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及時有效回應社會關切,珠海市於25日上午舉辦珠海市第九場疫情防控工作網絡發布會,介紹我市復工復產工作相關情況。
一起看看發布會的具體內容
01
主持人提問:請問目前各區復工復產的情況如何?有哪些支持舉措?
香洲區副區長龐前聰:香洲區按照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原則,迅速成立區復工復產領導小組,下設工業企業服務、工程建設項目、金融服務、企業用工保障、疫情防控指導等10個專項工作組,統籌全區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發動鎮街、產業園區力量,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目前我區共有企業4.8萬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168家,復工率達63.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67家,復工率達91%,涉及國計民生、防疫物資生產的企業都已全面復工。為保障區內企業順利復工復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向上滑動閱覽
一是宣傳到位。線下組建區黨員先鋒宣講隊對園區外74家大型工業企業進行50場復工前疫情防控知識宣講。全區各相關職能部門和鎮街、園區主動深入一線,宣傳復工復產政策,引導企業填報重點關注類員工健康信息,幫助企業做好防疫防控工作。線上通過香洲復工備案平台督促企業提前做好9大方面對照自查,利用信息發布、視頻會議等為企業答疑解惑。
二是政策到位。及時出台《香洲區關於幫扶企業抗疫情、渡難關、穩發展的若干措施》及發布申報指南,從應急物資生產補貼、民生保障物資供應補貼、經營場所租金扶持、中小微企業金融支持等10個方面,創新推出一批政策措施、配套指南指導企業精準申報補貼,支持我區企業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促進企業儘早復工復產。加快兌現《香洲區鼓勵工業企業做大做強若干措施(試行)》中小升規及《香洲區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實施辦法(試行)》高企百強獎勵,為企業復工復產增加資金支持。編訂《香洲區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編印《香洲區應對疫情支持企業發展政策彙編》,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流程指引,讓企業更加方便了解相關政策,全力支持各類企業迅速有序復工復產。
三是保障到位。我區安排1億元資金,給予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50%的貼息、給予放貸銀行50%風險分擔,切實緩解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協助9家保障城鄉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和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供港供澳的規上工業企業優先復工。統籌省、市重大工程建設項目防疫物資供應,確保省、市重點在建項目全面有序開工復工。統計企業復產用工需求,對接雲南怒江等地區務工人員,出台企業用工保障幫扶政策,補助企業包車接回員工,獎勵勞務派遣機構新聘員工和獎勵企業從高校吸收實習生,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員工返工返崗問題。
四是服務到位。舉辦「香洲科創+」抗疫暖企專題線上分享活動,為企業理清特殊時期的發展思路,切實提升企業面對疫情影響的綜合應對能力。率先上線復工復產備案平台,線上完成備案流程,減少人員聚集,並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隨時響應更新系統,從備案審批制調整為告知承諾制,加快企業復工復產步伐。開通9條復工復產服務熱線,提供電話諮詢服務數千次。
下一步,我區將繼續加大服務力度,進一步協調解決企業和重點建設項目復工復產存在的困難,積極推動復工復產。力爭規上企業3月底前全部復工;重點建設項目2月底前復工率達到60%,3月15日前全部復工,努力實現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橫琴新區黨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楊川:截至2月24日12時,我區復工復產808家企業,占比25.5%,共計23192人。其中,建築工地復工32個,占比15.9%;金融企業復工49家,占比77.8%;澳門企業(澳門投資、跨境辦公、創業谷企業)復工50家,占比45.9%;餐飲食品流通行業復工151家,占比14.3%;商鋪民宿復工132家,占比17.1%;工貿危化企業(含一體化區域)復工51家,占比50%;園區企業(園區、商業樓宇、商貿管理行業企業,含一體化區域)復工343家,占比39.3%。餐飲、交通、零售、醫藥等公共服務行業,正在逐步恢復經營。勵駿龐都廣場部分商鋪、橫琴創意谷園區及國際科創中心園區餐廳、便利店均已正常營業;島內11條公交恢復正常運營。
