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寧馨兒)
【1974年10月9日】辛德勒小傳:救出1200名猶太人,唯一葬在耶路撒冷的納粹黨人
辛德勒,1908年4月28日生於奧匈帝國蘇台德的一個德國家庭。1924年(16歲),辛德勒因偽造成績,被學校開除,只好去學習機械和汽車駕駛技術。
1928年3月6日(20歲),辛德勒與一位富有的農民女兒結婚。婚後,辛德勒曾進入捷克軍隊服役18個月,為一等兵。
(年輕時的辛德勒)
1931年(23歲),辛德勒進入布拉格的一家銀行工作直至1938年。
1932年(24歲),辛德勒與一個女同學有了外遇,生了一個女兒,一個兒子。
(辛德勒與產生外遇的女同學)
1935年(27歲),身為捷克公民的辛德勒,加入了蘇台德德國黨。
1936年(28歲),辛德勒被納粹德國軍事情報局吸收,成為一名特工,他的主要任務是收集情報,在捷克境內招募間諜。
1938年7月18日(30歲),辛德勒被捷克政府逮捕,但不久根據慕尼黑協定,作為政治犯獲釋,蘇台德地區也根據這一協定於10月7日併入德國。
(《慕尼黑協定》簽訂)
1939年9月1日(31歲),德國閃擊波蘭。加入了納粹黨的辛德勒,奉命進入波蘭搜集情報,並接手一家搪瓷工廠。
1940年1月15日(32歲),辛德勒將工廠更名為「德國搪瓷製品廠」。工廠起初有7名猶太工人和250名非猶太裔波蘭人。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劇照)
為了賺錢,辛德勒開始大量僱傭猶太人。因為自德國占領波蘭後,猶太人的的工資水平要大大低于波蘭人。
1941年秋(33歲),辛德勒開始對工廠進行擴建。這一年,他還因為親吻了一個猶太女孩,違反《紐倫堡法案》,而被拘捕。幸好他的秘書通過辛德勒在納粹黨中的關係網,使他得以獲釋。
1942年4月29日(34歲),辛德勒因在工廠舉行的自己生日聚會上,親吻了一個猶太女子的臉頰而被捕,這次他在監獄裡關了5天。
(《辛德勒名單》中的小女孩)
1943年3月13日(35歲),辛德勒得知納粹準備將剩餘的猶太人送到貝爾賽克滅絕營殺害,及時安排工人留在廠里過夜,救了工人們一命。
4月,距德國搪瓷製品廠僅2.5千米,一個集中營正式運行。這裡的猶太人每天都生活在對死亡的恐懼之中,隨時可能被處決。
辛德勒親眼目睹納粹對猶太人的暴行,決心儘可能多救出一些猶太人。
(納粹集中營)
1944年7月(36歲),蘇聯紅軍節節逼近,納粹決定將該地區的猶太人全部轉移到奧斯威辛集中營。辛德勒通過賄賂和勸說,最終把工人轉移到蘇德台地區一個小鄉村,從而免除了1000名猶太工人被送入毒氣室。
不過,還是有三百多名女工被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辛德勒派秘書從黑市購買食品,送到奧斯維辛,使這些女工在擔驚受怕幾個星期後死裡逃生。
1945年(37歲),隨著蘇聯紅軍的逼近,辛德勒繼續接收了二百多名猶太工人。
5月7日,德國戰敗投降。辛德勒作為納粹黨成員,面臨被以戰犯逮捕和處決的危險。猶太工人們特意準備了一份聲明給他,證明他確實挽救了一些猶太人的生命。
一個猶太人還拔掉了自己的金牙,打造了一枚黃金戒指送給辛德勒,上面刻著「救一人命,如救蒼生」(Whoever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 entire)。
1945年秋(38歲),辛德勒逃亡到巴伐利亞。
1948年(41歲),辛德勒創業失敗,陷入破產。他向美國猶太人委員會,提出補償請求,之後收到了15000美元。
(辛德勒與家人)
1958年(51歲),他再次破產。來自世界各地「辛德勒猶太人」,給予他資助,使他得以繼續生活。1963年(56歲),以色列授予辛德勒「國際義人」稱號。「義人」是指可以升入天國的非猶太人。
1966年(59歲),德國政府授予辛德勒聯邦十字勳章。
(德國總理向死難猶太人下跪)
1974年10月9日,辛德勒逝世,享年67歲。遺體安葬在耶路撒冷的錫安山,他是唯一葬在這裡的納粹黨成員。
1982年,歷史小說《辛德勒的名單》出版。著名導演馬上搶得了電影改編權,1993年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上映。辛德勒的名字從此家喻戶曉。
(辛德勒墓碑)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509篇作品,營員「寧馨兒」的第44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