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凌志
雖然在電腦上讀譜很麻煩,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祖甘存找到了。烔煬小學的前身,1907年開辦的公立育德初等小學堂,三個創始人祖樹和、祖清來、祖甘存,終於湊齊了。
今年初,我在巢湖文化人楊禮國先生的著作《井巷牡丹》中發現,烔煬河橋東村百歲老人楊紹英是祖甘存的兒媳,遂於元月8日專程前往拜訪。老人雖然頭腦清楚,但聽力不行,她80多歲的女兒祖榮秀幫我用小黑板與老人交流,但幾乎是無功而返。所以也堅定了我要尋找祖氏家譜的決心,曾經往返周祖、老祖等村許多次,最近終於在烔煬鎮中學唐平老師的幫助下,找到了完整的祖氏家譜。
祖甘存的名字叫祖蔭南,難怪我開始在譜中尋找不到,直到逐篇逐字細讀時才發現。祖蔭南,邑庠生,字甘存,生於1872年10月,卒於1941年9月。祖氏家譜中關於祖甘存的記載很簡單,無法獲取更多的信息。
譜敘中找到一篇祖甘存寫他父親祖清和的序文,勉強可以看出他的身世經歷。祖甘存在《先府君行述》中說,其父自幼隨祖父讀,光緒二年祖父去世後開始在鄉塾教學並自學,院試經古文第一卻正場(八股文?)被黜,鬱悶成疾,27歲卒。祖甘存十餘歲從叔父祖清來讀,叔父經常以其父故事激勵他,他苦讀十餘年,遂獲青衿(秀才)。此後,祖甘存便「惟皆兒輩讀書以圖進益」。說白了,也就是開個設私塾,收來求學的孩子,也教自己的孩子。烔煬區志里,有祖甘存辦私塾的記載,正好互相印證。
祖甘存有4男2女6個子女,長子祖三慰,字少存,生於1895年,卒年失考,葬於湖北通山縣。次子祖三祝,字幼存,號山竹,生於1900年,卒年失考。祖山竹國立武昌師範大學畢業,曾任安徽省立蚌埠職業中學校長、監察院監察區浙贛監察使署總務科長、閩台監察使署秘書兼任台灣辦事處主任。祖榮秀老人說他是中共早期黨員,後來自動脫黨。三子祖三益早夭。
四子祖三銓,字澗泉,號山泉,生於1914年,卒於1996年。其元配楊紹英,生於1915年7月3日(民國四年乙卯五月二十一日亥時),今已104歲。祖山泉與楊紹英1933年結婚,1934年育有一女,即現在侍奉在楊紹英身邊的祖榮秀。祖榮秀告訴我,他父親畢業於國立安徽大學數學系,1938年與唐家咀村的方原、沙流輝以及丁姓青年一起去了延安抗大,解放後先在大連工作,後在國家統計局基本建設司司長任上退休。
祖山泉1938年離開烔煬河沒再回來,並在外重新組建家庭,與老家失聯,而楊紹英老人則一直獨身,守著祖氏老屋至今。女兒祖榮秀抗美援朝時入伍,最後在東北瀋陽汽車製造廠退休,2012年就回到老娘身邊盡孝,80多歲女兒侍奉100多歲老娘,在家鄉傳為佳話。
己亥四月廿五,2019年5月29日於合肥
最憶是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