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如何做到半年為企業減稅近750億元

2019-08-20     中國企業報

近年來江西推出了政務服務移動平台「贛服通」,全省有4千多個高頻事項都可以通過「贛服通」實現掌上辦理,此外還有90多種電子證照已經存到手機里,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贛服通」的開通只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舉措之一。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全力推進「放管服」改革,致力打造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的「四最」營商環境。

開展「五型」政府建設

8月19日,國新辦舉行「感恩奮進再出發描繪江西新畫卷」發布會。中共江西省委副書記、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長易煉紅在會上介紹,

去年,按照中央關於加強幹部隊伍建設的部署,按照省委要求,在全省政府系統開展了「五型」政府建設,就是要把政府建設成為忠誠型、創新型、擔當型、服務型、過硬型的政府,目的是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政府系統幹部,以此來進一步提升政府系統的理解力、執行力、創造力和公信力。

為確保「五型」政府建設落到實處,取得讓人民群眾能夠感受到的、滿意的成效,突出問題導向,去年10月在全省廣泛徵集摸排出了449個影響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突出困難和問題,現在449個突出問題中已經解決了383個,到本月底,剩下的66個也將全部辦理完結。

在「五型」政府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上率下。首先是省級層面政府要帶頭,省政府的班子成員帶頭,省政府各部門帶頭。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在449個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有314個問題是由省級層面政府協調解決。

易煉紅強調,省政府也注重開門搞「五型」政府建設,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搭建了「五型」政府建設的社會監督平台,聘請了50位社會監督員。今年上半年,通過社會監督平台收集到的各類意見建議有7460條,轉辦、交辦了其中的有效意見建議3286條,目前回復了2540條,回復率為77.2%;聘請的社會監督員共提出建議30條,已經辦結23條,剩下的7條也正在辦理當中。此外,還將「五型」政府建設的情況納入了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綜合考評體系。

持續激發市場活力

江西紮實推進了「最多跑一次」「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等改革。截至目前,省、市、縣三級「最多跑一次」事項占依申請類事項的比例分別達到了80.54%、74%和65%,省級網上「一窗受理」事項達到了93.4%。

江西是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市、縣、鄉四級實體辦事大廳延時錯時預約服務全覆蓋的省份,江西致力於打造一年365天「天天不打烊」的政務服務。今年以來,全省在非工作日為企業和群眾辦理的事項達134萬件,平均每天有2萬人直接享受到了這項改革帶來的便捷。同時,江西持續深化簡政放權,省本級行政許可事項精簡率達到了73%,其他行政權力事項精簡率達到82.5%;企業註冊登記時間壓縮到了3個工作日,一般不動產登記、抵押登記的辦理時間分別壓縮到了5個工作日和2個工作日。

此外,江西還積極創新監管方式,實現了「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全覆蓋,而且成為了全國首個採用信息化平台來開展省、市、縣三級「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省份。

近年來,江西持續開展「萬名幹部入萬企」行動,領導幹部帶頭深入全省100個園區、企業調研幫扶。在廣泛調研後,江西梳理出449個亟待解決的「痛點」,涵蓋減稅降費、融資、物流等多方面,逐一破解。

江西分四次出台152條降成本措施,包括大幅減免符合條件的產業稅款;全面取消土地登記費、房屋登記費等收費項目;全面降低政府定價管理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近三年累計為企業減負3020億元,其中2018年為企業減負1330億元,減負成效明顯。據悉,今年上半年全省為企業減稅近750億元,是全國降成本效果最好的省份之一。

易煉紅表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所以,江西下一步還將持續開展營商環境對標提升十大行動,把江西打造成為政務服務企業和群眾滿意度最高的省份。

打造內陸雙向開放新高地

作為融入世界、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江西深入實施大開放戰略,主動把對接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全力打造內陸雙向開放新高地,重點做到六個對接:

一是加強通道對接。主要是加快鐵路、公路、航空、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對接。特別是大力推進昌贛、贛深高鐵建設,這條高鐵建起來以後就是大京九,從南昌到深圳三個多小時就到了,深圳到香港就很近了。南昌到贛州的高鐵今年年底就通了,贛州到深圳的高鐵在2021年年底或者2022年初基本就可以通了。這些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我們要和粵港澳大灣區緊密連接。同時,還積極發展海鐵聯運、多式聯運,無縫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

二是加強產業對接。瞄準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製造產業集群和國際金融樞紐建設,積極承接新興產業轉移和布局,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產業協作區。

三是加強科技對接。積極對接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不斷提升江西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

四是加強平台對接。高水準辦好贛港會、贛深會,複製推廣廣東自貿區經驗,推進各類開發區結對合作,依託香港、澳門地區「引進來」「走出去」,全面參與共建「一帶一路」。

五是加強功能對接。深化關檢全面融合,推動江西與廣州、深圳等地通關一體化建設,實現與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間貨物一次通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六是加強市場對接。充分發揮我省綠色生態優勢和粵港澳大灣區市場需求優勢,著力建設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綠色有機農產品供應基地和生態康養旅遊後花園。

