有喜劇色彩。
郭麒麟曾說過,他爸不讓他跟德雲社外面人玩兒,除了大張偉。
這究竟是老郭原話,還是小郭挽尊,已無從可考。
但歌手界碎嘴與相聲界碎嘴綜藝相遇,確實造福了觀眾。
看「大張麒鼓」一起錄節目,大多數人會感到開心又舒服。
因為兩人互相遞話、挖坑,最後還總能接住。
《嗨唱轉起來》,大張偉吐槽郭麒麟,耍的是慣用的大式貧嘴。
「你瞧這白襯衫黑領結,穿的跟李雲迪一樣。」
《天天向上》,郭麒麟調侃大張偉,講的則是相聲常用父子梗。
「我爸想抱孫子?回頭就能抱。」
此外,他們也不會在快樂的舞台上,跟你強行掏心窩子。
對大張偉而言,要他跟觀眾賣慘、走心,他會覺得自己欠人錢。
所以,他就喜歡給人看 「我整天瞎樂呵的樣子 」。
為了這個目標,綜藝里的大老師拋下了本就無明顯優勢的形象:
戴假髮,化濃妝,一路狂撒毒雞湯。
「沒有人能讓你放棄夢想,你自己試試就會放棄了。」
「不是所有事兒努力都有用的,那50塊錢再好看也沒有100塊錢招人喜歡。」
而郭麒麟呢?和熟悉的人一起,他也覺得「綜藝就是開Party」。
參加《密室大逃脫》,本來是衝著顯擺「十級玩家」去的。
結果進了密室,燈一滅,他一害怕就跳到了大張偉身上。
兩人抱在一起,擠在一張椅子上,眼睛就沒睜開過。
後面 給孩子嚇得狠了,直接無視鏡頭,埋頭輸出貫口。
除了開心果擔當,兩人還都是人間精品救場王。
《創造營2020》,有個練習生本想用家鄉的敬酒歌來秀自己的高音。
結果高潮剛起,就唱破音。
這時候要是沒有人出來接話,場面將會十分尷尬。
而大張偉馬上接了四個字:「大可不必。」
旁邊的鹿晗、場外的觀眾,瞬間笑出了震動模式。
《嚮往的生活》,幾個人聚在桌邊玩成語接龍。
從「地動山搖」開始又以「地動山搖」結束,實現了成語永動環。
就在「僵持」不下的時候,郭麒麟突然大喊讓觀眾換台。
接梗能力和反應速度,讓這趴遊戲翻過去還絲毫不冷場。
「大張旗鼓」既有豐富的舞台表演經驗,又有攢金句的能力。
在圈裡沒真本事,就敢靠嘴混飯的人中間,他們要火,是擋都擋不住。
04.
當然,隨著這兩年綜藝節目越錄越多,貧嘴也有「失控」的時候。
《天天向上》有一期,節目組背著大張偉請來了民樂團。
當他看到一群民樂老師在現場演繹那首《陽光彩虹小白馬》——
平時話很多的大老師,開始雙手無處安放,瘋狂結巴,語無倫次。
因為大張偉一直有個心愿,就是能在自己的音樂中融入民樂元素。
而當他的心愿被實現, 內心角落被照拂——
貧嘴老前輩便如被戳中軟肋,一下丟掉了業務能力。
嘴不貧的大張偉是什麼樣?
那就是他 「最討厭 」的走心環節了,每次都非得擠笑臉。
他本人也許還不知道,這種強行擠笑臉的表情有多「難看」。
但這會讓他有安全感,所以時不時就能冒出這種片段。
我們常說「人是多面性的」,而大張偉,更是個中翹楚。
9年前做客《今夜有戲》時,郭德綱就曾這麼評價過他眼中的鬧騰小子:
「你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說話結巴是因為緊張。
表面上嘻嘻哈哈,其實心裡孤獨,甚至很多時候不願意與人接觸。」
台上以服務心態招呼觀眾的大老師,其實私低下有一個「畫家夢」。
他說他很喜歡梵谷的一句話,叫: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但路過的人只看到煙。」
這麼長的路下來,他越來越覺得這句話說得對。
「現在能讓大家看到這煙就夠了,最後給我燒成灰了,也就滅了。」
而如今的郭麒麟,也會開始把自己想像成個畫家。
就像「一個畫家畫幅畫讓別人去看,也是希望你看這個畫能懂我的意思」——
他覺得世上沒有什麼東西,不能是為了取悅別人而生的。
早年父親郭德綱一門心思,想的都是如何把他自尊碾碎,逼他成熟。
可後來相聲也好,綜藝也罷,給他的期望倒變簡單了:你快樂就好。
不過郭老師後面還補充了一句:如果能儘快結婚、生娃,更好。
在這點上,總帶著孩子到處玩兒的大張偉,心領神會。
「大張麒鼓」一起錄《十三億分貝》的時候,大老師逮著機會就當媒婆,一頓撮合。
然而郭麒麟呢?
只是扭過頭跟旁邊男主持玩得開心,給大老師急得不行。
其實摸門兒清的大林子哪裡會在意?
「我爸現在草木皆兒媳,看誰都像兒媳。」
但這事它急不了,所以「大伙兒看完了,也就散了吧」 。
你喜歡大張偉、郭麒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