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1期文化產業評論
後疫情時期,為進一步刺激消費,政府大批量投資各類文旅項目, 在全球旅遊投資平均增速低於5%的當下,直至2019年底,我國旅遊投資總體保持兩位數增長,最高接近30%。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追求過快的投資速度,項目質量必將受到影響。綠地成群、網紅扎堆、盲目投資、運營缺位、景點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層出不窮。在國際國內雙循環作用下,我國文旅投資究竟該如何調整?未來國內文旅投資又會呈現出怎樣的發展趨勢?請跟隨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一起來了解一下!
作者 |王笑宇(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特聘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旅遊經濟學博士後研究員。長期負責大型旅遊集團的戰略投資、產品研發及一線運營實操工作,代表作《中產階層旅遊》)
編輯 | 董婧
來源 | 笑宇觀
正文共計9767字 | 預計閱讀時間25分鐘
文旅市場合理的投資行為,應當基於對社會消費需求的洞悉,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與時代需要。當前,在逆全球化浪潮翻湧、貿易保護主義盛行、民粹主義抬頭、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等背景下,世界社會經濟將逐步陷入長期停滯狀態,而同時受到衝擊的中國經濟發展,其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的驅動力,尤以消費存在巨大的挖潛機會。其中,高質量文旅市場的消費、投資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考諸目前經濟社會的階段性特點,反觀當前文旅市場的投資狀況,有系列問題需要深思,即面對產品升級、消費分層與市場細化,文旅市場投資還存在融投項目錯配、資產屬性不清、投資專業性不足、政策支持待完善等問題,我們急需在聚焦用戶細分需求、提升專業投資能力、組織融投適配的投融資行為、完善相關制度保障等方面進行合理化的改進。
法國科爾馬紅酒主題小鎮
新鮮血液暗藏的不安因素
我國文化旅遊市場的階段性特徵與發展趨勢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逐步進入雙循環的大環境及後工業消費型社會發展階段,我國的文化旅遊市場體現出諸多階段性特徵。參考日本、韓國等後髮型國家發展歷史,其休閒旅遊業發展在上世紀70、80年代的後高速發展時期,具備高質量觀光與休閒度假市場快速發展、文化旅遊市場消費分層及消費升級等諸多特點。我國文旅市場目前仍存在觀光為主、休閒為輔,功能居多、體驗缺乏,美景很多、文化稀薄的現象。但同時,也在向品質觀光化與主題休閒度假化,功能提升與體驗多元,文化主題IP引領等方面轉型,具體包括:
一是 需求側體現出需求分層、理性消費、主題多元等趨勢。
隨著我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中等收入群體已達4億(1),中產階層在2億人左右(2)。根據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發展經驗,中產階層相對於大眾階層,在文化旅遊消費方面具有引領作用,其需求存在基礎功能型與高級主題體驗需求的分層發展趨勢,前者與大眾階層具有共性特徵,後者為中產階層獨有iii。
其一,需求分層、消費細化。具體表現為基礎功能型產品品質提升與主題文化體驗的多元細化需求。在功能需求方面,大眾與中產階層皆對文化旅遊產品的安全、衛生、舒適性、性價比等基礎功能型消費有更高要求,即圍繞「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等文化旅遊產品的基礎功能提出更高標準。 例如,更安全的住宿條件、更衛生的餐飲標準、更舒適的床品、更高效的服務等。