大力發展航空產業

江西是我國航空工業的搖籃,中國第一架飛機就在江西。江西航空產業有良好的基礎,是全國唯一一個既有直升機螺旋翼、固定翼研發和製造的省份。現在把航空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這是江西的航空夢。

一是著力加快產業集聚,努力讓航空產業大起來。大力推進南昌航空城和景德鎮直升機研發生產基地建設,引進培育一批航空企業集聚發展,南昌、景德鎮被列為國家首批通航產業綜合示範區。全省航空產業連續以20%的增長速度在發展,今年預計可達千億元。

二是搭建創新平台,努力讓航空研發強起來。全國首個省局共建的民用航空江西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正式掛牌運營,建立了全國首個低空空域管理暨通航飛行服務院士工作站,加強通用航空、應急救援技術裝備及大飛機先進復合材料研發。

三是狠抓項目建設,努力讓飛機飛起來。「江西快線」獲得了135部載客類經營許可證和運行許可,現在正常飛南昌到贛州,這是定線航班,有時可臨時申請,還可以往其他地方飛。中國商飛生產試飛中心也在江西落戶,國產ARJ21、C919飛機在瑤湖機場成功轉場,並開展了常態化試飛,多個飛機整機製造項目在江西成功落地。

四是發揮資源優勢,努力讓航空之城興起來。充分發揮南昌航空城和景德鎮直升機研發製造優勢,推動航空產業發展與教育培訓、文化交流、產品技術展示等深度融合,著力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特色航空城和航空小鎮。

五是深化開放合作,努力讓航空市場旺起來。「初教-6」飛機成為全國首款軍轉民飛機,「通航+旅遊」「通航+運動」等通航服務新業態正在蓬勃發展。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南昌)通航適航審定發展論壇。11月份還將舉辦首屆南昌飛行大會。

《中國企業報》匠心推出:《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每周一期,適合地方政府、園區管委會、企業、投資機構等單位訂閱。歡迎電話、郵件或微信諮詢。

【周刊介紹】

《中國企業報》是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管主辦,以企業和企業家為報道對象的中央級媒體,是國務院國資委系統最重要的新聞信息平台,是服務地方經濟、產業園區招商、特色小鎮建設和企業經營發展服務的專業型智庫型融媒體。

《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是《中國企業報》旗下的電子出版物,由《中國企業報》專業團隊編輯出版,通過對國內外營商環境信息的全面搜索和長期跟蹤,對營商環境信息分門別類提煉匯總,為政府部門、企業和機構提供「最新、最重要、最全面、最有價值」的營商環境動態信息。《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適合地方政府、園區管委會、企業、投資機構等單位訂閱。

【內容特點】

《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的內容分為【調研】【政策】【訪談】【案列】四大板塊,內容廣泛、信息豐富、具有深度。

《調研》欄目,即時呈現由《中國企業報》集團組織的34個調研組在全國100個地市、近1000個縣區和園區採訪調研和產業服務的最新成果;

《政策》欄目,分為宏觀政策和地方政策。宏觀政策層面,邀請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深入解讀國家各部委發布的有關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的政策。地方政策層面,及時梳理全國各省、市、區以及園區有關營商環境的相關政策信息,並根據用戶需求,再細分為投資環境、發展環境、人才環境、政務環境、環保環境和法治環境等多個專題,實行定製化服務;

《訪談》欄目,地市、司局級以上領導和知名專家關於營商環境的講話、演講和訪談;

《案例》欄目,以園區招商、小鎮建設為切入點,及時報道各地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包括政府服務、管理、人才、稅收等方面。

周刊不僅提供PDF文件,還將為訂戶提供豐富的音頻、視頻形式的內容。

《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每年訂閱價格9800元(自訂閱日起,一整年。比如今年7月2日-明年7月1日)。每周一期,全年約50期,每期約100頁(A4),以PDF形式發送給單位郵箱或指定微信

提供在周刊中添加單位定製名稱和LOGO的服務,適合以單位名義直接快印成紙質版分發至各科室,也可通過手機閱讀。

—— —— 訂戶權益 —— ——融媒體周刊一經訂閱,訂閱單位即享有如下權益:

1、贈送同期《中國企業報》紙質版一份。

2、融媒體周刊不定期免費刊登訂閱單位介紹及企業動態信息。

3、訂閱單位可不定期向融媒體周刊供稿,周刊編輯部根據稿件質量擇優刊登,並選擇優秀稿件在《中國企業報》全媒體進行刊發報道。以上稿件一經採用,按相應標準給予稿酬。

4、訂閱單位有權免費參加由《中國企業報》舉辦的各種沙龍、論壇等會議活動,並優先推薦參與《中國企業報》舉辦的各種評選及榜單發布。

5、訂閱單位在《中國企業報》上發布廣告,享有優惠政策。

訂閱熱線

010-68735713,68701052

聯繫人:康女士,劉先生

郵箱:zhiku@zqcn.com.cn

【匯款信息】

單位名稱:《中國企業報》股份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華夏銀行北京車公莊支行

單位帳號:10282000000248270

融媒體周刊訂閱

----------------------------------

本文系《中國企業報》綜合報道。編輯:米果。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台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信息、分享知識為已任。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3_csGwBvvf6VcSZV0f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