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這個職業,已經變得越來越「全能」,除了要帶領學校做好市場招生和教務教學工作之外,還要對學校的整體運營及員工情況進行關注和管理,但在我們辦學的過程中,依然還是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在發生,打的我們措手不及,甚至讓機構在一夜之間不復存在。
校長們在辦學中究竟會遇到哪些風險,又面臨著多大壓力?
為什麼會有機構一夜之間跑路不見了蹤影?
為什麼說不大不小的機構最危險?
為什麼一位教師的離職能讓一家機構面臨倒閉?
17年教培行業經驗的程攻老師,為大家分享在辦學這條路上會出現哪些讓人措不及防的「坑」,以及踩到坑之後我們如何能最快速有效的解決問題。
1
不了解這個行業的人,總以為我們賺錢很容易
其實很多學校前兩年都只是現金流看上去還不錯,但財務真正算下來都是虧損的,後期雖然會有一些盈利,但又要趕快發展分校,否則老師們會覺得沒有成長空間、規模太小、人員太少,連內部都成問題,就更不要說招生和服務了。
最近兩年更是政策頻出,我們如果對教育培訓機構的法律風險防控意識不足,那一定會導致糾紛頻發,如果不加以重視和及時規避,一旦風險出現,後果往往是我們難以控制的,會給校長、管理者和從業者帶來巨大的,甚至是顛覆性的災難。
2
讓機構「死」的最快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
培訓機構最怕出現的問題,也是讓機構「死」的最快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我常說:安全生產無小事。一個機構可能就因為這一次安全事故,導致最終倒閉。尤其在遇到一些特殊的事件,特殊的學生家長或員工時,我們更應該知道要如何去做,而不是一味的被對方牽著鼻子走,平白無故損失了財產。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在前幾年,我們在一次外出活動中,一位同學在從台階上往下跳時,落地沒有站穩,下意識用手扶了一下地,導致手部骨折。但當時孩子並沒有感到任何不適,老師去詢問情況,他也說沒有問題,一點都不疼,並且馬上又投入到遊玩活動中,老師們也就沒有太過在意,但晚上孩子發現自己的手有些腫了,家長就找到學校,說孩子的手已經骨折了,我們當時就陪同家長、孩子一起去醫院進行治療。
在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的整個過程當中,家長的態度都很惡劣,甚至破口大罵。我們從頭到尾一直都協助孩子進行治療,承擔所有責任和醫療費用,後續也到訪家中多次,所提的各種要求也一一滿足,包括免費上門為孩子進行課程輔導,在飲食上也出資照顧孩子幫助其身體恢復,為孩子買新衣服、褲子等等。當孩子的手治好後,家長又一次到學校來,要求機構賠償近十萬元,但我們並沒有與家長達成一致。卻沒想到在這之後家長每天來學校三次,每次都將我們學校的大門鎖死,影響正常營業。
基於家長這樣的舉動,我們選擇了報警,民警也給我們進行了相應的調解,暫時先將孩子的學費退掉,協商好等一年之後確保孩子受傷的手沒有任何後遺症之後再議。
本以為這件事就這樣告一段落,但一年之後家長再次來到學校,依然一天來學校三次,在每個放學的時間將大門鎖死。於是我又一次到派出所,請民警來解決問題,而民警這一次給我的答案是:我就應該按照家長的要求進行賠償。民警在整個過程中並沒有按照正常程序去解決問題,而是直接給了我這樣的答案。
所以,後續我也沒有再去派出所解決這件事,而是到市公安局去告這位民警遇到糾紛案件時不作為。程攻教育是正規的企事業單位,當有人一天來堵我們三次門時,已經影響了我們的正常營業,這也嚴重的觸犯了治安處罰法,甚至可以進行治安拘留。在此之後,公安局給這位民警下發了通知,他這才開始依法處理案件,告知家長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家長便沒有來過學校了。
但還是依然不依不饒的要求賠償,揚言要去教育局告我們。我把事情的前因後果一五一十的上報給教育局,整個事件過程中的錄音證據、視頻證據均有留底,都可進一步查明。教育局在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後,建議家長直接去法院。
但他們卻並不願意,家長其實只想通過鬧事破壞我們機構的品牌形象,讓我不得不給到他們想要的賠償,而如果去法院按照程序處理的話,可能根本拿不到錢,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的來學校鬧。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把所有的證據都做足,如果家長持續鬧事,那我也可以跟這種有不良目的,想要敲詐勒索的人「死磕」到底。
最後家長還是不依不饒的將我們告上法院,我甚至連律師都沒有請,自己拿著所有的證據去為機構做辯護。最終的結果是,我們賠償家長一個月的務工費2514元,其他所有的賠償要求全部被駁回。最終他們算上承擔的訴訟費,拿到手的錢連1500元都沒有。這件事到此才真正得以解決。
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一定要承擔,但也要學會用法律和心理戰維權,變被動為主動。當出現了安全事故時,一定要先看清楚情況,不要被對方牽制,也不要怕對方鬧事,因為法律會公平、公正的為我們解決問題。
來源:校寶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