我區按照「分區分級精確防控,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的要求,在嚴防死守,確保切斷病毒傳染源頭,做實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前提下,積極出台有關扶持政策和措施,全力支持企業安全有序開展復工復產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向上滑動閱覽
政策扶持企業渡難關。一是出台《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幫扶企業共渡難關若干政策措施》,通過對承租區屬國有資產物業從事經營活動的企業減免第一季度租金、物業管理費,補助今年2月份企業承擔的員工社保費,對參與治療技術、藥物研發、檢測技術和醫療設備等方向開展科技協同攻關的企業予以研發費用事後獎補,對有開竣工時限及在建工程延緩工期,鼓勵金融機構對企業給予貸款支持等舉措,為企業減負紓困,減輕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受疫情影響帶來的經營壓力。二是針對我區建築工地較多等情況,印發《關於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支持建築工地復工的通知》,通過簡化復工程序、給予復工補貼、政府出資為復工人員購買新冠肺炎保險、提供篩查服務及物資支持等舉措,全力支持轄區工地儘快復工。
強化聯動做到防控全覆蓋。一是印發《橫琴及一體化區域企業復工工作指引》,為復工復產企業提供員工上班前準備、員工用餐管理、防控安全管理措施、防控跟蹤管理措施四大項34點內容工作指引。督促企業切實落實防控主體責任,做好復工復產備案、返工人員信息排查、防疫物資儲備、重點場所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二是強化社區、企業等部門聯防聯控機制,做好返工人員排查及健康信息採集等工作。三是在全區範圍內推廣應用國家信息中心聯合騰訊推出的「健康碼」,由區防控指揮部負責統籌安排,區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向各工地和企業推廣使用。
推新舉措保障服務不缺位。一是做好復工復產企業防疫物資保障,印發《關於支持復工復產企業一次性口罩的通知》,盡全力保障復工復產企業返工人員口罩需求。二是積極開展「網上辦」「預約辦」,推行「非接觸式」業務辦理服務模式,在減少聚集的同時,便利群眾及時辦理各項業務。三是橫琴新區工商局制定《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幫扶企業共渡難關若干政策措施》,在商事登記、商標註冊、融資審批等方面為企業提供便利服務,支持企業投入防疫藥品用品生產經營,協助企業轉服務、保供給,在事中事後監管方面進行人性化調整,切實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存在的困難。四是提前儲備隔離安置點,全區已儲備3個酒店共計368個房間專門用於集中隔離和管控,同時徵用中建五局在我區新建的板房,購置100張床鋪及床上用品,作為建築工地需要隔離的人員使用。五是將心理危機干預納入我區疫情防控舉措之一,積極開展民眾心理疏導工作,組建心理疏導隊伍並設立24小時諮詢熱線,提供心理健康及醫療諮詢服務。
除上述舉措外,為努力保障企業正常經營,目前我區正在研究制定《橫琴新區中小微企業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擬通過系列措施支持區內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加快發展。
接下來,我區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及省、市的決策和部署,聚焦疫情對經濟運行帶來的衝擊和影響,圍繞做好「六穩」工作,果斷應對、精準施策,千方百計促進我區經濟回穩向好發展。
高新區黨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蘇虎:高新區堅持一手抓復工復產,一手抓疫情防控,出台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政策八條」,設立1億元扶持資金,做到企業有需求、我們必有回應。截至2月24日,已復工復產企業1033家,其中工業企業649家,規上工業50強復工率90%,服務業企業384家,規上服務業20強復工率60%;36個省市重點項目已復工8個,預計2月底復工率60%,3月15日前全部復工。
向上滑動閱覽
一是「你防控、我支持」。全力支持企業抓實抓細疫情防控,編制印發廠區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專門成立廠區工作組,分片區服務實體企業、建築企業和孵化器企業的疫情防控工作。實行網格化服務,經濟部門所有工作人員和國有企業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全部到現場協助企業落實疫情防控。成立8個專項工作小組,指導企業建立人員管控、場地消殺、應急處置等防控機制,對企業來自疫情發生地及防控重點地區的960名員工做到一一排查。為企業發放1萬個口罩等防控物資,接下來將繼續加強在全區統籌調配,保障企業復工復產。
