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涼是有病?這幾大原因需早知!對症調理,這個冬天不怕冷

2019-11-08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

很多人都不喜歡冬天,不僅出門冷,就連坐在辦公室、入睡前都是手腳冰涼的。最近雖有降溫,但也還沒到寒冬,有些人卻已經出現了手腳冰涼的情況,特別是一些女生、老年人。


據統計,在調查1萬名20-50歲的女性中,有60%的女性常感雙腳冰涼。前些日子,一檔相親節目,更是將「女性手腳冰涼」的話題推上了熱搜:

一名身為營養師的媽媽,替兒子相親,找兒媳的第一條原則就是「手腳冰涼的女孩不要」!而原因居然是——手腳涼就是有宮寒,宮寒的女性生男孩會得小腸疝氣,生女孩會營養不良。


先不論宮寒會不會影響後代,可這手腳涼真的就是宮寒嗎?

1,手腳冰涼≠宮寒,也可能是正常現象

「宮寒」其實是中醫的說法,中醫所說的「子宮」與西醫所指的子宮不同,它的範圍要更大些,包括子宮、卵巢等整個生殖系統

而「宮寒」,是子宮寒冷或是子宮缺血,包括手腳、臀部發涼;經期延後、月經量少且黑;痛經;易流產或不孕等症狀。

但為什麼相較於身體的其它部位,手腳的溫度會要更低一些?

人體體表局部溫度的高低主要與局部血流量多少有關。手腳,是我們人體離心臟最遠的地方,是末梢循環,血液供給不是那麼豐富,溫度就會相對低一些。所以,手腳冰涼和宮寒,其實也沒必然的關係。

1,女性手腳比男性偏涼的原因

產熱慢:相較而言,男性體力活動更多,骨骼肌較豐富,外周血流量更大;而女性體力活動較少,外周血流量小骨骼肌顫慄產熱更弱,產熱慢。

脂肪分布:由於雌激素的作用,女性皮下脂肪比男性厚,手和腳的脂肪卻比男性更少,保暖性相對就差!

對溫度變化敏感:女性體內雌激素的含量較高,而雌激素對於體溫的調節有重要作用,因此女性對於溫度的變化更為敏感

2,長期手腳冰涼,可能是疾病在作祟


若只是一般的手腳稍冷,不影響生活,平時注意保暖,多運動即可;但若是已經影響生活,如造成失眠等,則需對症採取措施!

1,疾病因素

有時候,一些疾病也可能引起血運變差,導致手腳冰涼。

心臟問題:心臟泵血能力不足,血液循環出現障礙,手腳又離心臟較遠,供血不足,很容易手腳冰涼。此類人群還容易伴隨頭暈、心慌現象。

甲減:甲減患者由於基礎代謝率下降,機體產熱量顯著降低,因此容易產生手腳冰涼問題。此類人群還可能會出現眼瞼和頰部虛腫、全身皮膚乾燥增厚、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貧血:循環血量不足或血紅素和紅血球偏低也會使手腳冰涼。此類人群還可能會有頭昏、耳鳴、失眠多夢的症狀。

有病治病,病除了,其帶來的不適症狀自然也就消了。

2,「虛」

從中醫的角度看,氣虛、血虛、陽虛患者都容易出現手腳冰涼症狀。

氣虛

【自我判斷】乏力氣短、自汗,活動後症狀加重。

血虛

【自我判斷】唇甲色淡、面白少澤;肌膚乾燥、肢體發麻;頭暈、心悸、失眠多夢、氣短乏力。

血為氣之母,氣賴血以附,血載氣以行。因此氣虛、血虛二者通常會伴隨發生

補氣活血方

藥材:黨參15克、麥冬15克、五味子15克、丹參30克。共同煎煮15分鐘飲用。

藥效:黨參補氣和緩;麥冬養氣陰、潤肺;五味子斂氣;丹參補氣活血。此款藥飲有一定的補氣活血的作用,但高血壓患者不宜飲用。具體請遵醫囑。

陽虛

【自我判斷】畏寒肢冷、神疲氣短、口淡不渴、尿清便溏、面白無華。

陽虛體質的人要溫補陽氣,少吃生冷寒涼的東西;另外我們人體有很多經脈,其中後背的督脈被稱為「陽脈之海」,而打通這條經脈,能有效緩解全身冷、不耐寒的症狀。

通督溫陽飲

藥材:巴戟天10克、補骨脂10克、菟絲子15克、當歸10克、茯苓15克、小茴香6克。

將所有藥材放入容器中,插入一根筷子,在高出藥面1寸的地方做好標記,然後加水至標記處,泡20分鐘可飲。每天1-2泡,連續服用1個月。但具體請遵醫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HSATG4BMH2_cNUg0R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