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網友私信問:孕期產檢的時候,發現胎兒側腦室增寬怎麼辦?是不是胎兒腦積水?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
15年的時候,我的一位同事趙姐懷的二胎,她當時已經34歲了,因為是二胎感覺已經有經驗了,再加上剛買了房子經濟比較緊張,所以孕期產檢就選了一家小醫院,很多檢查都沒有做,等到孕6個月的時候去醫院做檢查,當時小醫院沒有四維彩超的,就做的普通B超,本來以為就是走個過場,結果醫生卻說胎兒不太好,側腦室增寬達到13mm了,可能是腦積水,建議引產。然後她跟老公還有婆婆說了一聲,竟然真的引產了。再後來聽同事說,那個胎兒好像挺健康的,根本不是腦積水。
後來,我懷孕的時候,大約六七個月去醫院產檢,檢查報告上寫著「側腦室增寬11mm」,也是特別擔心,難不成胎兒有問題?醫生竟然說沒事兒,然後給我科普了一下側腦室增寬的一些問題,那時才知道,原來側腦室增寬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並非所有的側腦室增寬都代表胎兒腦積水。
什麼是胎兒側腦室增寬?
懷孕以後,很多 孕婦產檢的時候,都會遭遇「側腦室增寬」,那側腦室增寬到底是什麼呢?對胎兒來說有沒有危險?其實側腦室增寬,是由於胎兒腦脊液循環不暢,滯留在腦內引起。孕期可以通過B超檢查測量胎兒側腦室的寬度,以此得到數據判斷胎兒側腦室增寬情況。
胎兒側腦室增寬很常見,只要不超過10mm都屬於正常,也就是說10mm是側腦室增寬的界限,不超過就沒事兒,如果超過10mm都稱為側腦室增寬,但是增寬情況不同,危險性也不一樣。具體可分為三個標準:10-12mm,輕度側腦室增寬;12-15mm,中度側腦室增寬;超過15mm,重度側腦室增寬。
側腦室增寬有什麼危險?
側腦室增寬的標準不同,危險性也不一樣。側腦室增寬的原因一般有三種:染色體異常,比如21-三體綜合徵等;宮內感染,比如弓形蟲、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等等,宮內感染導致的胎兒側腦室增寬占所有側腦室增寬的1-5%;其他可能的相關原因,比如胎兒神經發育異常;局部占位壓迫等等。不管是哪一種原因導致的側腦室增寬,都可以通過B超清晰的檢查出來,所以懷孕以後,孕婦一定要遵照醫囑定期產檢,以免出現側腦室增寬嚴重但是沒有及時發現,耽誤治療。
那側腦室增寬都有哪些危險呢?側腦室增寬,並不代表胎兒一定是腦積水,只要不超過10mm,就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如果超過10mm,則需要引起重視!
如果只是單純的輕度(10-12mm)或中度側腦室增寬(12-15mm),孕婦不需要太擔心,因為隨著孕期增加,胎兒會自行吸收到正常水平,不會有影響胎兒健康;
如果是重度側腦室增寬(超過15mm),則有可能是腦積水,孕婦必須得遵醫囑定期產檢。由於腦積水一般會伴隨脊柱裂、胼胝體發育不良、後顱窩池增寬等併發症,所以檢查時,一定要跟醫生說上次檢查情況,這次檢查這些部位要著重檢查。如果檢查沒有這些伴隨症狀,腦積水的幾率非常低,孕婦不用擔心;如果伴隨這樣症狀,胎兒確定為腦積水。
如何檢測胎兒是否腦積水?這幾點很重要!
首要,需要明確一點就是,一次檢查沒有發現胎兒腦積水,不代表以後不會發生腦積水,所以孕期檢查必須按照醫囑進行,千萬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愛去不去!
孕中期側腦室的寬度很重要,選擇醫院也很重要!要知道,檢查胎兒側腦室的時候,對醫療設備的要求比較高,畢竟B超檢查的時候灰不溜秋的,如果設備不咋地,醫生經驗不足的話,很可能出現誤診。就拿我那位同事來說,她知道我的檢查結果後,一直懷疑自己選擇的醫院有問題,後來懷孕再也不敢去小醫院了。
孕中期的時候,大排畸檢查一定得做,不管是三維彩超還是四維彩超,選一個做一下,畢竟這種彩超比普通的B超要清晰很多,不管是胎兒側腦室,還是其它部位的檢查,都能更仔細更清晰。如果發現胎兒側腦室增寬比較高,一定要按照醫生要求多次複查才行!
最後,側腦室比率增大也是腦積水的一個有力指標,側腦室比率定義為腦中線側腦室外側壁距離和腦中線距離胎兒顱骨內面的距離之比值。孕期還得多注意胎兒的雙頂徑寬度才行,孕16-32周,如果胎兒的雙頂徑每周增加3mm以上,也可能是腦積水導致的,必須引起重視才行!
綜上所述:孕期胎兒側腦室增寬,並不一定是腦積水,孕婦不要太焦慮,還得飲食營養生活健康,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產檢才行,相信胎兒一定會很健康的!切記,選擇正規醫院檢查,如果在小醫院檢查側腦室增寬嚴重,記得去大醫院複查看看,也許是誤診也不一定呢!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