二是「你復工、我獎勵」。將企業復工復產備案改為告知承諾,簡化程序加快企業復工復產。支持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安信納米提前復工,撥付市區兩級550萬元扶持資金,派專人駐點協助解決用工、物資等問題。根據規上企業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產值或營收增幅,分別一次性給予20萬元、50萬元、80萬元不等獎勵資金。
三是「你招工、我補貼」。對重點企業、重點地區的員工組織專車接送;對區內企業接送員工返崗包車費用給予全額補貼。鼓勵勞務中介機構為區內企業引進員工,每家中介機構最高補貼20萬元。
四是「你貸款、我貼息」。給予中小微企業、疫情防控重點企業和區重點企業貸款貼息和風險補償,單個企業最高貼息200萬元,單個企業風險補償最高500萬元。同時,對區內孵化器、加速器的實體經濟企業,實行房租及管理費免收,或按減免租金及管理費總額給予補貼。
五是分片包干打通「最後一公里」。全力確保惠企政策落實落地、及時回應解決企業難題。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新設企業復工復產專項組,落實區領導掛點服務重點企業和園區服務中心分片包干機制,配備企業復工復產聯絡專員,「點對點」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復產所需、所急、所難。加強政策落實督查,對每一項惠企政策、每一個重點企業享受政策的情況進行跟蹤督導,真正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保稅區黨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趙力:保稅區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積極組織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全區復工企業600多家,復工人數近1.6萬人,占園區總人數近8成。其中,園區九成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服務業企業及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均已復工,航空配套、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商貿服務等重點產業、龍頭企業正迅速恢復產能。
例如,區內摩天宇作為我市外貿大戶,發動機維修產出率為正常水平的90%,預計一季度產值接近去年同期水平。麗珠合成製藥公司涉及疫情防控必需的製劑原料,春節提前復工,預計1至2月產值較同期逆勢增長6%左右。跨境區企業通宇物流,承擔了援澳醫用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資的運輸工作,並協助境外同胞及慈善組織辦理防疫物資捐贈回國的貨物入境申報手續。
向上滑動閱覽
在推動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方面,一方面,當好企業「安全員」,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前面。企業疫情防控是復工的第一道安全關卡,我們認真做好「三道加法」嚴防死守。
一是「網格+小組」形成聯防聯控工作合力。劃分保稅區企業、建築工地、跨境區及口岸、北部生活區四個大網格,分別由1名區領導為責任領導,分片包干實施動態監管服務。實行以企業管理者為主體的網格化管理,每一家企業作為一個小網格,由企業負責人、管理層進行管理,並鼓勵企業實行最小化班組作業和管理,形成從企業管理層到車間班組、一線員工的聯防聯控體系。同時,我們加強與北部生活區社區、村委會的信息對接與合作,共同做好員工宿舍管理、重點人員隔離及管理工作。
二是「及早指導+精準服務」確保防控措施落細落實。春節前就通知企業提前做好員工登記及管理工作。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及時發布工作指引,指導園區企業做好防疫物資保障、清潔消殺、宣傳教育等方面復工準備工作。同時,還加強企業員工8小時外管理,發布《保稅區員工8小時以外個人防護守則》,指導企業員工規範行為,做好防護。我們還通過工作小組上門指導、機關黨支部與非公企業黨支部結對督導等形式,為企業提供點對點專業指導意見幫助解決企業存在問題,督促完善企業內部防控措施。
三是「排查檢測+宣傳教育」把人員管理到位。成立黨員幹部、綜治隊員、村民聯防聯控小分隊,對涉重點疫情地區人員開展地毯式排查。建立企業員工健康狀況每日反饋制度。在隔離人員管理方面,按十四天隔離觀察原則,隔離結束前開展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經檢測合格的,方可解除隔離。同時,加強對園區員工的宣傳教育,通過政務平台、企業群、支部群及時發布防控公告及健康防護知識,引導需登記和管控人員主動申報,教育廣大員工做好自我防護。
