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後,都會感嘆高中數學怎麼難這麼多?就算是數學基礎比較好的學生,也會遇到數學學習上的困擾。
其實呢,高中數學無論從知識點還是學習方法,與初中盡然不同。高中數學注重邏輯思維與拓展思維,解題往往需要多角度思考,知識板塊的聯繫密切。
那麼,高中數學有哪些學習方法呢?小編就給同學們傳授一點經驗吧!
1.用心感受數學,欣賞數學,掌握數學思想。有位數學家曾說過:數學是用最小的空間集中了最大的理想。至於輔導書推薦統一給回復,某寶搜索《瘋狂600》就可以,不用再單獨問我,選福建師範大學發貨的版本就行,希望這些能幫助各位同學更好的學習。
雖然學習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但是你會發現,學習數學還是蠻有趣的,前提是:不要懼怕數學。
2.要重視數學概念的理解。高一數學與初中數學最大的區別是概念多並且較抽象,學起來「味道」同以往很不一樣,解題方法通常就來自概念本身。學習概念時,僅僅知道概念在字面上的含義是不夠的,還須理解其隱含著的深層次的含義並掌握各種等價的表達方式。例如,為什麼函數y=f(x)與y=f-1(x)的圖象關於直線y=x對稱,而y=f(x)與x=f-1(y)卻有相同的圖象;又如,為什麼當f(x-1)=f(1-x)時,函數y=f(x)的圖象關於y軸對稱,而y=f(x-1)與y=f(1-x)的圖象卻關於直線x=1對稱,不透徹理解一個圖象的對稱性與兩個圖象的對稱關係的區別,兩者很容易混淆。
3.對數學學習應抱著二個詞——「嚴謹,創新」,所謂嚴謹,就是在平時訓練的時候,不能一絲馬虎,是對就是對,錯了就一定要承認,要找原因,要改正,萬不可以抱著「好像是對的」的心態,矇混過關。至於創新呢,要求就高一點了,要求在你會解決此問題的情況下,你還會不會用另一種更簡單,更有效的方法,這就需要紮實的基本功。平時,我們看到一些人,做題時從不用常規方法,總愛自己創造一些方法以「偏方」解題,雖然有時候也能讓他撞上一些好的方法,但我認為是不可取的。因為你首先必須學會用常規的方法,在此基礎上你才能創新,你的創新才有意義,而那些總是片面「追求」新方法的人,他們的思維有如空中樓閣,必然是曇花一現。當然我們要有創新意識,但是,創新是有條件的,必須有紮實的基礎,因此我想勸一下那些基礎不牢,而平時總愛用「偏方」的同學們,該是清醒一下的時候了,千萬不要繼續鑽那可憐的牛角尖啊!
4.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習慣是經過重複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重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鬆。高中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重歸納、注意應用。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翻譯成為自己的特殊語言,並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另外還要保證每天有一定的自學時間,以便加寬知識面和培養自己再學習能力。
5.多聽、多作、多想、多問:此「四多」乃培養數學能力的要訣,「聽」就是在「學」,作是「練習」(作課本上的習題或其它問題),也就是把您所學的,應用到解決問題上。「聽」與「作」難免會碰到疑難,那就要靠「想」的功夫去打通它,假如還想不通,解不來就要「問」——問同學、問老師或參考書,務必將疑難解決為止。這就是所謂的學問:既學又問。
6.要有毅力、要有恆心:基本上要有一個認識:數學能力乃是長期努力累積的結果,而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達到的。您可能花一天或一個晚上的功夫把某課文背得滾瓜爛熟,第二天考背誦時對答如流而獲高分,也有可能花了一兩個禮拜的時間拚命學數學,但到頭來數學可能還考不好,這時候您可不能氣餒,也不必為花掉的時間惋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mHJ43IBd4Bm1__YD8s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