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萬背後的「銀幕之殤」

2021-05-04     一起拍電影

原標題:18萬背後的「銀幕之殤」

作者 / 呂世明

沒想到,五一最出圈的電影熱搜,竟然是一場破壞事件。

五一期間,東莞一家影城在某部影片映後發生了不和諧的一幕,一名兒童對正在播映片尾字幕的銀幕連續踹五腳,造成了銀幕局部損壞(且無法修復),影城此次損失和傳言的18萬相差不大。

經南方都市報信息披露,在多方調查後,5月3日11時許,民警聯繫上涉事兒童的監護人,公安機關正積極引導影院和兒童監護人雙方通過法律程序妥善解決問題,事件還在進一步處理中。

強調觀影秩序和文明觀影已經很久了,現階段在電影院內吸煙&吐痰已經基本杜絕,但仍然有很多不文明的觀影行為屢次發生,不過如此」粗暴破壞「的仍然是少數。

18萬即便對於現在的小康家庭而言,也不是一筆小數目,無疑這可能是內地最昂貴的一次家庭在電影院的支出,但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

那麼如果賠付金額真達到18萬,熊孩子和他的家長到底冤不冤?

內地影城在全面升級,

但未能帶動其他方面提高

之所以這次熊孩子的連環五腳能夠引起一定的轟動,更多原因在於某些媒體所披露的所謂賠付金額,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達到一定數額的賠償一般都要走一個賠付金額的認定程序,甚至會涉及到一些民事賠償的程序,很難在短時間內就敲定賠付金額。

對於從業者和一些了解影城的朋友而言,大家都知道目前影城的銀幕價格已經比早年間有大幅度的提升,現階段幾乎所有影城都配備了全3D放映環境,幾乎所有的銀幕都造價不菲的「金屬幕」,動輒幾萬、十幾萬、幾十萬都是常態。

《一秒鐘》表現藏在銀幕後的觀眾

不久前上映的張藝謀影片《懸崖之上》中有一個情節,觀眾在觀看影片之時,會有一部分觀眾因為銀幕前的座位已滿,而坐到銀幕後面去。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大部分國內的銀幕可能都只是幾塊質量還不錯的白布縫合到一起的。

但現在電影放映技術日新月異,高增益的金屬幕用更好的反射效果和更高的對比銳利度取得了更全面的市場占有率。其實在膠片時代,一塊效果不錯的傳統慢反射幕布,其價格同樣不菲,只不過在最初金屬幕普及初期,產能和各方面供需關係導致早期價格虛高,現在是金屬幕價格逐步趨於平穩的階段。

從各種軟硬體條件上來看,內地目前在全面的升級,同時設備的國產程度也在進一步提高,設備的整合性&創新性都開始在世界範圍內領先,雖然在核心技術上、以及一些尖端產品上有差距,但憑藉更好的市場基礎,也會讓這些差距在供需方面取得平衡。

不過設備的提升並未帶來相應服務的提升,同時對於觀眾而言,評判一個影城優劣的很大程度仍舊是銀幕的大小和外部裝修是否考究,對於一些基本的技術環節往往容易忽略,影城的服務質量也並未對比之前有更顯著的提升。

影城新建成本提高,

銀幕損壞損失巨大

這次事發地東莞壹洲影城是一家中型影城,有7個影廳1010個座位,被熊孩子波及的是該影城3號杜比全景聲巨幕廳,銀幕是目前國內較流行的巨幕配置,目前重新部署一塊的綜合費用不會低於15萬,加上更換期間所產生的票房損失,十八萬並不算多。

東莞壹洲影城在該地並不是一家具備絕對競爭力的影城,在東莞地區去年排名59,今年暫時排名31,整體的票房產出並不算特別理想,2020年票房僅為148萬,今年到目前為止票房為214萬。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在東莞地區一家類似體量的影城,投資費用肯定不菲,千餘座位加一塊非IMAX巨幕的影城,投資數百萬很平常,特別是在寸土寸金的東莞地區,房租和人工費都要比國內地區地區更高。

雖然目前被破損的影廳仍然在正常放映,但該影城的不知是否受到事件的影響,這兩天上座率持續低迷,這對於剛剛開業,希望在五一檔期獲得一定票房收益的他們,也是一場不小的打擊。

從某點評APP上可以看到,該影城是去年國慶節後開業,到現在可能才剛剛半年有餘,算是一家剛剛過了磨合期的影城,設備各方面逐步進入到最佳狀態,如果有好的營銷策略,在今年暑期檔和未來的國慶檔,都應該有不錯的票房收益。