另一方面,當好企業「服務員」,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實施幹部掛點企業服務制度,聚焦疫情給企業帶來的短期資金壓力、招用工、稅費等問題做好政策支持和服務,降低疫情對企業帶來的影響。如針對企業租金壓力問題,對承租區屬國有物業的中小企業給予免除3個月租金;針對招用工問題,對企業新招用員工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企業招工補貼,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給予穩崗補貼;針對稅費問題,對納稅人因疫情影響納稅確有困難的,依法合理予以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等。為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我們全力支持建築工地復工,按返崗人數給予企業一次性復工獎勵,為建築工地返回的重點人員免費進行新冠肺炎篩查。同時,積極創新辦事方式,提升通關便利化,推行保稅監管零接觸,依託金關二期加貿及保稅監管子系統,對海關監管區內的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業務全面實行網上辦理。
02
主持人提問:請問我市文體旅遊行業復工復產情況如何?文化廣電旅遊部門採取了哪些舉措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王玲萍:為幫助我市旅遊企業積極應對疫情影響,戰疫情、保經營、渡難關,我局啟動「暖企」措施,一手抓復工復產,一手抓疫情防控,多措並舉幫助旅遊企業把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向上滑動閱覽
一是高效推進暫退旅行社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珠海市暫退旅行社部分質保金工作指引》,建立《珠海市暫退旅行社部分質保金情況統計表》及工作檯帳,206家旅行社一個不漏逐一通知到位,迅速展開保證金退返工作。會同金融管理局指導11家質保金銀行,使符合條件的旅遊社能在申請受理後的最短時限內獲得暫退的質保金,防止出現「中梗阻」。推行「不見面」辦理,通過「網上辦」「快遞辦」等靈活辦公方式,採取電話、微信、郵件等多種渠道多方溝通,確保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暫退服務和疫情防控工作兩不誤。從2月7日向全市旅行社印發暫退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通知開始,截至2月24日17時,共收到134家旅行社暫退質保金申請,並已全部審核批覆,合計金額4494萬元。同時已梳理因銀行擔保、停業等原因不退的企業,並做好登記。
二是解決文化旅遊企業疫情防控物資需求。為解決文化旅遊企業疫情防護物資應急需求,我局積極協調幫助企業採購了12.4萬個口罩,並做好登記和跟蹤使用反饋情況。
三是做好疫情期間遊客安置接待工作。為進一步做好酒店防控疫情工作,2月12日我局向各區(功能區)旅遊管理部門及全市星級酒店發出通知,要求疫情期間星級酒店不抬價、不降服務、不收取其它服務費用,確保疫情防控工作一刻不鬆懈。
四是制定《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黨員幹部聯繫服務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方案》,組建10個聯繫企業和項目服務工作隊,每個工作隊負責聯繫服務若干家文化廣電旅遊體育企業或項目,做好宣傳復工復產政策、協助做好疫情防控、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指導企業黨組織履職盡責、穩定企業員工思想堅定信心等工作,在疫情防控和項目復工建設方面給予跟進指導和貼心服務。
接下來,我局將繼續指導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行業做好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工作,為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提供積極保障。
03
主持人提問:請問我市建築行業復工復產情況如何?市住建部門有哪些幫扶舉措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方小勇:我局積極部署房屋市政工程復工復產工作,施工單位向各區住建部門遞交疫情防控承諾書即可復工復產。全市建築面積大於5萬平方米的大中型項目301個,截至2月24日,全市共復工項目171個,其中建築面積大於5萬平方米的大中型項目復工90個。目前我局正全力組織建築工人返崗、牽頭落實建築材料供應渠道和防疫物資籌措等,最大限度減少因新冠肺炎疫情給建築工地復工帶來的影響,力爭在2月底大中型項目復工率達到60%以上,3月底之前復工率達到100%。
2月20日下午,我局召開全市住建系統促進建築工程安全有序復工動員工作會,聽取了部分企業復工復產有關工作及存在的困難,研究制定建築工程復工復產措施,並要求各級住建部門在落實防控措施和員工防護前提下,全力支持企業全面有序復產。重點舉措包括:
向上滑動閱覽