在主題體驗需求多元細化方面,根據日韓等國發展歷史,在後高速發展期,中產階層將分化出主題多元的體驗型文化旅遊需求,即圍繞審美、教育、社交、場景浸入等多元細分的需求,例如唯美的景觀、寓教於樂的休閒旅遊場景、維繫社交的互動活動、沉浸式的視聽體驗等。
其二,理性消費,口紅效應。偏好都市休閒與近郊休閒度假市場。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宏觀經濟增速從2014年起逐漸趨緩,即由高速發展向中低速發展轉變,且中低速發展階段將持續較長時間。同時,隨著逆全球化、民粹主義、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等黑天鵝事件頻發以及全球經濟增長趨緩甚至停滯,對就業穩定、收入保障及消費預期造成極大影響。
在經濟發展趨勢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當下,大眾消費者與中產階層在休閒旅遊消費方面,體現了口紅式碎片化消費與理性消費的趨勢:一邊是碎片化的口紅休閒消費,即大眾消費者在休閒旅遊消費方面的人均消費降低、消費項目碎片化及從眾型消費盛行;另一邊是,中產階層的消費將在滿足性價比的基礎上,消費更加趨向理性謹慎,即圍繞都市休閒、近郊度假,多元化理性消費。即在總體預算控制的情況下,縮減出境或長途大額消費,增加基於城市圈的市內休閒和郊區微度假消費。
後髮型經濟體的高速、中低速發展期典型數據
圖片來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統計局,wind
其三,多元主題文化體驗需求漸成趨勢。參考日本上世紀70年代進入後高速發展階段歷史,其追求幸福與樂趣生活的文化旅遊消費觀念漸成主流,也誕生出了冰雪、運動、康養、濱水、工業、博物館等系列主題文化旅遊需求。日本的60、70年代的人均過夜消費分別為1.66萬日元、3.94萬日元,增長了2.34倍。
觀察國內近年的消費趨勢也可以判斷,我國的多元主體文化體驗需求正在逐漸爆發,加上疫情等因素,諸多如都市休閒、康養度假、運動休閒、鄉村旅遊等主題體驗型需求將加速釋放。
二是 供給側體現出產品分層、市場下沉、文化IP引領資產賦能轉化等新趨勢。
其一,文旅產品分層,功能型產品品質提升與主題文化體驗多元。一方面,功能型產品品質提升、效率提高。市場主體針對存量產品的安全、衛生、舒適性等基礎功能型要素進行品質提升改造,諸如經濟型酒店升級為中端酒店,在床品、沐浴、早餐及服務方面,提高其品質與效率。以上現象在文化商業綜合體、鄉村度假村、旅遊景區等均有體現(4)。
另一方面,文旅體驗產品主題多元、市場細分。企業在滿足基礎功能型需求的產品研發後,更多地關注主題體驗要素及細分市場,諸如博物館沉浸式體驗、文化商業綜合體消費、運動休閒旅遊、研學旅遊等諸多主題體驗型文化旅遊產品。以上產品都圍繞主題文化,讓用戶在審美、教育、娛樂、社交等方面進行深度體驗,如尼山聖境的「明禮」體驗課程、開元森泊的系列親子拓展內容等。
杭州開元森泊
其二,消費市場下沉,消費升級將存在品質提升與市場細分的產品藍海。文旅市場開發將圍繞都市圈及目的地,向二線、三線等市場下沉。隨著核心都市圈的居民收入不斷提升、文旅消費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以及雲南、貴州等諸多旅遊目的地不斷成熟,其文旅消費市場將向周邊二、三線及以下市場不斷下沉。
在這一下沉市場,將複製一線城市的發展經驗,即消費分層、品質提升、主題多元。 其特點是,圍繞都市圈,發展都市文化休閒和周邊小城市的近郊度假;圍繞旅遊目的地,展開系列主題線路串聯的小城市特色線路和主題度假。
一方面,根據歐美發展經驗,都市圈周圍的小城市將發展出差異化的文旅消費產品和本地休閒度假市場。諸如在東京周邊,圍繞輕井澤、箱根等小城市的系列婚慶、溫泉等不同主題,開發主題休閒度假產品,進而形成了消費市場的下沉; 另一方面,針對旅遊目的地城市,也將圍繞核心區域,不斷向周邊小城市延展、下沉主題文化旅遊消費市場。例如,圍繞香格里拉的中甸大環線途徑川南特色度假小城市,以及環貴陽的龍里、都勻等系列體育旅遊度假城市等。
其三,文旅自主品牌研發及場景化運營將引領資產賦能轉化新趨勢。文化IP助力品牌成長,引領主題休閒旅遊場景化消費,隨著收入水平提高、教育素質提升、社會群體細分,我國文化旅遊消費者在滿足功能型物質需要的基礎上,逐漸誕生出多元的主題文化體驗需求,而引領多元休閒旅遊體驗產品的主題文化IP打造的文旅品牌逐漸變為市場稀缺資源。
