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誰先發現地球是圓的?麥哲倫、哥倫布?這些都太晚了

2019-07-05     量子科學論

「在哥倫布時代,人們認為地球是平的,大西洋里有吞噬船隻的巨大怪物,以及地球邊緣有令人恐懼瀑布,脆弱的船會在那裡墜入無盡的深淵。但哥倫布確信地球是圓的,他決定帶著水手一起航行,與那些愚蠢的信念作鬥爭。」——-1919年美國作家艾瑪·米勒·博勒紐斯

哥倫布的故事家喻戶曉,也是我們兒時成長過程中最美的神話,他是航海時代的英雄,年輕時候的偶像就是有名的馬可·波羅,因此他立志要成為航海家,哥倫布也是當時那個時代唯一一個相信地圓說的人,它看過偶像的《馬可·波羅遊記》所以十分嚮往遍地是黃金的中國。他堅信只要一直向西航行就一定能到達中國和印度,不過他至死都沒能來到中國,卻在半路登上了美洲大陸。

現在讓我們想像一下1492年的水手們有多麼的勇敢,所有人都說地球是平的,你們可能會掉入無盡的深淵,但他們依然冒死前往世界的邊緣,將生死置之度外。那麼這裡有個問題:歷史上都說哥倫布和後來的麥哲倫都堅信地球是圓的,他們有沒有依據呢?是誰第一個用嚴謹的理論證明了地球是圓的?今天就聊下這個問題。


我們能否通過月球上的陰影來判斷地球的形狀

有個有趣的事實是,在古代文獻中全人類一致認為地球的形狀是平的,我國也有天圓地方一說,其實地方真的還沒有地圓更科學。為什麼呢?這是古人對地球最直觀的判斷,其實也不是古人不夠智慧,如果放在現代,我們只知道天空中兩個最重要的天體太陽和月球,也會得出同樣的結論

如果我們在新月後一兩天的日落時分出門,我們將會看到這樣的景象。

月亮呈現出細長的月牙狀,我們可以看出明亮的發光部分似乎與一個球體陰影重合,我們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未發光的部分呈現出圓盤狀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我們繼續在日落之後出去看月亮。事實上,如果我們每天晚上在相同的時間看天上的月亮,就會注意到兩件事,再日復一日地發生著變化。

從左往右看哈

每天晚上月亮只會移動大約12度也就是一個手掌的寬度,並且在逐漸遠離日落的位置,月亮也從一開始的小月牙慢慢變大!假如今天晚出去看到的是半月,那麼往後的每天晚上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完整的月亮,直到滿月。作為優秀的天文學家,我們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月球在繞地球運行,其明顯的相位變化是由太陽照射到球形月球不同部分的光線引起的。

事實上,這就是古代和現代關於月相成因的觀點。那麼我們能不能判斷出地形的形狀呢?

一年中在滿月期間會發生大約兩次特殊的天文想像,那就是月食!當出現滿月時,如果月球、地球和太陽恰好在一條直線上,那麼地球的影子就會投在月球的表面上!

如果我們觀察月球表面的陰影,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球的陰影邊緣是彎曲的,形狀像一個圓盤。如果我們把地球在月球上的陰影拼接在一起,我們甚至可以拼湊出地球陰影在月球表面的相對大小。

但很遺憾,這並不能告訴我們地球是扁平的圓盤還是球形;它只能告訴我們地球的影子確實是圓的。原則上,從月球上的陰影看,地球可以是平的,也可以是圓的。看下圖

所以哥倫布當時堅信地球是圓的,或者是幾年後的是麥哲倫第一次完成了人類的環球航行,並首次證明了地球的形狀。只能說這是藝高人膽大的冒險行為,畢竟航海家都有冒險精神!麥哲倫曾經說過:

「教會說地球是平的,但我知道它是圓的,因為我在月亮上看到過地球的影子,我對影子比對教會更有信心。」

所以他們只是盲目的堅信,並且付出了冒險行動證明了地球的形狀。相反人類是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只用了太陽就證明了地球的形狀。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從左往右

北半球,沿著太陽白天的軌跡,我們會發現太陽在天空的東部升起,在南部上升到頂點,然後在西部下降和落下。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是這樣,日復一日。

但是太陽並不是每天都走同一條軌跡;在夏季,太陽在中午會到達天空中最高的位置,白天的光照時間更長。而在冬季,太陽會到達一個相對較低的位置,白天光照時間短。為了生動地說明這一點,看上圖的延時拍攝的照片,這是冬至期間,太陽在天空中的路徑。