一是實施告知承諾制度。我市房屋市政工程在做好疫情防控及安全生產相關工作的基礎上,填寫復工告知承諾書,經建設、施工單位簽字蓋章後,報屬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即可復工。
二是會同市衛生健康局因時因地對建築工地復工指引進行完善。各企業相應制定內部復工指引,引導員工切實落實防疫措施。
三是積極引導員工有序返崗,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和各區政府優先落實建築施工企業為保障員工到崗所發生費用的補助補貼。
四是社會投資項目的口罩由我局協助市建築業協會統籌購買,或以企業自購、社會募捐等方式進行籌集。政府投資項目的口罩由項目主管部門籌措解決。
五是我局牽頭會同市自然資源等部門協調解決企業砂、石等建築材料供應緊缺問題,解決企業的困難與需求;推進採石場建設;引導企業充分運用網際網路平台方式發布建築材料供需信息,共享供應資源;推動商品混凝土企業2月底前全面開工復產,以滿足各復工項目建設需求。
六是加密主要材料信息價發布頻率。從原來每月發布一次,改為每10天發布一次,使材料價格更加貼近市場價,降低復工企業成本。
七是項目實行網格化管理。加大對建築工人及疫情防控管理人員的宣傳教育,將疫情防控責任落實到各級部門、每個班組、每個宿舍、每個工人,落實工地管控「七個到位」。
八是加強疫情防控指導服務,協調屬地街道、社區配合項目消殺。實行封閉管理,施工作業區、生活區與外界全封閉圍擋,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設立獨立的觀察區,新進場員工與進場已超過14天的員工住宿實行分區管理。
九是優化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系統,與「粵省事」平台實行數據對接,一站式辦理建築工人健康申報、體溫監測、進場前十四天的旅居史信息錄入。
十是依法依規調整工期和費用。積極協調有關各方,對受疫情影響的國有資金投資項目,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合同雙方按照《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不可抗力的規定及合同約定,合理分擔因疫情防控造成的損失,適當順延工期,因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產生的專項費用,由合同雙方確認列入工程造價。
十一是健全審批機制。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提升服務水平,對建設工程招標文件備案、建築工程施工許可等審批事項實行網上限時辦理,實現申請「零跑動」,審批「零見面」。
十二是實施企業信用激勵機制。對於2020年2月29日前和3月15日前,在做好疫情防控及安全生產相關工作的基礎上,恢復正常施工作業的房屋市政工程項目,適當給予施工企業信用加分,並積極協助企業解決疫情期間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
04
主持人提問:當前,我市復工復產企業員工返崗情況如何?人社部門採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做好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工作,維護就業局勢穩定?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勞志偉:我市用工人數2000人以上的企業共有28家,截至2月24日,有26家企業已復工,復工率為92.86%。復工企業中91,555人已返崗,返崗率為74.15%。其中,返崗的外省員工人數51,845人,外省員工返崗占外省員工總人數的58.95%。目前復工企業已成功招到員工500人,用工缺口超過16,000人。全市71家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員工返崗率為79.55%,6家企業反映暫不缺工,其餘65家企業用工缺口為6800人,已成功招到367人。急需緊缺崗位主要包括普工、車工、焊工、操作工等一線生產員工。2019年底,全市製造業企業從業人員總量為41.23萬人,截至2月23日,已開工的製造業企業1118家,用工總人數約35.67萬人,現已返崗員工約23.42萬人,員工返崗率為65.66%。
為全力做好復工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市人社系統採取了以下五項主要措施:
向上滑動閱覽
一、全力保障重點企業復工復產用工。對疫情防控必需、城鄉運行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和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供港供澳以及特殊情況急需復工的相關企業(下簡稱五類企業),指定就業服務專員對接,實行「一企一策」,通過本地挖潛、餘缺調劑、組織見習、協調實習生等,滿足企業階段性用工需求。對本地勞動力難以滿足需求的企業,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通過加強省內東西北地區勞動力開發利用和省際勞務協作,協助企業定向跨區域招聘;支持各區人社部門和相關企業採取包車、專列等方式,接回仍在除湖北、溫州以外地區的員工。對生產、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在疫情防控期間新招用員工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由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或就業補助資金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五類企業成功介紹員工的,可由就業補助資金按每人400元標準給予職業介紹補貼。