對於本次破損,由於該影城是一家准新影城,不存在折舊的問題。只不過新影城的收益和票房很難在短時間內有顯著提升,因此來看,目前僅牽扯到銀幕的更換費用,其他一些誤工和票房分擔理論上都還可以有商討的餘地。

其實對於影城自身而言,在面對來來往往的顧客時,影城都會處於相對被動的局面,儘管現階段影城都會做到無死角的監控,但大部分影城都會因為人工費用的問題對員工做相應裁員,很難有影城可以保證每次散場都有足夠的員工對影廳進行疏導工作,能做到的大體都是在春節和國慶這些檔期,更別提一些影城日常白天場次僅有幾名觀眾的情況下。

從影城自身的經營來看,員工巡廳的目的更多還是要維持正常的放映秩序和有效的疏導觀眾,很少會顧忌和想到有觀眾會破壞影城的公共設施,畢竟在其他公共場所,也會出現一些所謂的熊孩子破壞行為,這些問題很難用人工的方式去發現和阻止。

被劃傷的IMAX巨幕

不過問題一旦出現,無論是對於公共場所還是影城內外,所能造成的損失都是巨大且難以在第一時間彌補的,近幾年在影廳內也是屢屢出現觀眾觸碰&打擊銀幕的事件,甚至有觀眾將無人機帶入到影廳內劃傷IMAX銀幕,所造成的損失要比這次熊孩子的十幾萬更加巨大。

完善影城保險制度,

建立不良觀眾黑名單

截止到今年五一前,內地影城數量超一萬三千家,銀幕數量也超過七萬五千塊,就整體而言,出現問題和被觀眾有意&無意破壞的只是在極小的一部分,甚至一些細小的瑕疵基本上都不會影響到影城後續的正常放映。

相比影城其他的放映設備,可能銀幕是觀眾唯一能夠親手接觸到的設備,像放映機、伺服器和其他一些軟硬體設備,普通觀眾根本無法了解和接觸到,即便是一些發燒友和熱心觀眾,想了解這些設備也是非常困難的。

除了一些「素質教育」的遺忘者,大部分觀眾之所以去觸碰銀幕更多還是出於好奇,畢竟大部分家庭內是不具備放映銀幕和相關設備,電影院對於大家仍然是一個很神秘的場所,大家都希望通過在電影院的親身經歷去了解他。

對於犯錯的熊孩子和其監護人的相應懲戒是必不可少的,也許現在他花費十餘萬,但對於整個家庭和孩子,以及看到該新聞的其他家庭,都是一次良好的教育,不僅僅在電影院,其他一些公共場所和文化古蹟,大家也都要學會只看不觸碰。

在5月3日,電影《追龍擒虎》的片方,也發一封「慰問信」給予影城,畢竟在今年五一檔《懸崖之上》和《你的婚禮》上座率情況更好,但兩廣地區的影城和觀眾更多支持「港片」,這也算片方處於同業夥伴相互幫助一種表示吧。

現在去探討和指責當事人疏於對孩子的教育不利已經於事無補,近年來幾次針對銀幕的「破壞」行為要麼是無意,要麼是突發的,很難將這些問題和危機扼殺到搖籃和萌芽里,還是要想到一些規則的改變和通過建立相應的法規和政策對一些苗頭做出預警。

針對內地一些公共設備設施國內已經有保險公司有相應的保險措施,包括IMAX公司也對自己的所有銀幕都有保險政策,畢竟上百萬的銀幕一旦破損,影城方面的損失是巨大的,同時保險公司也會對中小影城的公共設備有相應的服務支持。

同時對於觀眾而言,就好像有乘客在乘坐交通工具時有違規行為會被列入黑名單並對其徵信有一定影響一樣,對於違規的影迷也應該採用該措施,同時也要納入到其個人的一些在公共行為方面的懲戒,通過規則方面的調整,勢必會對於一大部分觀眾形成足夠有利的制約因素。

幾年前有很多觀眾會偷偷摸摸的把影城3D眼鏡帶回家,但伴隨家庭3D電影的被淘汰,現階段幾乎很少還有觀眾會把電影院的3D眼鏡攜帶回家,行業的調整進步和規則方面的改變,肯定會影響到觀眾的消費習慣和個人行為,這些趨勢同樣也會作用到影迷個人素質的逐步提高。

相對前兩年一部分影城銀幕的被破壞,今年這次如果能夠讓一部分觀眾對於影院設施更加愛護,能夠出現一些更利於影城長期運營和設備維護更新的舉措,那麼熊孩子這幾腳的作用,也就凸顯出來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BwZOnkBMMueE88vVgh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