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是人生的深層覺悟。
01:
能將複雜的事情簡單的化解,不僅是一種極佳的處事手段,更是一種人生的覺悟和智慧。
當你遇到複雜的問題時,要反其道而行之,跳出「複雜」之外,才能以最快速和低成本的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只會造成一種局面,那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因為你自身已經被這種複雜的節奏所裹挾。
與人交往也是如此,當你遇到複雜的問題,並且深陷於其中之時,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個被消費的人,所以在關鍵時刻。
能夠把複雜化為簡單,用最直接最乾脆的方式斷舍離,解決當下的糾葛就是最大的智慧。
在秦齊時期,秦王派使者拿玉連環獻給齊襄王的王后,就說:「聽說齊國人很聰明,不知道齊國王后能不能把這個玉連環解開?」
齊襄王后看了一下,一把摔在地上,把玉連環摔碎,然後對使者說:「已經解開了。」
古代是一個極其講究男尊女卑的時代,但是並不代表女人就沒有智慧,當齊國的使者故意設置難題,獻給齊襄王后一個玉連壞,就是為了讓王后出醜,沒想到最後卻打了自己的臉。
而對於齊襄王后來說,正是將一個看似複雜難解的問題,用快刀斬亂麻的形式解決,不僅挽回了自己的顏面,還給了秦國一個響亮的耳光。
《菜根譚》之中有這樣一句話:
至人何思何慮,愚人不識不知,可與論學,亦可以建功。惟中材的人,多一番智識,便多一番臆度猜疑,事事難與下手。
在這個世上最容易相處,也最容易建立功業的人,要麼是極有智慧的人,他們的智慧是大智若愚,要麼是極其簡單的人,他們的簡單是沒有過多思慮。
怕的就是中等的人,他們智慧不高,有一些機巧,但是遇事的時候就會考慮的很複雜,而且疑心很重,他們的過多思慮,將本該簡單的事情都變得更加複雜,更何況本身就複雜的事情呢。
所以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不但難以建立功業,和他相處起來也都非常吃力,遇事考慮的複雜,任何事情都很難和他們並肩同行。
思維產生於見識,見識又生出智慧,而智慧則是讓一個人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判斷的依據,但是絕不能讓智慧使事情變得更加複雜。
02:
古代有一個人叫高洋,他內心非常聰明,但是深藏不露,很多人不了解他,但是他的父親發現他與其他的兒子不同。
他父親甚至說:「這個兒子的智慧在自己之上。」
後來他故意測試兒子的應變能力,就交給每個兒子一把亂絲,讓他們整理出來。
這時,只有高洋拿起剪刀當時就剪斷了亂絲,說:「亂了,就一定要將它剪斷。」
這就是成語「快刀斬亂麻」的出處,當我們面對一個複雜而又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先讓自己退出局外,避免身處於局內,看不清事情的方向。
然後以最快速和最乾脆的方式,解決問題對於自己產生的糾纏,便能達到及時止損的目的,避免自己深陷複雜的節奏之中,無法自拔。
正所謂: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
最筆直的東西好像彎曲,最靈巧的人好像笨拙,最善變的人好像不善言辭。
所謂 「大辨若訥」和 「大巧若拙」同歸於 「大道至簡」的道理,講的就是人生的態度與生存策略。
將自己高明的面目掩藏起來,用看似最簡單的辦法達到人生最高級的手段和策略,這是非常睿智的處事方式。
道家思想一直反對複雜、張揚、刻意,他提倡的是一種順應自然,以看似無為,實則有為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說無為即是大為。
複雜的東西未必是好的,用複雜的方式解決問題也未必是最有效率的。
人生無事為福,越簡單,活得越開心,越簡單,人生的禍患和問題就越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kcQPHIBd4Bm1__YrJpA.html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