二、引導和組織勞動者有序返崗。加強對返崗勞動者的疫情防控,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及時在人社部門官網、官微發布本市關於企業開復工時間的要求,引導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珠返崗。強化與粵東西北地區特別是我市對口幫扶的陽江、茂名地區的勞務合作,通過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及時掌握當地勞動力的就業意願和信息,鼓勵有意願、有能力的勞動力到我市務工。建立信息連結,定期向陽江、茂名等地發布我市人力資源市場需求信息,促進人崗匹配。加強省際勞動力有序輸入供給,與四川、河南、湖南等勞動力輸出大省溝通對接,發布我市重點用工企業崗位信息,協調輸出地通過網站、微信等方式,面向返鄉務工人員開展宣傳引導和組織發動。加大與怒江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怒江州駐珠海勞務服務工作站溝通協調,共同開展勞務輸送合作。協助省外人社部門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發動符合條件的勞動力到我市就業,統一組織輸送並全程做好防疫知識宣傳、政策宣傳和其他相關服務。
三、支持各類企業穩定崗位。對企業(含勞務派遣企業,不含個體工商戶)在疫情防控期間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通知精神,延遲其招用的湖北籍、溫州籍員工(指返鄉回到湖北、溫州的員工)或現仍在湖北、溫州的員工返回企業崗位,自2月5日起至員工正式返崗期間,因此類崗位人員不足而造成困難的,給予企業延遲復工補助。對2月5日起至疫情解除後3個月內,符合條件的企業新招用員工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招用人數每人500元標準給予企業招工補貼,每家企業最高補貼100萬元。鼓勵企業組織職工(含勞務派遣人員)參加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
四、加大援企穩崗政策支持力度。從2月到6月對中小微企業免徵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從2月到4月對大型企業減半徵收;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的政策。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將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裁員率標準放寬到不高於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2019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為5.5%),對參保職工30人(含)以下的企業,裁員率放寬至不超過企業職工總數20%。繼續對不裁員、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實施穩崗返還,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予以返還。對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少裁員的受影響企業,返還標準可按6個月的本市月人均失業保險金和參保職工人數確定。
五、全天候全覆蓋開展線上就業服務。加大網絡招聘服務力度,聯合人力資源機構舉辦「同心戰疫 共克時艱」聯合網絡招聘活動,加強就業崗位信息在線發布和動態更新,加強崗位信息向上歸集共享,通過各類主流媒體提前發布。實現「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引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選擇「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上服務平台」「珠海人社」微信公眾號、郵寄等非接觸式途徑,辦理就業失業登記、就業創業補貼申領等各類公共就業服務事項。對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辦理就業創業補貼等業務的扶持對象,允許延期至疫情解除後3個月內補辦。
05
主持人提問:為了幫助我市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請問我市金融工作系統有何部署?
