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說:酒桌上,儘量少做這三件事,容易招災惹禍

2019-08-17     鬼谷子權謀智慧

我年輕的時候,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需要交際應酬,參加各種飯局成了家常便飯。當時我初出茅廬,涉世未深,不懂人情世故。再加上自己酒量不行,在酒桌上喝醉後鬧出過很多笑話。

看到別人都在飯局上談笑風生,閒談間就把關係相處的很融洽,推杯換盞之後,很多事情就成了,這讓我既羨慕又鬱悶。

一次家裡人聚餐,我陪爺爺喝了幾杯酒,於是向爺爺大吐苦水,說出了自己不懂酒桌文化的苦惱。爺爺喜歡喝酒,經歷過無數酒場的洗禮,他給我傳授了一番酒桌上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鑑。

酒桌上最忌諱出風頭,出風頭的人最後往往會出洋相,所以最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樣才能在酒桌上屹立不倒。爺爺說:酒桌上,儘量少做這三件事,容易招災惹禍

一、給不喝酒的人勸酒

在酒桌上,喝酒是難免的事情,但是喝酒的目的並不是要每個人都喝醉。

喝酒是一種禮儀,是為了融洽飯局的氣氛,酒是給人際交往助興的,如果為了喝酒而喝酒,不僅會傷身體,還會傷感情。

酒桌上一定會遇到不喝酒的人,也許是吃了忌酒的藥,或者開著車,還有的人天生就不喝酒。碰到這種情況,大家都體諒一些,以茶代酒也並沒有什麼不好,也不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感情。

酒桌上最讓人尷尬的一件事,就是別人明明不喝酒,還非要給別人勸酒。自己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和習慣,還指責別人不喝酒,就是不給自己面子。在酒桌上做出這樣的事情,不僅大家都會難堪,甚至還會產生糾紛。所有人都會對這種沒有酒德的行為心生厭惡,所以這種事儘量少做,避免自找麻煩。

二、跟喝醉酒的人爭論

網上有一番話,專門討論喝茶與喝酒的不同之處,結論是喝茶的圈子比喝酒的圈子有錢,其中的道理很耐人尋味。

喝茶的時候,越喝越清醒,思路越開闊。大家都在聊怎麼做生意,越聊越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所以不停的琢磨如何多賺錢。

俗話說:「酒壯慫人膽。」反觀喝酒的人,大家都在互相吹牛。越喝口氣越大,越覺得自己了不起,生怕被別人比下去,所以為了面子信口開河、誇誇其談。

喝醉的人,從來不會承認他喝醉了,所以不要跟喝醉的人講道理,你說什麼他都會跟你爭辯。如果跟一個喝醉酒的人一般見識,不僅無法說服他,還會被其他人看輕,所以這種事儘量少做,才不會給自己惹來災禍。

三、對不熟悉的人許諾

我曾經聽爺爺說過:「一個人在酒場上混,最重要的不是酒量,而是酒品。丟了什麼,都不能丟掉酒品。」

因為酒品代表著一個人的人品,酒後失德不僅僅是鬧出笑話這麼簡單,還會讓自己的聲譽受損,不僅在酒桌上無人願意跟自己打交道,下了酒桌自己也會被孤立。

俗話說:「酒是穿腸毒藥。」不僅僅是喝醉會傷身體,更重要的是傷了我們的人品。在觥觴交錯之時,人們就會卸下自己的偽裝,很多平時不易暴露的本性就會在不經意間表現出來。

很多人喝醉之後,就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的能耐,於是隨意對別人許諾,來彰顯自己很有本事。甚至會承諾一些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事後別人來找自己辦事,自己卻無法兌現,這就不是丟了面子而已,敗壞的是自己的人品。所以這種事儘量少做,容易招災惹禍。

喝酒雖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交際,但是自己心裡必須明白,少喝怡情,暴飲傷身,喝醉誤事。俗話說:「好酒莫貪杯,微醺勝買醉。」這才是高明的飲酒境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WhAnWwBvvf6VcSZIJM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