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公寓5》終於道歉了,但並不是對《老友記》和《生活大爆炸》。
無論你喜歡還是討厭它,都必須承認:《愛情公寓》是十年來唯一能引爆熱搜的國產情景喜劇。
但這部承載了粉絲十年情懷也承受了十年質疑的最後的情景喜劇爆款,正在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情懷失靈和口碑坍塌。
我說的不是原創爭議,這種質疑一直都在。可在過去十年的質疑聲里,該劇第一季至第四季的豆瓣評分依然沒下過7分:2009年的《愛情公寓》第一季評分7.9;第二季評分7.9;第三季評分7.3;2014年的第四季評分7.2,評價人數8.3萬。
而第五季豆瓣開分只有4.5,目前升至4.9。從豆瓣、微博、知乎、虎撲等多個平台的評價來看,吐槽之聲此起彼伏。
不要說路人觀眾,哪怕是帶著十年情懷感動濾鏡的老粉,對這部劇的失望都相當明顯,新角色人設、老角色缺席,以及無窮無盡的印度電影式歌舞,都令老粉的不滿在彈幕上一次次爆發,加上之前的原創爭議再度泛起,《愛情公寓5》一時之間成為燙手山芋。
雪上加霜的是,新一季第八集中的圖畫被指「借鑑」up主老番茄的作品。
劇組很快承認了,聲稱這次是因為監管不力導致了錯誤使用,向「老番茄先生」道歉,並表示會連夜修改這部分的內容。
但道歉又引發更多的漣漪,現在網民要求劇方也應該跟兩部美劇經典《老友記》和《生活大爆炸》道歉。
作為承載十年情懷經典劇的最終季,該劇登場時熱度曾直線超過《大明風華》《精英律師》《錦衣之下》《慶餘年》等熱播劇,在所有影視劇中排名首位。然而目前為止該劇熱搜登頂的兩個話題分別是:#愛情公寓5#和#愛情公寓道歉#。
被質疑並不出奇,但問題是:為什麼該劇最終季才迎來口碑坍塌?該劇曾經做對了什麼,現在又做錯了什麼?這個經典IP怎麼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而國產情景喜劇,還有明天嗎?
《愛情公寓5》做錯了什麼?
2009年8月,一部講述公寓里一群俊男靚女相愛相殺的情景喜劇紅遍全國。
10年時間,《愛情公寓》已經走到了第五季,此前該劇導演公開表示,這就是最終季,從那一刻起,這個在一代年輕人、現在也許已經是中年人心中堪比80後《鄉村愛情故事》的劇集,就自帶一個閃閃發光的爆款密碼——情懷。
實際上自2014年《愛情公寓4》播出後,不少觀眾便期待著《愛情公寓5》的消息。直到2018年9月,該劇才出現在8月份的電視劇備案中。此後間隔一年正式殺青,並定檔2020年,幾經改檔之後,觀眾期待值更是飆到最高。
然而高期待換來的是巨大的失望。
關於《愛情公寓5》最集中的兩個劇粉內部的指責是「新人太尬」、「老人缺席」。
說到底,《愛5》所引起的「民憤」只能說明這一季離核心觀眾的心理預期有點遠。
在最終篇中,前四部作品中大部分角色實際上基本到齊,包括婁藝瀟、李佳航、孫藝洲、李金銘4位原班人馬,但又新增了張一鐸、成果、萬籽麟等幾位新面孔。
而關谷、悠悠、展博、宛瑜四位主角均缺席,此外,作為前四季「靈魂人物」的曾小賢在第五季中只是客串,劇情說他被發配到了阿拉善,實際原因應該是他和劇組簽的檔期非常有限,以至於婁藝瀟本季主要的情感戲都是對著手機螢幕演的。
網友說到:缺少這幾個犯渾搞笑的角色,請問還是原來內味嗎?