市金融工作局局長穆竑: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珠海金融系統在做好自身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以赴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向上滑動閱覽
一是強化統籌協調,組織金融機構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及時發出倡議書,號召全市金融機構開通綠色通道,為疫情防控相關的醫療機構、生產企業安排專項信貸額度,對受疫情影響而暫時發生經營困難的企業,要通過信貸重組、減免逾期利息等方式予以支持。召開全市金融機構疫情防控座談會,明確要求金融機構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並通過專設金融產品、幫助企業發債等方式支持企業渡過難關,積極宣傳、主動對接,將國家、省、市有關惠企惠民政策傳導到企業,為疫情防控重點企業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二是強化政策引領,指導金融機構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精準有力的支持。認真研究落實上級政策精神,針對我市企業復工復產的實際需求,制定金融支持措施,從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的信貸投放、鼓勵金融機構發行專項金融債券、支持企業直接融資等方面,為金融支持企業復產復工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指導。同時,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建立健全政策協調機制,確保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三是強化服務意識,協調金融機構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優質金融服務。一方面全市銀行機構積極行動,主動對接疫情防控重點企業,了解企業復工復產的金融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排憂貸、復工貸等抗「疫」專屬產品,為相關企業融資開闢綠色通道、提供充足支持。據不完全統計,我市銀行機構為支持疫情防控,已合計為177戶相關企業審批(或授信)貸款額度30.76億元,已發放貸款6.26億元。此外,銀行機構還積極減免罰息、複利,涉及貸款金額0.73億元;累計為330個客戶辦理還本付息延後服務,涉及貸款金額4.87億元。工商銀行等11家銀行簡化辦事程序,為全市201家旅行社退還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保險的「穩定器」作用,平安財險為我市小微企業員工提供專屬風險保障,幫助小微企業儘快復工復產。全市多家保險機構為參與疫情防控的醫護、疾控等一線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免費提供疫情專屬保險,解除其後顧之憂。
06
珠海傳媒集團記者提問:請問我市目前有哪些支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攻關工作的措施?
市科技創新局局長王雷:我們根據《珠海市人民政府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政策意見》,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於2月11日至2月26日正式啟動我市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應急科技攻關專項項目申報工作。這個申報工作重要分為3大專題。
向上滑動閱覽
專題一是對國家、省立項的配套支持,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項目獲得了科技部、省科技廳該領域專項支持,我們會按照所得支持金額的50%再給予支持,但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專題二是對該領域防治產品、藥品研發產業方面的支持。這一專題主要是支持企業或企業聯合醫療機構開展項目攻關,主要面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急防治研發、生產抗新型冠狀病毒藥品、診斷設備等產品的研發,每個項目支持金額不超過100萬元。
專題三是對該領域技術應用推廣上的支持,單個項目支持金額不超過50萬元。
為了確保項目資金能用在刀刃上,且擴大覆蓋面,我們還設立了條件,比如此次項目不包括已成熟的產品簡單改進、擴產、復產、技術改造的項目,其他已經享受到市級財政支持的項目也不列入在內;對能獲得專題一支持的項目也明確規定不得申報專題二及專題三。但對申報專題二、專題三獲得立項的項目,如果在後面可以獲得國家、省科技部門立項,也將按規定的50%補齊市級資金支持。
07
珠海傳媒集團記者提問:疫情期間,計程車行業營運收入明顯下降,請問珠海市對於計程車行業有沒有什麼幫扶措施?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林粵海:為支持我市中小企業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與企業同舟共濟、共克時艱,2月5日我市印發了《珠海市人民政府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政策意見》,其中就支持巡遊計程車行業渡過難關提出兩點意見:
一是鼓勵巡遊計程車經營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適當減免計程車司機承包費用;
二是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對巡遊計程車行業在疫情防控期間因稅費造成的成本支出予以補助。
為此,我市對巡遊計程車行業採取了以下幫扶措施:
向上滑動閱覽
一是鼓勵巡遊計程車經營者下調駕駛員承包費。雖然自2015年起計程車承包費已不再屬於政府定價目錄範疇,政府部門依法不能強制調整,但我市從疫情防控和維護穩定的大局出發,果斷向巡遊計程車企業、營運牌照持有人發出了減負倡議書,呼籲適度下調駕駛員承包費標準。經多次協調,各巡遊計程車企業同意下調特定時期內的承包費標準。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全國各地對計程車承包費實施臨時調整的城市不多,而這其中屬我市的減負力度較大。
二是減輕企業稅務負擔。根據《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自1月起巡遊計程車企業可免徵因公共運輸業務而產生的增值稅及其附加(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稅、地方教育附加稅),直至財政部、稅務總局通知恢復為止。該項政策的執行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經濟負擔。除此之外,我市正研究出台適度補貼巡遊計程車從業人員個人所得稅的方案。
藉此機會,也請市民朋友們放心,我們將切實維護好計程車行業的健康和穩定發展,努力滿足大家的出行需求,為各行各業復工復產提供堅強的交通運輸保障。
編輯:黃堯婕
來源:珠海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