如果繪製出太陽一年中每天在天空中走過的的路徑,我們會發現在冬至(通常是12月21日)太陽的軌跡線最低,白天日照時間很短,不經意間又要關燈睡覺了。在夏至(通常是6月21日)太陽軌跡線最高,基本就在頭頂,真的是太陽當空照,花兒多我笑,白天日照時間最長。

如果用一台照相機拍攝一年中太陽穿過天空的路徑,我們會看到一系列漂亮的弧線,其中最高、最長的弧線是在夏至時形成的,最低、最短的弧線是在冬至時形成的。下圖:

在古代,來自埃及、希臘和整個地中海最偉大的學者和科學家都在亞歷山大圖書館工作。其中一位科學家是古希臘天文學家,他就是埃拉托色尼

在亞歷山大港生活期間,在夏至的時候埃拉托色尼收到了來自埃及南部城市西恩納的信件。信件上提到:

有些物體在中午沒有影子

換句話說,如果太陽在各個方向上沒有偏差一度,直射頭頂。如果一個完全垂直的物體,它絕對不會產生陰影

埃拉托色尼清楚他生活的亞歷山大港物體影子的情況並非如此。在亞歷山大夏至的正午時分,太陽比一年中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正上方,但垂直物體仍然會投下陰影。

埃拉托色尼就做了一個實驗。在夏至的中午影子最短的時候,他測量了一根垂直木棍投下的影子的長度,算出太陽與亞歷山大港垂直地面方向上的角度

他得到的答案是1 / 50,即7.2度。那麼在西恩納一根一模一樣,垂直與地面的棍子與太陽光的角度為什麼是0呢!這是什麼原因?

也許是天才的靈感迸發,埃拉托色尼意識到太陽的光線是平行的,那麼地球就是彎曲的,否則所有地方太陽光應該與物體的夾角是一樣的。

如果埃拉托色尼能算出亞歷山大到西恩納的距離,並且他還知道這兩個城市的角差,就可以算出地球的周長!但是當時想測量兩地的距離並非易事。要是埃拉托色尼當時有一群助理的話,他就可以派他們去出差了,慢慢的測量距離了!(哈哈)

但是,由於當時的條件限制他只能依賴於當時官方的測地資料。那麼當時官方對距離「精確」的測量標準是什麼?

騎駱駝測量,駱駝走完一段距離所需的時間,然後根據駱駝的速度,就可以大致知道兩地的距離。其結果是西恩納和亞歷山大之間的距離是5000斯塔迪亞斯塔迪亞是一種長度單位,問題是,一斯塔迪亞有多長?答案取決於居住在埃及的希臘人埃拉托色尼,使用的是希臘斯塔迪亞還是埃及斯塔迪亞,目前歷史學家們仍在爭論這個問題。

不過希臘斯塔迪亞的使用更為普遍,按現代標準是185米。使用這個值的話,可以得到地球周長為46,620千米,這個數字只比實際值大了16%。

然而,一個埃及斯塔迪亞是157.5米,如果當時埃拉托色尼依照這個距離的話,我們得到的值為39375公里,與現代值40041公里相比,相差不到2% !

不管實際值是多少,埃拉托色尼是世界上第一位地理學家,他發現了地球是圓的,並且第一次準確地計算出了地球的大小!還發明了我們今天仍然使用的經緯度概念,並建立了第一個基於球形地球的模型和地圖

但是在隨後的幾千年里,這些東西並沒有流傳下來,今天我們任何人都可以在相同經度的兩個位置上做同樣的實驗,同時測量影子的長度,也可以算出地球的周長!

但是直到1946年我們人類才獲得了第一張關於地球曲率的攝影證據。

再回到哥倫布,他當時雖然堅信地球是圓的,但是他對地球的大小做出了一個錯誤的估計,他曾說服其他人相信他可以直接從歐洲航行到印度和中國,當時所有認為他是騙子,不過最後還是說服了西班牙王后,並得到了國王的支持,哥倫布帶著國王給印度和中國皇帝的國書就出發了,所幸中途有個美洲大陸,不然哥倫布真的要被餓死在半路。哥倫布直到死的時候都認為自己已經到過印度了,其實他踏上的是美洲大陸,中間還差十萬八千里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t7T-2sBmyVoG_1ZO6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