這一類文化IP具有幾個特徵:首先,需要大眾認知度高且具有一定傳播效應;其次,需要擁有其智慧財產權及商業運營權;再次,需要圍繞其系統打造文化旅遊消費場景;最後,「國潮」漸成趨勢,即基於本國文化IP研發的文旅品牌產品將受市場關注。
文旅市場投資現狀及問題
在全球旅遊投資平均增速低於5%的當下,直至2019年底,我國旅遊投資總體保持兩位數增長,最高接近30%。如此高增長率的文旅投資,大部分用在了綠地項目(即新建綜合投資開發項目)等固定資產投資方面。關注了速度,極易忽略質量。目前,我國文旅投資市場存在供需錯配、融投錯位、模式不清等問題,具體而言:
2019年我國各類旅遊投融資項目規模
圖片來源:《2019文旅產業投融資報告》
一是供需錯配,盲目投機和追逐風口現象頻發。
遍觀我國近3萬家存量景區景點,總體上以觀光型和功能型產品居多,休閒體驗較少,前者占比超過80%,且多存在功能居多、體驗較少,美景很多、文化稀薄的現象。伴隨中產階層的崛起,人民對審美體驗、知識獲取、文化消費、互動參與等精神文化體驗需求逐漸增多,當下市場上文化主題體驗型產品不足問題日漸凸顯。 而目前新增文旅投資中,多為綠地項目與網紅項目,即綠地成群、網紅扎堆,存在明顯的供需錯配現象。
在綠地項目投資方面,存在地產驅動、投資盲目、運營缺位現象。根據《2019中國文旅產業投融資報告》數據顯示,在全國總體文旅投資市場規模1.78萬億元的項目中,文旅綜合體和文旅小鎮占比90.34%,平均項目投資額80億元。 目前暴雷的項目也多以文旅綜合體和文旅小鎮等綠地項目為主,其影響甚為深遠,這與投資主體的地產屬性不無關係,僅在文旅特色小鎮投資領域,在已披露的91個簽約或已開工的項目中,地產企業占總投資金額7295.96億元的60%。
目前,在已投項目中頻頻發生暴雷項目中,文旅綜合體與旅遊小鎮居多,如銅官窯古鎮、海鹽六旗主題小鎮等,其構成多為主題遊樂吸引、商街餐飲組合、度假酒店及一定規模的本地或異地住宅配套,他們已經成為標配, 多以功能型產品堆砌為主,載體同質化嚴重,文化解讀匱乏。
銅官窯古鎮
圖片來源:古鎮官方微信
根據日本經驗,其在70年代末發起的大規模綠地投資,如度假區開發計劃,大多以失敗告終。反而是,跟隨時代變遷,不斷疊代生長的日本箱根溫泉、輕井澤度假,美國峽谷農場、法國科爾馬葡萄酒小鎮等,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進化演變出溫泉度假、婚慶度假、康養度假、葡萄酒與皮具工業旅遊等諸多項目。
造成我國綠地項目盲目投資的 表層原因,是政府立項的招大引強、大幹快上思維,房企圈地的快速開發、地產去化思維,旅企的搶占資源、流量變現思維; 深層因素,是市場供需錯配、政府引導失策、機構投資盲目、企業運營缺位。
在網紅項目投資方面,存在網紅產品扎堆,專業機構缺位現象。部分旅遊企業的投資簡單粗暴,模仿抄襲成風。同時,供應商完善的山寨」產業「體系,使市場更加混亂不堪。
以玻璃棧道為例,根據《中國新聞周刊》數據,截止2019年,全國在短短几年內共建設了超過2000條玻璃棧道。而動輒投資數千萬、過億的玻璃棧道,在扎堆建成後,一方面很快形成審美疲勞,另一方面因行業管理因素大都停業或半停業,損失慘重。 而諸多此類網紅項目投資體量大、建設周期長、對環境造成永久影響,之前的立項簡單粗暴。
三亞亞龍灣網紅玻璃棧橋
造成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企業短視忽視市場真正需求,專業投融資機構缺位,項目資產屬性及相關手續不健全、IP研發及專利保護制度待完善。
二是融投錯位,缺乏支持項目發展的適配資金。
目前,我國大部分文旅項目的融資渠道較為狹窄,多以債務融資為主。這與我國整體企業的融資環境、文旅項目的資產屬性及相關項目商業模式有關,具體包括:
其一,股權融資受限,文旅企業缺乏持續融資途徑。以美國的企業融資方式為例,其全部企業的股權融資占整體融資市場比例的70%,而我國所有企業的股權融資僅為總體融資額的10%。目前,我國除少量文旅企業可以在二級市場進行股權融資外,大部分企業的股權融資都需要在一級市場運作。
一方面,一級市場缺乏文旅領域的投資專業機構,即文旅市場投資主體中,包含地方政府、文旅相關企業、投資機構及個人,其中機構投資者在中國文旅市場上目前屬於缺位狀態,尤其是聚焦項目早期孵化的創投機構。
