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
「大高個」「小鋼炮」「體能小怪獸」「器械小王子」這些軍營里的「綽號」你聽過其中的哪一個?
說起來,在部隊里的大男孩們,有時候會給彼此起一些很有趣味性的「綽號」。有的惟妙惟肖,有的暗含褒獎,而且聽起來特別有部隊特色。
「吳鐵柱」——下士 吳家鑄
在訓練館,下士吳家鑄通過啞鈴訓練提升上肢力量
夏天扛熱,冬天扛凍,操場扛打扛摔,籃球場上還扛撞?
下士吳家鑄有個土味綽號叫「吳鐵柱」。看過他一身腱子肉的,都會對這個綽號的含義心領神會。
說是「吳鐵柱」,其實塊頭不大,但身材緊實,沒有一塊贅肉,即便只看背影,也讓人感覺寬闊、結實,很有安全感。
穿衣顯瘦、脫衣有肉,用來形容「鐵柱」再適合不過。不是經年累月的摔打磨鍊,哪來這樣的身材、體魄。
「吳鐵柱」之所以叫這個綽號,還因為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他都不懼挑戰,願意較勁、更敢拚命。
「劉地雷」——上等兵 劉士雷
考核結束,劉士雷站在榮譽牆面前露出笑容。
上等兵劉士雷的綽號「劉地雷」,大有來頭,這個綽號他本人也是很認可的。
為啥叫這個?原來,「劉地雷」平日內向、話不多,可一到訓練場他出乎意料的爆發力,「像極了一顆隨時準備迸發的『地雷』!」
在中隊龍虎榜上,「劉地雷」的名字赫然在列。八項訓練課目冠軍,他一人就獨攬四項——催淚彈投擲:49米;五公里:20′41″;雙槓一練習:103個;單槓二練習:48個。
「生活可以將就,訓練不行!」雖然服役年限不及老牌士官,但訓練場上的「劉地雷」活脫脫是一名領跑者、帶頭人。
兩年軍旅已過大半,面臨走與留的抉擇,「劉地雷」說:「兵沒當夠,我已經向中隊提交參加預提指揮士官的申請了,我這顆雷,還想繼續響噹噹地戰鬥下去!」
「小任老師」——列兵 任德揚
任德揚積極幫助身邊戰友解決計算難題。
說起「小任老師」任德揚,可謂中隊一寶!叫這個綽號,正是因為他博聞強識、好學上進。
「小任老師」不簡單,他曾就讀於河南工業大學應用統計學系,雖是一名普通列兵,但入伍沒多久就憑過人的計算能力而嶄露頭角。
軍營也要計算能力?當然,就比如參謀作業的戰術計算,軍事地形學的量算。
在戰友們的印象里,「小任老師」在這方面是高手,別的戰友抓耳撓腮還在破題,他已經算出了個大概。
而且,「小任老師」還樂於給大家傳授他計算的秘訣。一句話,這個「小任老師」,名副其實。
「小任老師」坐著對付一堆數字、文字很有辦法,可爬起身參加5公里、單雙槓等訓練時,卻常常要「吊車尾」。
就這樣認慫?當然不!在班長的幫助下,「小任老師」結合大學時參加體育訓練的經驗,給自己制定了訓練補差計劃,一邊上軍職教育學動作發力點,一邊統計分析自己的訓練數據,更進一步調整訓練。
讓「小任老師」感動的是,在他努力的這段日子,戰友們都很給力。班長張欣常常陪著他「加訓」,幾個同年兵也總是在休息日時拉著他上操場訓練。
「25′34″,及格!」剛剛組織的一場五公里測試,「小任老師」全力衝刺,終於突破了自己!
在學習室,列兵任德揚制定訓練補差計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_e5lXEBiuFnsJQVf8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