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阜高鐵開通在即,一起走進鄭阜高鐵進入阜陽後的第二個站點——臨泉高鐵站。
下月底全部完成
從臨泉縣城沿著興泉大道一路向東,就可以看到一座現代化的高鐵站呈現在眼前,站房頂部紅色的「臨泉站」三字尤為顯眼。遠遠望去,整個臨泉站氣勢恢宏,充滿著現代感和科技感。
據了解,目前工程主體驗收合格;外立面玻璃和鋁條板幕牆已完工90%以上,兩三天就可完工。其它的細節工作也在下月底完成。
按照規劃,臨泉站站房總建築面積22865㎡,其中站房面積14470㎡,架空層面積8395㎡;雨棚面積8100㎡,天橋面積698㎡,地道面積401㎡。站房為線側平式旅客車站,最高聚集人數800人。結構共分為三層,一樓是旅客出站通道和高鐵設備房,二樓和三樓是候車大廳。
高鐵站前是一座長約800米左右、寬約9米的高架橋,即高鐵落客平台。送客車輛進站通過東側入口上高架橋,直達二樓站房前落客,旅客進門即可購票乘車。而後,送客車輛再向西沿路駛離高鐵站,高架橋是東進西出的單行道,有效保障了交通的順暢和來往旅客的安全。
高鐵站內有很多「臨泉特色元素」
登上二樓後,看到落客平台上兩輛曲臂式升降機高高地舉起「手臂」,施工人員站在升降機的「手心」里,正在安裝玻璃。
走進候車大廳,一塊電子顯示屏設置在正前方,站房投入使用後電子屏上將顯示車次、始發站、終點站、開點、日期和余票更新情況。
候車大廳里,工人們有的在貼大理石板,有的在焊接,有的在調試燈具……售票廳則分布在候車廳東西兩端,臨界處設置有母嬰房、開水房、VIP候車室和衛生間等。每個售票廳內設置有5個售票窗口,還有4台自助售票機。
沿著二樓的步梯走到三樓候車廳,白色的鋁條板天花板十分亮堂、美觀。工人正在地板上打孔,用於安裝必要的隔離設施。地磚已經鋪完,掃尾工作結束後再清掃一遍,清理垃圾,完了再裝座椅。
這座現代化的高鐵站內,還有著很多臨泉特色元素。進站候車大廳電動扶梯側面和二樓候車室欄杆位置,將安裝玻璃材質護欄,會用臨泉雜技眾多單項動作以線條式形式融入玻璃欄板載體上。此外,站台欄杆位置玻璃上還會融入「臨泉」兩個字的雜技字體LOGO。
在三樓,共有9台自動檢票閘機,8個進站通道,其中5台閘機的木箱尚未拆開。二樓則有6台自動檢票閘機。通過三樓檢票機,可以看到站台指示標「1站台」和「2站台」,電子屏上還醒目地顯示著「臨泉站歡迎你」。
從進站平台上向下望去,4條軌道整齊並列,兩條軌道始發線,可供列車停靠並上下客,兩條中間主軌。出了臨泉站站台後,始發線併入主軌。
配套設施正在完善中
除了高鐵站房外,周邊的配套設施同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
從《臨泉縣城總體規劃(2015-2030)》中可以看出,鄭阜鐵路安徽段臨泉站交通樞紐配套項目位於興泉大道以北、西一路以東、東一路以西、站前路以南。道路包含興泉大道、西一路、東一路、站前路以及配套支路。
建設範圍包含新建落客平台3082㎡、上下匝道6754㎡、道路工程29323㎡、站前中心廣場53630㎡、生態停車場72145㎡,並配套建設照明、智能化(含監控)、給排水、消防、標識、標牌、供電外線等。其中停車場主要含市內公交、城鄉公交、長途客運、社會車輛、計程車、非機動車停車場。車輛進站、出站均是流線分離,採用單向循環交通,減少車流交織。
「現在站前南廣場已經基本完工,包括道路硬化、水電、廣場亮化等,只剩下少量綠化和大理石地磚還沒有完工。」臨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王曉靜說。
再往外圍來看,以臨泉站中軸線向南為高鐵新城核心區,將依次建設承擔旅客出行、換乘、短暫停留的高鐵站房服務集散區(主體部分為站前南廣場區域);以餐飲、住宿、購物等商業功能為主的商業休閒服務區;集公寓、辦公及社區服務等功能的辦公商務公寓區;會展博覽文化區和特色農副產品展銷、批發、集散的大市場區。
據了解,高鐵片區周邊基礎設施也在建設中,工作很繁雜,包括土地收儲、場地平整、道路工程、市政工程、綠化水系工程、安置區建設等,工程總投資9.5億元。高鐵站附近的安置區已建成,臨泉縣第十中學工程已完成招標,即將開工建設。
為了完善高鐵站周邊的交通環境,2017年7月12日興泉大道、古沈大道等建設工程PPP項目完成招標。目前,興泉大道已經全線貫通,古沈大道不在高鐵片區,建設進度稍緩,正在施工中。
最終,高鐵—楊橋片區將形成「三橫四縱」的主幹路網體系,區域橫向聯繫則形成「一快(G345)一主(原阜臨路)兩次(次幹道)多軸(旅遊道路、綠道等)」的交通走廊,城鎮鄉交通三位一體,聯繫更為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