因為有限合夥投資者,即LP(Limit Partner)基金的資金屬性受限、資產屬性不明確、商業模式不清晰、產品模型非標準化、退出通道不清晰等諸多原因,導致缺乏專業的文旅項目投資機構參與項目投資,尤其是缺乏項早期天使基金類創投機構參與文旅項目的孵化和培育。
另一方面,一級市場缺少適合的融資途徑與股權投資產品。這既是因為綠地項目周期長,缺少適配資金,又是因為,目前國內大多數文旅項目缺乏明確的退出通道,無法實現「募、投、管、退」的投資全周期運行。
根據科技部2020年5月份發布的《我國創業投資統計報告》數據,我國投資機構退出渠道中,企業回購占比為39.2%,實際就是明股實債的債務融資。而同期的美國投資機構退出渠道中,則主要以併購和IPO為主。另外,諸如房地產信託產品Reits的分散股權投資產品,在國際上已經是文旅項目的主要投資手段之一,但因受限於國內文旅項目資產確權及持續營收保障等相關政策原因,一直未能在文旅市場真正開展。
其二,債權融資難度大,挑戰項目持續發展。我國的文旅企業由於土地、設備設施等經營資產確權問題,其債務融資的條件相對於地產等企業也更為苛刻。
目前,文旅企業開展最多的債權融資,多為房產或土地資產抵押或索道、交通及運營設施的融資租賃,以及依託經營收入的ABS,即資產證券化,甚至部分基金公司,通過」抽屜「協議的回購條款,進行明股實債投資。但以上幾種債權融資方式,或因貸款條件苛刻,使用途徑受限;或因利息高企,短債長投造成企業運營危機;或因收益與產品鎖定,影響企業長期的運營優化,都不是長效解決企業融資發展困境的有效途徑。
其三,短債長投頻頻,造成文旅企業運營失衡。融資手段決定投資方式,這一恆古不變的道理在前一階段的高速投資市場中並未體現。在前期暴雷的重慶龍門陣主題樂園、河北狼牙山景區,明顯就是因為通過短債長投的方式,盲目擴張、追逐網紅項目,最終導致資金鍊斷裂。這一方式,在社會經濟上行及市場併購活躍期,存在錯位投機的機會,但是在經濟趨緩及融資緊縮的背景下,則明顯是自殺行為。
河北狼牙山景區
國內諸多旅遊景區、文旅項目的這類短債長投行為,大多是未經系統策劃、經濟測算的盲目投資擴建或拓展行為。但是,一旦項目判斷失誤,預期收入及過橋資金不能覆蓋利息成本及到付本金,很容易形成資金鍊斷裂及企業破產。
三是投資邏輯不清,導致文旅投資市場難以形成良性循環。
文旅市場投資,歸其本源是錨定市場、尋找項目、看清模式、賦能增值、合理退出的資本運作循環。在當前的文旅投資市場中,往往追逐表層投資熱點,忽視深層市場需求,盲盒熱了投盲盒、沉浸式體驗館熱了投沉浸式體驗設備,缺乏對市場需求的理解與商業創新的探尋。
一邊是環境變化,消費演變。在中產崛起、民族自信、消費理性、市場下沉的當下,人們推崇主題文化體驗類消費,即對主題文化體驗中的教育、審美、社交、互動等體驗要素,勝過網紅爆款刺激類產品;人民喜愛基於本土文化提煉演化出的IP化主題場景再造,勝過國外品牌IP衍生的產品直接複製;消費者更加理性追求功能消費的性價比與體驗內容的適當溢價,而不再盲從於所謂國際品牌;過往的精品戰略不僅僅存在於一線市場,三線、四線下沉市場也更需要精耕細作。
這也是為何地中海俱樂部、開元森泊等互動體驗式度假村一房難求,國產哪吒、青蛇傳等動漫電影火爆,追求性價比的優客創品快速上市,拼多多市值超過京東且推出質量保證機制。
另一邊是符合潮流,模式進化。在以上的市場演化背景下,仍然追求盲從於一時熱點或既往經驗的投資行為,將很快會被市場淘汰。諸如盲從於一時的網紅爆款,忽視主題體驗;盲從於國際品牌IP衍生品,忽視本土文化提煉的IP及衍生經濟;忽視功能型基礎產品的性價比,盲目追求文化體驗內容溢價;偷工減料簡單複製一線產品至下沉市場;以上都是投資的自殺行為,是沒有看清形勢、沒有了解需求、沒有認清商業模式本質變化的盲目投資。
科學理性的投資就是在以上幾個消費分層、文化自信、理性消費、下沉市場中,尋找合理的商業模式,以期能夠在產品分層滿足需求、文化IP衍生內容溢價與粉絲經濟、質優價廉規模化銷售、下沉市場搶占優質客群方面,在對客產品、聚客渠道及支持服務等方面,尋找新機會、投資新項目。
應對策略及文旅投資的新趨勢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環境,將對文旅市場投資帶來諸多影響。具體言之,因社會經濟增速放緩、國際出入境消費受阻、國內偶發性疫情影響等因素,圍繞都市文化休閒空間、近郊度假項目、存量資產的IP場景化改造提升及舊有項目的轉型升級將存在巨大的投資機會。同時,疫情控制較好,國際商貿合作較順暢的區域間國際文旅消費市場也將逐步恢復,帶來投資機會。
