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讓老師們寫在書上吧

2020-01-13   人生如夢LLH

對於教案,我一貫的立場是寫在書上更科學。

第一:教案本來就是應付檢查的,太過於形式化。

我們學校對教案有嚴格的要求。同級幾個老師輪流主備,每人備一個單元,列印好交給同事,其他老師要用紅筆再進行二次備課,還要用黑筆進行教學反思。教案的字體行距都有嚴格的要求。

這樣出來的教案的確漂亮美觀,但老師們為了忙於應付二次備課,以及教學反思,真的很少有時間靜心的看看教案內容。

對於工作了幾十年的老師來講,每節課的內容重難點早已爛熟於心了,實在沒必要在重複寫一遍。但沒辦法,上級要檢查,老師們必須有教案,還必須要美觀拿得出手。



第二:寫在書上用起來直觀方便。

相對於給學校檢查的教案,我更喜歡直接寫在書上的教案。課堂重難點簡單標註一下,需要孩子練習的題補充一下,上課一目了然。

這樣備課的過程實際就是自己解讀書的過程,一節課的知識點、重難點心中清晰明了,比寫在本子上更直觀。

第三:身體力行做批註,也給孩子們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實際學習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書上做批註,每一個學生對此可能都深有體會,所以在教學時我也常常要求學生在書上做批註。

我教學生把每一課的知識點,重難點都清楚的記在書上,這樣孩子們上課沒機會偷懶,課下更便於他們的複習。

我用過的每一本書上面都密密麻麻記了好多東西。有一個同時職稱答辯的時候借用我的書,大吃一驚,說有你的書,我哪裡還用得著看教案呀,真是太好了!

我也常常讓學生看我的書,以此教他們如何做批註,我教過的學生基本都掌握了這個方法。

第四:做過批註的書是可以反覆使用的。

只要教材不變,那麼做過批註的書就可以反覆的使用。也許有人會說,你這個老師太懶了。但其實,只要教材不變,那麼課本上的知識點重難點就不會變,發生變化的可能是側重點,只要在書上及時標出來就行了。

其實,變化最多的是教學方法,根本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但這些是一個老師必備的素質,是不需要寫出來的。



第五:教案寫在書上,節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時間是寶貴的,老師的時間更是。

現在有的學校還要求老師們手寫教案。寫一個教案最少得30分鐘吧,每天一個,一周至少要150分鐘,還不說老師們還要做課件批改作業等。老師們真是時間不夠啊!

如果教案寫在書上,可能只需要十分鐘,那麼節約下來的時間就可以做其他事情了,無形中就提高了大家的工作效率。

其實說白了,領導讓老師們寫教案,也無非是為了迎接上面的檢查罷了。作為很多上級領導,完全不考慮老師們的實際教學,一味地追求高大上,認為那種美觀統一的教案就是最好的教案。但實際呢?恐怕領導心裡也清楚,這種教案老師們也壓根不看的。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備課本上的教案也好,教科書上的教案也好,心裡的教案也好,都是為教學服務的。只要老師們能把握住教學的重難點,課堂的節奏,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什麼一定要拘泥於教案的形式呢?