的確不是了。
填充了大量新人的第五季,這一次試圖把新人故事講得更精彩,但顯然沒有獲得大多數老粉的認可。
跟觀眾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勢沒太大關係,重點是新加入的角色沒能與原班人馬完全融合就算了,新角色的人設以及新一季的寶萊塢歌舞劇風也成為觀眾特別在意的點。
尤其是新加的角色趙海棠,成為本季歌舞擔當,能用唱的絕不用說的。
這個畫風實在太震撼我了,直奔印度歌舞片而去,關鍵是唱的還不好聽。結果是「趙海棠別唱了」被刷上熱搜。
但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對情懷的運用。
從一開始《愛5》就非常懂的地在前四季的片頭曲上「做手腳」,將十年前角色稚嫩的照片與2020年的角色做對比,又在第一集末尾插入《愛的回歸線》,妥妥地情懷牌,表面看,這張牌打得很奏效。
但第五季口碑坍塌的根本也在濫用情懷身上。
在第五季開播之前,2018年,掛著《愛情公寓》名字的盜墓大電影正式上映,首日票房勇破3億,最終取得5.55億票房,已經消耗了一波劇粉的情懷。
而當《愛5》再次啟動之後,最讓我失望的還不是好笑不好笑的問題,而是情懷的虛擲。
《愛情公寓》里的三對感情線一直是系列故事的核心和基礎。不管是曾小賢搖擺在胡一菲和諾瀾之間,還是小姨媽和關谷,抑或呂子喬和美嘉的拉鋸,都是支撐觀眾追劇的動力。
結果最終季呢?劇情衝突靠什麼撐?主演都變客串了情感怎麼鋪陳啊?算啦,搞搞快進吧。
於是第一集吃飯,吃著吃著美嘉輕描淡寫地宣布:我懷孕了 醫生不讓我吃油膩的。
而一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子喬,從猶豫抗拒到下定決心結婚,只用了一首歌的時間。
第五季之所以有這麼高的熱度不僅在於前四季積累的熱度,還在於第四季留下了幾個巨坑:曾小賢和胡一菲的感情,小姨媽的婚前體檢報告被偷偷撕掉一頁,美嘉懷孕等等, 而第五季的辦法是好像解數學題一樣直接告訴觀眾答案:
一菲和曾小賢領證了,呂小布坦然踏入婚姻的殿堂,悠悠和關谷跑到日本去了所以看不見,展博重新追上婉瑜了但我們也不會拍出來的。
真正的結局篇,應該是讓觀眾和角色一起成長,在故事的起落中磨鍊出對生命更認真嚴肅的理解。
而現在最終季的處理手法是快刀斬亂麻直接給觀眾看結果,把最終季拍出劇透的效果。
可以嗎?劇是你們的,怎麼樣都可以,但情懷不是把前四季的坑亂七八糟填滿就算數的。
《愛情公寓》一直被質疑,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粉絲追看?
當然比起老粉對情懷的失落,普通觀眾最大的質疑點依然是:借鑑。
《老友記》和《生活大爆炸》早就落幕了,可是開播不到24小時,劇情中的一些笑點和鏡頭又被扒出「借鑑」了其它著名影視作品,比如第一集的分鏡頭「借鑑」了迪士尼動畫《玩具總動員3》的名場面。
「借鑑」一直是該系列陷入口碑危機的重點,在B站上,一位名為「殘狼之卑」的作品曾整理了一份「愛情公寓抄襲史」,與一些知名英美劇對比下來遠超1000相似之處。在知乎、微博、虎撲等社交平台上,關於「愛情公寓是否抄襲」的問題下,持續爆出各種證據。
面對網友的質疑,編劇之一汪遠在採訪中曾表示:「沒有什麼抄襲。我的確會受一些美劇的影響,但《愛情公寓》永遠不可能替代美劇,美劇也不可能替代《愛情公寓》,最重要的是我們做好自己。」
而隨著劇集的推進和做自己,對劇集的另一個質疑也開始爆發了,就是:不好笑。
「每個梗的下一句都知道他們要說什麼,每個段子都不是真正的好笑。」
那麼最大的疑惑就來了:被質疑、被吐槽了這麼多年,好笑也不是那麼絕頂好笑,《愛情公寓》到底憑什麼被那麼多粉絲喜歡?
答案可能依然是情懷。
在各大平台與質疑者鏖戰的粉絲認為,《愛情公寓》陪伴了我們走過那段最美好時光,「就算它抄襲,也承載了我們的青春」。
《愛情公寓》確實像一段青春往事。
該劇的項目啟動資金只有70萬,整個第一季的成本也只有600萬元左右。
劇組租不起高級小區,只能租用廢棄小屋,簡單裝修成豪華的「愛情公寓」,劇集開拍那一年,陳赫23歲、婁藝瀟20歲、孫藝洲25歲、金世佳22歲……主演們都是剛剛大學畢業或在校生。
陳赫在接受《非常靜距離》訪問時曾說道,當年拿到劇本覺得一些笑話的尺度很大,在陳赫的預設中,被斃掉的機率是80%。
後來成片出來也的確電視台願意接手。2009年,《愛情公寓》第一季輾轉到江西衛視開播,結果粉絲寥寥又永遠被領導嫌棄的深夜電台主持人曾小賢、彪悍的大學教師胡一菲、花心大蘿蔔呂小布、永遠算不清數的憨憨陳美嘉、漂洋過海到中國謀生的漫畫家關穀神奇、又慫又專一的數學天才展博的友情故事迅速火遍全國。
到了第二季,萬年龍套小姨媽、愛穿海綿寶寶套裝的倒霉律師張偉加入,愛情公寓角色和故事線完整了,並在後來十年里演變成了某種情懷。
即使是備受吐槽的第五季彈幕和短評,「青春」、「時光」、「記憶」、「不舍」依然無處不在。
而每當前四季的經典梗出現的時候,比如張偉的海綿寶寶睡衣、胡一菲的蛋炒飯、呂子喬的菲爾普斯專用手機,彈幕都會沸騰。
第七集子喬一行人在醫院找美嘉時,一個彈幕說:「要是有悠悠在就好了」,再度引發劇迷感慨萬千。
說了這麼多,《愛情公寓》憑什麼這麼火?