具體言之,未來的投資趨勢,將存在於促進國內文旅消費市場升級、科技賦能傳統文化IP數字化及場景化消費、消費市場下沉、存量資產轉化、科技支持傳統渠道及服務線上化轉型方面,而圍繞以上要素的融資及投資模式變化,以及投資、併購及資產重組等行為將在未來逐漸加速。
一是關注功能型消費與體驗消費的品質升級與體驗細化需求,投資解決消費痛點的文旅項目。
功能型消費品質提升與主題文化體驗細化,將是下一階段的投資方向。時下我國中等收入群體數量超過4億,中產階層約2億人左右,正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隨著其消費需求演化,文旅產品的消費痛點也正在發生變化,即一邊是圍繞功能型消費,滿足安全、衛生、舒適性、性價比;另一邊圍繞主題體驗型消費,滿足審美、社交、教育、場景化等。而尼山聖境、金陵小鎮等諸多主題文旅綜合體,地中海俱樂部、開元森泊主題度假村等產品,不外是針對以上需求及產品痛點的分層化產品。
尼山聖境
因此,投資機構在篩選標的項目時,一定要在功能滿足與體驗創新兩方面篩選項目,判斷其是否在解決功能型產品需求的痛點後,提升了主體體驗型需求。在解決根本需求問題之上,才是資產確權、現金流、利潤率、商業模式創新、產品模式複製等問題。
二是關注本土文化IP、品牌創新,投資具備場景化整合能力的IP、品牌資源。
民族文化IP及品牌,將部分取代全球文化IP及國際品牌。根據先發國家發展經驗,在社會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實力的增強,國民的文化自信與本土文化消費必將快速提升,這一現象在年輕消費群體中尤甚(5)。這一現象,從近年來我國優質國產電影、動漫的火爆可以一窺端倪。
因此,在下一階段,針對年輕新中產階層,投資具備場景化整合和產品化落地的文化IP和品牌資源,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具體言之,即圍繞動漫、電影、小說、KOL(6)孵化內容等文化IP的場景空間策劃、要素組合與文旅消費產品落地,將成為投資重點,即文旅投資產品的場景化消費、內容化運營。
三是藉助文化IP與科技賦能實現存量資產轉化及傳統渠道、服務線上化
在存量資產轉化方面,存量傳統商業資產與爛尾文旅項目,急需通過文旅IP、科技賦能,轉化存量資產。近年高速的市場發展與文旅投資,孵化了諸如拈花灣、開元森泊、烏鎮等一批優質項目,但也遺留了不少的問題資產。
一方面,投資機構可以聯手運營機構, 通過文旅IP與科技產品,賦能傳統物業空間,打造主題化場景與系列消費產品。例如,利於科技賦能將經典畫作、動畫,通過光影等手段,實現日游沉浸展、夜遊光影秀,或是利用文化IP場景化改造舊有的物理空間,使之場景化並適用於不同的文旅消費生活方式場景。通過基礎的功能提升與主題多元細化體驗,激活存量資產,提升產品吸引力與消費潛力;另一方面, 通過政策突破,實現原有項目的經營性資產與非經營性資產分割,並對前者實施資產證券化改造,完善退出路徑。
在傳統渠道及服務線上化方面,不存在轉化及提升的路徑,只有孵化和投資的機會。因為兩者屬於不同時代、不同客群及不同消費場景的產物。曾幾何時,用戶訂旅遊套餐、景區門票、酒店住宿,不再依託於OTA,而是在線上社區瀏覽評論後直接下單,即社群化互動、場景化購買。
隨著年輕群體逐漸成為消費主力人群,新興中產階層的崛起,這一關注社群口碑、可見即可買的查詢、消費方式以及受短視頻、社區互動營銷影響的旅遊消費模式,逐漸成為主流。投資以上垂直社群、購買場景線上渠道及相關技術支持企業,將成為下一階段的投資趨勢。
四是抓住國內文旅消費市場下沉及區域國際間資產價格窪地的機會窗口,投資機構應快速布局
一方面,圍繞都市圈及旅遊目的地周邊的下沉市場消費潛力巨大,文旅投資應提早布局。根據CEIC(7)調查及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消費者占全國的七成以上。同時,三線及以下城市和農村的「小鎮青年」理財人數年增長14.13%,高於一二線3.34%的負增長,消費潛力巨大(8)。在這方面,近年方特主題樂園在全國三線城市的快速拓展,以及拼多多小鎮包圍城市的極速擴張,可以明確佐證這一趨勢。文旅投資企業要抓住這一趨勢,將一線城市的成功經驗,結合」小鎮中產「的消費升級需求與注重性價比等特點,迅速布局這一市場。
