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0萬!創造拍賣紀錄,它憑什麼?

2019-07-01     紫砂壺記

縱觀紫砂拍賣作品之最,唯有顧景舟與陳鳴遠分列榜首。最貴花器和最貴圓器屬顧景舟,而最貴方器則屬陳鳴遠的傳香壺。


陳鳴遠制 傳香壺 成交價3450萬元人民幣


2016年保利華誼秋拍,陳鳴遠的傳香壺,以345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刷新了陳鳴遠作品的拍賣紀錄,同時也成為世界最貴紫砂方壺。

為什麼它這麼貴?

01

流傳有序可考


藏家最關心的事永遠是壺的真偽,而紫砂的斷代與鑑別一直是個難題。如一把壺流傳有序,且有明確的來源可考,一定是拍賣會上的加分項。

傳香壺最早的收藏記錄是,清末民初的收藏大家項季翰。他為所藏紫砂作品留有拓片,集成《砂器拓影集》,傳香壺就收錄其中。


傳香壺墨拓


後傳香壺又經輾轉到了台灣,1989年曾展覽於國立歷史博物館「明清宜興茶壺精品展」。

此後,又經台灣大收藏家王度先生與萬泰銀行先後遞藏。

02

圓非圓又方非方


陳鳴遠所作方壺,傳世共有四把,傳香壺是其中一把。其它三把方壺全部敦實厚重、寓圓為方或化圓為方。

唯有這把傳香壺,壺呈方斗式,造型簡約,上寬下窄,俊秀挺拔。


陳鳴遠制 傳香壺


壺身、蓋、鈕、流、把與足之四角皆作凹筋。短彎流之弧形曲線巧妙而流暢,恰到好處,與四方形的壺把成圓與方造型的對話。




陳鳴遠制 傳香壺


傳香壺圓非圓又方非方,是陳鳴遠創作於藝術高峰之盛年,融古鑄今而創新的方壺,更是真正創發出個人風格之傑作。

03

陳鳴遠手刻


陳鳴遠開創了壺體鐫刻詩銘作裝飾,署款以刻名和印章並用,中國傳統繪畫書法裝飾藝術,與紫砂製作工藝相結合,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在此壺上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傳香壺並不大,盈盈一手可握。底鐫有「令我胸中書傳香」、「鳴遠」行書刻銘與款識,以及「陳鳴遠」、「壺隱」陽刻篆書印款。


陳鳴遠為太學生出身。明、清國子監俗稱太學,本是古代最高學府與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太學生就是在太學讀書的生員,也是最高級的生員。

太學生受過較為嚴格的基礎訓練,陳鳴遠的學識修養與當時一般制壺藝人相較,自然更高出一籌。

令我胸中書傳香,語出宋代文學家黃庭堅著名的詠茶詩《謝送碾壑源揀芽》。

搜攪十年燈火讀,令我胸中書傳香。


陳鳴遠以此詩句自銘其壺,不僅展現了他深厚的學識與涵養,也流露出他對自己壺藝的自信。

在紫砂歷史上,陳鳴遠是公認的制壺大師,且技藝最為全面,各種紫砂器物無所不能,無所不精。他上承明代精萃,承繼供春與時大彬的紫砂正統地位,下啟清代新局,影響深遠。

陳鳴遠傳世之壺本就不多,方壺更是寥寥。傳香壺無論是工還是形,或是文化內涵都是其中佼佼者。拍出3450萬元的高價,物當所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w1-X2wBUcHTFCnfcBL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