在剛開播的時候,這部成功利用了國內觀眾和美劇信息差,雜糅了喜劇、愛情、青春、成長等元素,用詼諧幽默的戲份極大稀釋了現實沉重基調的新一代情景喜劇,迅速成為一代人看劇的快樂源泉。
這正契合了80後、90後後的審美情趣,同時又撫慰了一代年輕人孤獨的內心,嘻嘻哈哈打敗人生的難,還能擁有美好的友情,就是這一代人最香的白日夢了。而且至少在粉絲看來,這個夢還很好笑。
十年之後,當這個美夢已經變成了情懷化身,抄襲不抄襲什麼的,已經沒那麼重要了。
《愛情公寓5》結局之後,國產情景喜劇還有未來嗎?
遺憾的是,因抄襲質疑、電影版消費粉絲情懷、最終季口碑爭議等,《愛情公寓》這個IP的生命力,也終究在一次次損耗中走向了大結局。
而當年的主演們,則早已跟劇集說了再見。
2018年,因飾演關穀神奇而走紅的王傳君在網上曬出一張留著長發,蓄著鬍子的照片,網友評論:這樣怎麼演《愛情公寓5》?王傳君回覆:關我屁事。
那一年,王傳君選擇出演《我不是藥神》,並由此轉型演技派。
《我不是藥神》上映後,金世佳發微博提到,「2015年時告訴過王傳君演員最重要的就是羞恥心,不能什麼戲都拍,到現在2018年,王傳君已經做得比我好了。」
2014年,金世佳參與了口碑影片《一個勺子》,接下來的重頭戲還有備受期待的《河神2》。
同樣缺席第五季的鄧家佳則在《無證之罪》《全民目擊》之後,在《大明風華》中徹底完成口碑逆襲,「鄧家佳演技」喜提熱搜。
相對而言,一直留在該劇中的演員職業生涯卻似乎沒有像離開的人那樣取得更大的突破。
而無論收官如何,作為他們演員之路起點的《愛情公寓》結束後,他們終究會各自上路,繼續自己的職業生涯。
對很多觀眾來說,這部陪伴自己度過了無數個飯點的劇集無論結局是否完美,有結局已經是一種完滿。
但是國產情景喜劇呢?
《愛情公寓5》成為一個矛盾的存在:劇集的火熱證明情景喜劇依然有市場,但劇集的口碑坍塌又告訴這個行業:國產情景喜劇實在太難了。
情景喜劇創作難,出彩更難,是共識。而它還遇上了短視頻時代。在這個時代出彩,就是難上加難。
社會跑得太快了,觀眾也漸漸地沒了看你塑造人物的耐心,一切都是短平快、30秒讓我笑。
國產情景喜劇還有存在的空間嗎?
《我愛我家》出來的時候,豆瓣評分9.3分,國產家庭類喜劇排名第一,成就了70、80、90後的共同回憶。
《武林外傳》橫空出世,20萬人打出9.5分。
《愛情公寓》不論原創質疑,從創作上的確融入了美式喜劇的精髓,又深受港台無厘頭喜劇的影響,同時也有一定的現實呈現。
但最近十年,還有別的情景喜劇成功嗎?就算是《編輯部的故事》《炊事班的故事》《家有兒女》的續集,又有多少水花呢?
情景喜劇崛起的時候,拍攝《我愛我家》的鄭曉龍說:「室內劇是個新品種,多機切換,現場錄音,成熟了3天就出一集戲,投資小見效快,觀眾愛看,關鍵是要有好故事。」
投資的確不多, 80集《武林外傳》,總投資1000多萬元。
因為情景喜劇最出彩的部分,就在那杆筆上。智慧是無價的,也是最難再造的。
很多人提起情景喜劇的回憶,都說它帶來了一種粗糙但真實的歡樂。
但是當情景喜劇的時代漸行漸遠,曾經的情懷變成了強行賣情懷,國產情景喜劇還會有下一部《愛情公寓》嗎?
這或許才是吐槽完《愛情公寓5》之後,國產情景喜劇最令人悲傷的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v7Drm8BUQOea5OwDx7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