另一方面,圍繞區域間疫情控制較好、商貿交往較順暢的國際旅遊目的地市場的核心資產存在價值窪地,諸如受疫情影響的旅遊目的地酒店、度假村資產,相關交通運輸線路資產,壟斷性牌照資產等,存在投資機會。這既是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政策,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消費投資抓手。
五是融資與投資機構一體化,鼓勵市場併購重組
其一,融資與投資的機構一體化,以及投資機構細分專業化,將是解決文旅市場融資難與投資難的一個有效途徑。一方面,通過主要基金出資人組建更為專業的基金管理團隊,其價值理念、商業邏輯等、更為一致,降低融資成本、提升投資效率;另一方面,通過投資機構細分專業化,更為聚焦未來的細分市場及早期市場。除目的地項目外,在渠道、技術支持、內容支持等文旅市場,創新型企業多為小微企業,但針對其的投資機構卻嚴重缺位。
根據科技部數據,我國投資種子期的基金僅占整體投資市場的10.9%,文旅種子基金占比更少,而美國種子期基金市場占比基本為20%甚至更高。
其二,鼓勵投資機構開展併購重組,激活市場自身活力。在我國從高速旅遊發展向高質量旅遊發展的轉型過程中,也是行業併購、優勝劣汰的時期。好資源未必是好資產,好資產未必高效運營。建議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在融資、監管、稅收等方面,針對高質量旅遊發展的市場化併購、資源整合、資產重組工作給予積極支持,旨在激發資本市場活力,調節市場資源配置。讓市場去調節市場,讓行業去優化行業,讓產品去創新產品。
文旅投資,前路漫漫,道阻且長,我國高質量文旅消費市場的發展、培育與壯大,離不開高質量文旅市場的投資創新、融資創新、產品創新與模式創新。堅信基於需求側14億消費群體的廣大市場,供給側系列文旅產品的高質量轉型升級,我國的文旅投資必將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作者簡介:
王笑宇: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特聘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旅遊經濟學博士後研究員。長期負責大型旅遊集團的戰略投資、產品研發及一線運營實操工作,代表作《中產階層旅遊》。
相關參考文獻:
(1)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於2020年1月21日,在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公布
(2)[J]李春玲,《中等收入群體與中間階層的概念定義——社會學與經濟學取向的比較,《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6年第一期
(3)[M]王笑宇,《中產階層旅遊——中外旅遊目的地案例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1月,P26-27
(4)[J]王笑宇,《我國中產階層旅遊需求研究》,《旅遊論壇》,2017年第四期
(5)[J]王笑宇,《日本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戰略及對我國的啟示——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為視角》,《行政管理改革》,2020第六期
(6)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
(7)CEIC:香港環亞數據信息有限公司
(8)數據來源:人大金融學院,《網際網路理財與消費升級研究報告》,2020年9月
話題互動
你對我國文旅投資的發展怎麼看?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
主題搜索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行業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申請轉載/加入研習社
請加小助理微信號:whcy00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