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商鋪面臨倒閉,年後的藝苑南路,還要多久才能恢復元氣…

2020-05-31     SOHO廣州

原標題:半數商鋪面臨倒閉,年後的藝苑南路,還要多久才能恢復元氣…

從地鐵三號線客村站一出來,穿過熱鬧的珠影星光城、麗影廣場,就晃到了藝苑南路,和隔壁的商業區不同,這裡處處流動著悠閒的市井生活氣息。

三分鐘即達地鐵,樓下擁簇著一整條熱鬧的小吃街,這裡是很多初來廣州打拚的異鄉人落腳的第一站, 僅兩條車道寬的馬路,裝下了無數租客的的青春回憶。

但疫情平復之後,很多商鋪面臨著倒閉,那些熟悉的小店,還在嗎...

疫情之後的藝苑南路,如今怎麼樣了

多少人喜歡藝苑南路,愛這裡的人間煙火氣。印象中的藝苑南路,從白天到黑夜,人流不息。

via. @hym.1

外賣員急促的電鈴聲、腸粉店氤氳的蒸氣、趿著拖鞋悠閒走街串巷的本地居民和一路此起彼伏的微信到帳提醒,組成了這個廣州最有特色的街道。

via. @hym.1

自今年2月份開始,這裡仿佛被按了暫停鍵,疫情之後的藝苑南路,如今怎麼樣了呢?

原本熱鬧的食街,接近一半都關門倒閉

從街頭到巷尾,這條不到1公里的食街,半數都大門緊閉。

捲簾門上紅底白字的旺鋪轉讓,悄無聲息的表述著這條街的蕭條。

忙到腳不沾地的外賣小哥,閒了下來

午後下午茶時刻,本該是奶茶店最忙碌的時間,這條街的陰涼處聚集了一票外賣小哥,懶洋洋的閒聊打發時間。

「最近的單好少哦。」

「是啊,比去年少了一半,賺得也少,今年真難。」

冷清的街道

臨近下班時刻,街上行人漸多起來,但較去年人流量還是明顯少了很多,這還是我印象中的藝苑南路嗎?

熟悉的小店,還在嗎?

以前每天下班路過藝苑南路,都在煩惱晚上翻哪家小吃店的牌子,畢竟住在藝苑南路的人,從不需要做飯。如今街上店鋪空了大半,那些家常味的小店還在嗎?

-金苑海鮮酒家,還在-

老字號金苑海鮮酒家,老廣得閒飲茶的好去處,裝修看著陳舊,出品一直都保持得穩定,自助點餐的模式在如今的廣州是越來越少見到了,儘管受疫情的影響生意並未恢復,卻依然堅挺著。

-潮汕夜豆漿,還在-

潮汕老闆開的深夜豆漿店,進出都是膠己人,招牌的普寧腸粉陪著老客村人度過了一個個安靜長胖的深夜,多少人在這家店看過凌晨2、3點的藝苑南路。

-大王鴨貨,還在-

日常去幫襯的大王鴨貨,每天11點準時新鮮出爐,價格不貴又很適合老廣的口味,幸好它還在。

-石磨腸粉,還在-

占據街頭最好 位置的石磨腸粉店,平日裡往來最多的就是隔壁珠影的員工,不需要走太遠就能吃到乾淨美味的腸粉,這成了他們固定的員工食堂。

-順壽司,還在-

夾縫中生存的袖珍mini壽司店,細數在藝苑南路也屹立不倒做了五六年,壽司從最開始1.5蚊到今天,幾乎沒太漲價,依舊很抵吃。

-這些飲品店,還在-

-黨公,搬了-

這條路上年頭最久的黨公甜品鋪,一碗平靚正的五色豆花是街坊公認的夏日消暑神器,疫情之後,搬到了街頭新址,新環境雖然不如舊店有韻味,好在豆花的味道並沒變,前去打卡的小夥伴注意不要撲空了。

這次重走藝苑南路,並未見到熟悉的老面孔缽仔糕、老桂林米粉,就連周記乳鴿皇、林林牛雜、小野壽司,怡園燒味餐廳,早在年前就逐漸淡出了這條宵夜江湖,有些店,錯過了就很難再遇見了...

別抹掉,藝苑南路的煙火氣

在藝苑南路,隨時隨地都能發現廣州最真實接地氣的一面。20年間,多少高樓平地而起,這裡依舊如故,老舊的居民樓被風雨侵蝕,街道斑駁出歲月的痕跡。

主街生機勃勃,但逐漸深入到巷尾,這裡又是另一片安靜祥和。午後,只聽得見縫紉機工作的嗤嗤聲,一方小天地里擠下了露天菜攤、飼料店、改衣鋪。

重遊藝苑南路,這的馬路依舊不太寬,路過垃圾場時味道依舊不可描述,但 時間會過濾掉不好的東西,留下的都是美好回憶。

抬頭就能望到的廣州塔,是多少棲身於此外鄉人夢想的縮影啊。

相信用不了多久,這條 街道就能逐漸恢復元氣,等空置的店鋪陸續入駐新的店家,藝苑南路的煙火氣又能重新回來了...

「今日話題」

在藝苑南路

你留下了哪些特殊回憶

歡迎評論下方留言告訴我

文 | 小張兒

圖 | SOHO攝影部、@hym.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E4gbHIBd4Bm1__YDZ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