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肉羊產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記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高級畜牧師徐振飛

2019-10-22     掌中慶陽

(記者 馬驍)年幼時,他是個放羊娃,走出大學校門的那一天,他立志要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家鄉的畜牧業發展中去。這兩年,身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高級畜牧師的徐振飛,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走村入戶給基層幹部群眾講解肉羊養殖技術。

春節前後的農閒時節,是安排農業技術培訓的最佳時間,但也正是天寒地凍的時候,徐振飛經常早上8點出發,趕到鄉村的培訓地點,為養殖戶細心講解2個多小時的肉羊健康高效飼養管理技術,告訴養殖戶選擇養殖什麼品種好,如何種植加工飼草料,怎樣才能管理好牛羊,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有時候一場培訓課講下來,徐振飛的手腳都凍得發麻,可當他看到老百姓渴求技術的眼神和熱情的邀請,他總是顧不上休息就挨家挨戶去養殖場走訪。

在徐振飛的手機通訊錄里,保存最多的就是養殖戶的聯繫方式,他經常接到養殖戶的諮詢電話,就連過年都有人打電話來諮詢養殖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即便有些養殖戶的羊只沒有任何問題,他們也希望我去看一看,這樣他們心裡就會更踏實。」徐振飛說,只要能幫助到養殖戶,他總是樂此不疲,哪怕沒有任何飼養技術或疫病防控方面的問題,只要能讓老百姓放心,他也心甘情願地走那幾十里山路去養殖戶家裡。

徐振飛總結出不同階段羊只的飼養管理和飼料配製方法,制定了免疫程序,推廣了兩年三胎高頻高效繁殖技術,全市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羔羊成活率由以前的76%提高到了現在的94%,合作社實現了肉羊「五良」生產技術,帶動貧困戶1378戶、6806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使更多的群眾受益於肉羊產業。他先後編寫或者參與編寫的《飼料原料質量控制和配方實踐》《湖羊養殖技術手冊》《湖羊養殖技術農民讀本》《湖羊生產流程圖》,促使我市肉羊科學化、標準化和集約化,實施高效的舍飼養殖。

2014年,全國羊價低迷,面對養殖場(戶)虧損嚴重的情況,徐振飛和同事下鄉入戶、走訪群眾,查看養羊場(戶)後,對慶陽市肉羊生產的主要品種、分布區域、存欄數量及生產現狀進行調研,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後結合實際提出了我市肉羊產業發展對策與建議。他撰寫的《慶陽市商品肉羊育肥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和《慶陽市基礎母羊引進及繁育工程實施方案》,有力地指導了全市湖羊繁育和公羔育肥生產。

2018年以來,徐振飛依託省上「良種肉羊新品種引進及雜交組合篩選」項目,開展了以湖羊、灘羊為母本,以杜泊、無角陶塞特、薩福克和南丘羊為父本的最優雜交組合篩選試驗研究,引進純種湖羊5000隻,灘羊1000隻,從澳大利亞進口冷凍精液4000劑,冷凍胚胎500枚,開展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工作,進一步提高了我市肉羊的生長速度和產肉性能。

徐振飛說:「我的夢想就是,未來慶陽的每一個養殖場(戶)都能養上產羔多、長得快、產肉多、效益好的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dIR8W0BMH2_cNUgWjS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