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廣西台新聞中心
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
近日,廣西東興市人民法院江平法庭對一起名譽權糾紛案進行了一審宣判,法院判決被告人朋友圈發文道歉是這起案件的一大看點,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可謂是「圈裡事圈裡了」。
東興市一女子趙某懷疑老公有婚外情,就將無辜的女子唐某當做擾亂他們夫妻婚姻關係的"小三"。不經查實,趙某就通過微信朋友圈發文辱罵唐某,多次使用了「不要臉的女人」等惡言,並擅自公開唐某的個人照片,導致唐某個人名譽嚴重受損,精神和生活上承受了巨大壓力。
在不堪其擾和交涉無果的情況下,唐某一紙訴狀把趙某告到了東興市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法官認定趙某的行為已經嚴重損害他人名譽權。為了更好地澄清事實還人清白,法院判決被告趙某在微信朋友圈發文向原告唐某道歉,並賠償原告唐某精神損失費3000元。
法官表示,本案的被告在微信朋友圈中多次對原告進行汙衊和侮辱,用語低俗惡劣,其行為侵害了原告名譽權,原告有權要求被告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和賠償精神損失。
法官提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微信作為當下重要的網絡社交平台,其朋友圈功能有較大的傳播擴散作用,使用者在朋友圈中發布的信息應當遵守社會公德,不得突破法律底線,損害他人權益。如果遭受辱罵、詆毀等語言暴力時,受害人也應該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